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六眼睛一亮,“江尘?我知、道他,咱们蓝城就、是因为他火的,大家都夸他好,我们生、意都好了!”
“李欣和江尘、两人都是、活菩萨,呵呵呵。。。”
城管看着傻笑的王六,摇摇头,“行了,你知道欢迎路吧?”
“去那里,有人会给你安排摆摊地方!”
说罢他转身离去,继续去通知别的摊贩。
王六对着城管的背影,连连挥手感谢。
而后他骑上三轮,拉着满车的袋装面包往欢迎路骑去。
等他到了之后,发现已经有很多摊贩在马路两边摆摊,他想起刚才那名城管的话,找到正在这里忙碌的其他城管,问道:
“你、你好,我到哪里摆摊?”
这名城管一看对方明显不正常,属于残疾人,便带着他一路来到美食广场边上的黄金路段,
“你以后就到这里摆摊了,残疾人没有摊位费,但是每个月的卫生费要出,到时月底有人来收,记住自己的位置,我给你拍照留证。”城管安排道。
王六自无不可,在跟对方一阵千恩万谢后,他喜滋滋的看着这个从此以后属于他的地方,好似漂泊的落叶,开始有了归属感。
他转头看两边摆摊商贩,发现大家都是残疾人,他们要么是聋哑的,要么是缺胳膊少腿的,这更是令他心中欢喜。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不会被人嫌弃,才可以不受人欺负!
“你好,你这面包怎么卖啊?”一名女游客来到他面前问道。
“五块钱、一袋!里面有十片,好吃!”王六没想到刚到这里就有生意上门,高兴的竖起一根手指含糊道。
好日子,正在以他梦寐以求的方式奔来。
而李欣的名字,也在消息灵通的摊贩们口中传开。。。
。。。。。
毕太吃饱喝足后,拿出蚪音搜蓝城夜市摊位在哪,结果就看到蓝城城管发出来的公告,和各种摊贩们刚发布不久的视频。
这让他来了兴致,对着镜头道:
“这不是巧了吗?刚来就赶上这等好事,走,瞧瞧去!”
“看看蓝城市场如何!”
他来到美食广场的另一边,这里就是前两天马拉松起始的地方。
现在很多摊贩根据城管推荐安排,在这条马拉松跑道上摆摊。
这里每隔两公里就有景区布景地,是很多游客必打卡的地方,每天客流非常可观!
小吃毕太是吃不动了,也没啥好测的,他此行专门挑选的是卖水果的摊位。
当他走到这些摊位前时,沉默了。
看公告时他没有多大感觉,只是觉得蓝城很有爱心,帮助这些底层人民的生活。
可是当他真正看到有人断了两条腿、用双手拿小凳子代替脚走路、有人聋哑,靠双手跟游客比划卖东西时,心情感到异常沉重。
看文字和到现场,完全是两个感受!
尽管心情沉重,但是打假还要继续。
此刻他真心希望这些残疾摊主们的秤没问题,不要自误!
希望他们能够交出一份漂亮的答卷!
“你好,这橘子怎么卖?”毕太来到摊主是双腿残疾的摊位面前问道。
“三块钱一斤!”看起来只有一米高、穿着破旧的衣服、上面打着补丁的截肢摊主见生意上门,立马露出开心的笑容。
“好的,帮我挑三斤可以吗?”
“好嘞!”摊主立即拿出一个袋子,开始帮顾客挑选橘子。
毕太注意到这个摊主居然真的是在用心挑,挑的全都是黄灿灿的橘子,跟他以前碰到过的水果摊主完全不一样。
那些人挑起来都是看着随意,实际上挑的大部分还是会有些瑕疵,比如不新鲜、太软、果皮不好看等等。
这样卖相好的水果就能留给后面来的客人。
没想到这位摊主如此实诚,令毕太不禁升起好感。
“我看您双腿不方便,这摊位你是怎么拉到这里来的啊?”毕太打量了一下对方完全消失的腿,好奇问道。
“我儿子每天上下班,都会帮我出摊收摊,呵呵!”这位看起来五十多岁的摊主笑道。
“那还蛮好的,你的双腿是因为。。。”毕太的话没有太直白。
“当年做工地不小心掉下来,没办法,只能截肢了。”摊主边挑选边笑答。
而后毕太通过询问,才知道这个截肢摊主的人生故事。
当年他的孩子八岁大,干工地虽然累,但好在工资还行,够他养活一家,每天晚上能和老婆孩子热炕头,算是幸福普通的一家人。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一场事故,断送了他美好的一切。
他从干活的楼上摔了下来!
万幸的是人还活着,不幸的是双腿粉碎性骨折。
如果要保留双腿,以后也是个大瘸子,医疗费用也特别昂贵,累计需要上百万!
而那时的老板又各种理由拒绝赔付,说他不按照规章制度干活,再加上是下班后的时间,说怪不得公司,只愿意出人道主义的几万块钱。
如果他再胡搅蛮缠,老板一分都不会出!
当年不是现在,面对强权的老板,普通人哪有说不得能力?
他那时又没有那么多钱,只能无奈的选择医生给出的第二个简单方案。
那就是截肢!
截肢的话只需要几万块就好,也不需要后续治疗。
从此家里失去主要收入支柱,妻子的这点工资杯水车薪,日子越过越差。
终于,他的妻子在一个无声的清晨说去买早餐后,再也没有回来。
此时已经九岁的孩子还在长身体与上学,每天的生活费的巨大的压力和多重打击,让他喘不过气。
无奈生活还要继续,孩子还有未来,他开始振作起来。
那两年他把能借的钱都借了,只为日常生活和供孩子读书。
同时他也开始接一些力所能及的手工。
一个糙老汉子,为了能够养活家,买了一台三手电动缝纫机,在家做着简单的多布料活,补贴家用。
奈何单价实在太低,手又笨,他只好去跟着一位好心的师傅学补鞋擦鞋、补单车轮胎的活,这让他的日子稍微好转。
在前几年,单车淘汰,皮鞋很少人愿意在街头擦鞋,
他,又一次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