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很早的时候,苏铭就知晓张子凡知道自己的身份,否则,他不会远离洛阳,这么多年也不来信。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只有死人才能保守秘密,更何况龙泉宝藏之战当中还有很多人活着。

在世人眼里,他就是李星云,可在陆林轩和张子凡眼里,他终究不是李星云,长得一样,人却不是那个人。

那一声“李兄”终究是再也听不到,张子凡说完之后,便带着陆林轩离开了。

淡淡的复杂情绪在心头闪过,回过头,远方天边,夕阳西下,残阳如血。

……

“回去一趟,感觉如何?”

在契丹待了一年,多阔霍又回到中原。

千秋殿,她穿着宫裙,精致的面容上满是疑惑,“我们丢失了大片草原牧场,为什么契丹百姓的生活没有变差,反而变得更好了?”

苏铭淡淡瞥了她一眼,“之前契丹是什么成分你不知道吗?各部落组成联盟,跟野蛮人一样。”

“耶律洪古虽然是个废物,但他身边的臣子可不是废物,如今各个部落编户齐民,安置流官管理,不比拿什么奴隶制度要强?”

“话说你扶持了这么久,为什么不把草原部落化家为国,向中原靠齐?”

多阔霍瞪大眼睛,脸蛋微红,她的实力确实强,但如果要论治理国家,她就不行了,中原王朝为什么能屡屡崛起,就是因为大一统的集中制度。

草原部落松散联盟,巅峰时期还是,可如果遭遇挫折,那就会导致分崩离析,千百年以来,从匈奴,到鲜卑,再到突厥,契丹……

草原文明一个个走向没落,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唯有中原王朝一次次破灭,一次次崛起,延续了文化传承。

当然,历史上,她成功了,契丹变成了辽国,雄踞北方数百年。

调侃了一下,苏铭接着道,“过几天,朕打算让正元娶亲,他年纪不小了,也该成家了。”

如今,李正元十几岁,差不多可以娶亲生子了,苏铭吃了半颗龙元,精气旺盛,连带着李正元都遗传了他的基因,十几岁就长到了七尺身高,如同大人一样。

李唐皇室一脉单传,他只有李正元这一个儿子,前两年,袁天罡主动要求在暗中保护李正元,毕竟李唐皇室传承系于他一身,他要是出了意外,那造成的震动简直无法想象,比后世大明朱标太子挂了还严重。

多阔霍自然是没意见,她点点头,“嗯,你安排吧。”

一个月后,皇子李正元大婚,洛阳城上下,一片喜庆,满城张灯结彩,这次,苏铭给他准备了一个正妃,三个侧妃。

反正这小子练了他修改过的天罡诀,本钱雄厚。

大殿上,一个少年穿着蟒袍,眉宇间满是贵气,仪表不凡,“儿臣参见父皇。”

“平身吧。”

苏铭看着下面的李正元,眼里闪过一丝满意,“等你大婚之后就出宫开府建制,平日里跟着我观政吧。”

李正元猛地瞪大眼安静,“父皇,孩儿年纪还小,万一出了差错……”

苏铭对李正元管的不紧,没有像历史上的那些皇子一样,六岁的时候就开蒙读书,课程排的满满。

学习的时候该学,玩的时候该玩,等到李正元大了点才慢慢教导,因此,父子之间感情倒是不差。

现在李正元正值十几岁活泼好动,平日里他经常出入千秋殿,知道处理政务有多繁忙,因此才尽力推辞。

苏铭摆摆手,直接打断他的话,“行了,朕还不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收收心,这大唐未来要交到你手上,你不管,谁管?”

“天下战乱数百年,好不容易太平,朕可不想你以后变成第二个杨广。”说到这,他的语气变得严肃,堂下的李正元脸上的笑容也收敛起来,认真的听他讲话。

“你去看看你母亲吧。”

“儿臣告退!”

……

开宝十七年,李正元正式成为大唐皇太子,大婚之日昭告天下。

成婚三个月后,苏铭就把李正元塞到了户部。

如今朝堂之上,三司主管朝廷赋税经济,而户部则主管钱粮拨用和天下户口,如果说要了解朝廷运转,最好的地方就是在户部和三司。

密密麻麻的数字代表着朝廷经济体制运转,国家财政好坏,从赋税和人口就能一眼看出来,赋税有没有增加,土地数额有没有变化,商税有没有增长。

除了在户部上班,李正元还要陪苏铭批阅奏折,听他分析奏折中蕴含的信息,在教育上,苏铭觉得耳濡目染,言传身教是最重要的。

很少有人不学过,就能会的,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他们需要一点点成长。

开宝二十年,内阁次辅韩熙载成为太子的师傅,教导他读书。

同时,大唐的改革一点点深入,数年前,朝廷完成了限田令,丈量土地,十年后,新一轮的改革开始。

改革先改革吏治,平日里的那些贪污腐败渎职的官员一茬接一茬送入大牢,然后吏部补足,这期间就花了半年时间。

半年后,官府组织丈量土地,清点户口,然后,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来了。

天下各地,朝廷的政令开始施行,现在的大唐官场流动性很强,内卷的很,每一个官位都是有数的。

自从大唐施行科举制度以来,每年都会涌现出许多举人进士,大唐别的没有,就是人多,这官,你不想当,有的是人做。

即便是朝廷吏治抓的很紧,在摊丁入亩和官绅一体纳粮的时候,地方依旧出现了许多阻力。

然而,面对封建体制的铁拳,这些人死的死,流放的流放。

在这个过程中,皇太子李正元参与的很深,甚至他就是其中的执行者。

为了避免人走政息,苏铭必须未雨绸缪,将政治改革推行下去,不然,等后继之君做,阻力太大了。

除了他,没人受得了这个反噬,饶是如此,苏铭在文人士子口中的名声也降低了不少。

只不过,他一点也不在意,千秋之名自有后人评说,这些家伙说的不算,而他也不是雍正皇帝,他是开国君主,性质根本不一样。

开宝二十五年,太子李正元膝下已经有十几个儿子,皇室第三代可谓是昌盛。

不过,对于这些孙子,苏铭早就安排好了,等他们十八岁之后就分封到边疆,为大唐开疆拓土。

与此同时,大唐的科技树也在慢慢攀登,吸收了西方的科技精华,上年前的科技慢慢形成了组织。

苏铭专门组建了各种工学院,分门别类,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等。

而且,大唐稳定之后,苏铭还让人把火药枪炮给搞出来了,蒸汽机,水泥那些东西自然是少不了。

开宝三十年,契丹投靠大唐,请求内附,至此,大唐北方再无游牧民族的边疆祸患。

时光冉冉一闪而逝,转眼间就来到开宝四十年。

在这一年,苏铭没有继续当皇帝,而是宣布禅位,将皇位传给了李正元,带着多阔霍离开了皇宫。

至此,天下迈入新时代。

长江之上,一艘小船沿着江顺流而下。

苏铭坐在船头上,望着长江沿岸的风景,对一旁的多阔霍说道,“在洛阳待了几十年,再好看的风景也看腻了,好多地方我都没去过。”

多阔霍美眸中浮现出异色,“九州之地人杰地灵,想当初我还想让契丹入主中原,现在想想,还真是天真啊。”

这些年,大唐各地兴修水库,大坝,还有铁路,江运,海运十分发达,比后世吃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的大英还要强。

不得不说,大英本土资源匮乏,还要到全球到处圈地,哪里比得上九州物华天宝,资源充沛。

不需要向外扩张,苏铭就引导着大唐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你看,那是巫峡!”忽然,一道怪异的口音从不远处传来。

苏铭抬头,就看到长江航道上,一艘大船行驶着,在甲板上,一个个黑发蓝眸,高鼻梁薄嘴唇的外国人正在惊叹。

这十几年,不断有西方人来大唐,他们有的是为了游历,有的是为了留学,还有的想要加入大唐,成为大唐的一份子。

对于这些人,苏铭来者不拒,大唐兼容并蓄,几千万汉人,还容不下几十万个外国人?

这些年,据说西方各国受到影响,三十年战争貌似要提前出现,各国暗地里厉兵秣马,准备反抗天主教,拿回国家主权。

同时,大一统的思想也在欧洲不断蔓延,西方历史上最大的国家也不过包围了地中海,而现在,大唐的出现对他们无疑是降维打击。

人会自然而然的向往好的,就跟后世老美成了人类世界的灯塔一样。

……

在九州各地游玩了两年之后,苏铭回到洛阳。

千秋殿是苏铭待了几十年的地方,李正元登基称帝之后,萧规曹随,并没有更改苏铭制定的规则。

再加上大唐一二代传承平稳,并未像前唐一样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权利和平交接,使得朝堂秩序稳定。

这一天,李正元正在批阅奏折,以前不当皇帝,他还能偷懒,现在当皇帝,他连偷懒都不行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李正元受到正统的帝王教育吗,该有的责任心,他都有,人生在世,大权在握,怎能不作出一番事业。

他老爹再造大唐,他不说让大唐变得更伟大,怎么着也不能败坏家业才是。

而他,就盯上了苏铭给他讲的开辟新领土的事,受到下西洋的影响,大唐海运极其发达,因此,朝廷船队顺理成章的发现了新大陆。

开辟新大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朝廷的力量有限,还需要民间自主进行,因此,苏铭提前把李正元的十几个儿子都分封到了海外,安排官员替他们打理。

等这些孩子成年之后,就把他们赶到封地去。

而现在,李正元等不及了,他颁布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民间到新大陆开辟,在新大陆大手笔的赏赐田地。

千百年来,百姓们对土地的渴望是刻到骨子里的,在大唐,他们能拥有的土地只有几十亩,而到了新大陆,他们只要耕种五年,就能得到上千亩土地。

一时间,民间资本当起了先锋,主动到新大陆开荒。

美洲,澳洲陆续兴起了移民潮,而澳洲铁矿和美洲金矿的发现,更是给这移民热潮加了把火。

根据开宝四十年的数据记载,大唐的人口达到了八千万,这是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后最精准的数字。

以前,大族们还隐蔽了少许佃户,而随着朝廷的体制不断健全,监督体制的完善,人口的潜力完全被挖出来,这八千万虽然不是最精准,但也是大差不离。

李正元正聚精会神的看着海外官府递上来的奏折,忽然感觉有些不对,他抬头一看,就见到一个穿着书生袍的青年站在自己面前。

他神色一震,连忙起身,“儿臣参见父皇。”

苏铭望着他面前捋起来的奏折,点点头,“这两年,你做的还不错。”

闻言,李正元心头的压力瞬间消失了许多,正是因为有苏铭珠玉在前,他才有很大的压力,谁也不想当一个平庸的皇帝。

奈何,苏铭开了挂,他怎么追得上?

李正元上前,拉着苏铭坐下,给他沏茶倒水,“父皇,这次回来,你还走吗?没有父皇在后面给我压阵,儿臣心里着实不安。”

苏铭接过茶水,淡淡笑道,“行了,我好不容易休息,才不想回去处理奏折。你要是想的话,早点把儿子培养出来,把皇位传给他,这样以来,你就能跟我一样了。”

闻言,李正元讪讪一笑,不再开口,他才体会到皇帝的权利,怎么可能轻易放手。

苏铭瞥了瞥他,“你现在是皇帝,怕什么?谁要拦你,找个名头杀了便是,没什么好顾忌的。”

李正元脸色更加尴尬,没想到自己当了皇帝还要被老子训。

他又不是开国君主,没那么大威信,可不能乱来。

父子两人聊了一阵后,苏铭在皇宫住了几天就离开了。

在那之后,再也没人见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