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完后,大明挠挠头说:“妹子,你说的倒是可以,但这实施起来有些难呀,开荒山,果树苗子药材苗子,小鸡苗子,这些都需要钱,万一赚不回来呢……咱也不会呀!“

沈明珠这一阵子在商城里买了一本农作物种植大全,里面好多新奇的种植思路。

她也问过维维,维维说,在另一个世界里,这些种植方法都很成熟,而且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完全可以尝试。

她这才有了信心。

沈明珠知道和大哥说再多,他也做不了主,这事还得娘拍板,爹都不行。

她拍了一下大哥的肩膀说:“大哥,你庄稼能种好,其他的也能做好,你要相信自己。”

大明心里有疑惑:我真的可以吗?

沈明珠又去了小水、小沫兄弟的养鸭厂。

他们两个在老篾匠的帮助下,开始养鸭子,两个兄弟也是能干的,刚开始有20只鸭子,鸭子下蛋,下蛋敷小鸭子,小鸭子长大后再下蛋,蛋再孵鸭子,几年过去,现在有五六百只了。

可是,就烤鸭铺子里这个卖法,没几天就吃完了。

不行,这才是当务之急呀,她这几天忙叨坏了,都没心思想这些,看来以后自己统筹规划的能力要提升。

“小水哥,小沫哥!”

“明珠妹妹来了!我沈叔逮了100只半大鸭子走了,这鸭子这么吃下去,都要吃绝种了。“小沫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既高兴又心疼的样子。

鸭子是他们哥两个一点点养起来的,虽然卖给沈明珠家赚钱,可这钱赚的不持续呀,沈成岭来拉一次鸭子,他的心就疼一次。

鸭子如果被拉完了,他估计也得心衰而死,所以这次他鼓起勇气和沈明珠摊牌了。

在这样吃下去,鸭种都要被吃了。

“小沫哥哥,你先别急,我来就是和你说这个事来了。”

小沫伸手想去拉沈明珠,又一想人家都大姑娘,动手动脚的也不好,他缩回手,拿了一个板凳让沈明珠坐下。

沈明珠没坐说:“我们去河边看看吧!”

小水和小沫一左一右拥着财神奶奶往河边走去。

“小沫哥,如果你想持续给我们供货,鸭厂就要扩大,一茬一茬的鸭子都要跟上,铺子里卖的鸭子,最好是刚成年的鸭子,肉质紧实还不发柴。”

哥两个听着,不停的点头,河边有村民也跟着看热闹,好奇地看着沈明珠,这沈老大家的闺女可真是厉害,小小年纪还会养鸭子。

怪不得村里人都说,沈老大家吉星高照,村里人就他家的日子好过。

“鸭子的生长周期是三个月左右,店铺里每天保守估计要卖100只鸭子,那一个月就要卖3000只,三个月就是9000只……“

小水和小沫兄弟两个摆着手指头,心里焦急地很,让沈明珠慢一点,他们算不过来,鸭厂里五百只鸭子,他们哥两个都要掰扯好久才能数明白。

他们哥两个认识几个字,可是算学不行,现在他们两个就恨爹爹没教些算学。

书到用时方恨少!

“那就是说,一个月要有3000只成鸭才能够的上铺子里消耗。“沈明珠说完看向兄弟两个。

两个兄弟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呀妈呀,要了亲命了,这实现不了呀!打死也实现不了。

“你们两个别急,我还没说完呢!”

小沫苦笑,心里想:无论你怎么说,我们两个都完不成呀!

“铺子里要的鸭子量大,靠你们两个肯定是不行的,我想想办法,然后尽快给你们换一批更好的种鸭。”

小水他们正在为种鸭的事情着急,一听两个人的眼睛顿时亮了:“那真是太好了,明珠妹妹,我们两个为了种鸭的事都要愁死了!”

围着的村民们三三两两的窃窃私语。

“这真是好事呀!”

“那咱们能不能也养鸭子呢,反正小水他们也养不过来”

“你会养呀,家里养那一两只,和养几百只,几千只能一样吗,万一闹了啥病,血本无归。”

跃跃欲试的村民一下子就安静下来了,家里吃饭都是问题,可不能冒这么大的风险。

沈明珠早就听到村民的议论了,她笑了笑,和村民们打了个招呼就走了。

沈成岭已经把100只鸭子拉回了家,喝了口凉水,就要往回赶。

“爹,明天把鸭货都准备好之后,你和娘还有三哥回来一趟吧,我有事要和你们商量。”沈明珠说。

“闺女啥事呀?”沈成岭问。

沈成岭把小水鸭厂里的情况说了一遍,他身上的血流都加速了,一拍脑袋说:“呀,我怎么还不如个孩子呢,一个劲儿往外拉鸭子,这不是坐吃山空吗?”

沈明珠看爹咬牙切齿的样子,说:“爹,你也不用太着急,铺子里每天供应50只鸭子,小水哥这还能顶两天,我明天回去就去找货源。“

“闺女你去哪里找货源?”沈成岭不解地看着闺女,今年开始闺女一下子就长大了,事情想的多,脑子也灵活,主意比他这个当爹的都多。

“爹,你就别管了,你先回去,明天三哥和娘一起回来,我给你们说。”沈明珠神秘地说。

“行,不能耽误了,爹走了!”沈成岭一甩鞭子赶着马车就走了。

一路上,村民都和沈老大打招呼:“成岭呀,又去县里呀?”

“成岭呀,铺子生意咋样?”

“成岭呀,开铺子劳累,可注意身体呀,都这么一把年纪了,可不能当壮劳力用。”

……

沈成岭呵呵一笑,出了村。

他回头望着破旧的,几十年都没有变化的村庄,若有所思……

村里几十户人家,在外面开铺子,有生意做的就他们家,其余人家农忙的时候在地里干活,地里没活儿了,就去镇上做工,一天挣个二三十文钱。

家里有人生病,就会欠下一屁股的债,上一辈还不完,下一辈继续还,日子过的清苦呀,这还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影响下一代,儿子们娶不上媳妇,姑娘嫁出去了,生怕被娘家拖累,一年也不回来一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