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取消限价令,让粮价回归市场。”
钱大人吧嗒吧嗒嘴,琢磨不出其中道理。“取消限价令,粮价必然疯涨,老百姓岂不是连120文一斗的米都买不到了?”
“难道钱大人认为现在老百姓就能买到120文一斗得米。”
“这个……”
钱大人犹如被雷击了一下,限价令本意是让百姓买到相对低价的米,粮商惜售也就算了,难不成就这么点便宜都没让百姓沾到。如果真是这样,限价令岂不成了一纸空文。
“请白大人为下官解惑!”钱大人毕恭毕敬躬身行礼道。
“钱大人不必如此,取消限价令,让粮价回归市场只是其一,同时还要取消关卡让流民进城。”
钱大人闻言腿一软差点跌倒在地上。
“这两条政令一废,苏州城岂不乱做一锅粥。”
“所谓不破不立,流民管理不好可能成为暴民,管理的好就是生产力。当前情况来看如果救济粮到不了,城门照样守不住。现在就看钱大人敢不敢堵上一把,失败了掉脑袋,成功了升官发财。”
“下官孤家寡人一个,掉脑袋自然不惧,更不指望升官发财,只希望能帮助吴郡百姓度过这次难关。”
“好,就冲钱大人这句话,我白千书舍命陪君子,此事若成,不仅可救吴郡百姓,你我也当名垂千古。”
钱大人听的热血沸腾,当即拍桌子道:“读书人不为钱财,但功成名就是毕生所求,这场豪赌钱某下注。”
“既然如此,等天亮便全部公布出去,坐等豪绅、士族、粮商,及布商接招便可。”
“一切依白大人之计行事。”
两人说干就干,找来纸笔连夜起草告示,反复斟酌修改,等全部定下来已经天光见亮。
与此同时,从姑苏山到苏州城的官道上,萧氏父子抱着孩子正急匆匆走着,忽见路边歇脚的两位官差和荛儿大为吃惊。
“两位官差大哥,荛儿姑娘,你们怎么在这里?”
官差一脸沮丧,将昨晚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萧世廉听罢一跺脚:
“白兄弟肯定是为找我才以身犯险,关键是他身体有疾,照顾不了自己,这要是出什么问题,我当真罪无可恕呀。”
“世廉,遇事莫要惊慌,那白公子为父也是见过的,他绝非等闲之辈,怎么会轻易出事,或许就是单纯的走散了。”
“可是他们已经找了整整一个晚上……”
萧世廉越想越觉得不妙,白千书在桃源镇可是得罪了不少人,如果那些贼人先一步找到他焉有命在:“咱们赶紧回郡衙告诉钱大人,让他多派些人手,务必尽快将他找到。”
萧摩诃见儿子神情异常,预感事情不简单,便没再说什么,一行六人匆匆赶往苏州城。
赶到城门时,发现城门口一侧围拢了很多灾民,其中不断有人欢呼,喜极而泣。
萧世廉拉住一名灾民,还没问什么情况,他便高兴的自顾自喊道:
“感谢钱大人,终于可以进城了,我们有救了。”
萧世廉父子面面相觑,为了搞清状况,只得分开人群奋力挤到公告栏前,这才发现墙上整整齐齐贴着三张告示。
当看完所有告示,萧摩诃第一反应,这个曾经的同僚钱大人是不是疯了,如果按告示上所说苏州城必乱成一锅粥,到时朝廷震怒,这脑袋还要不要。
反观萧世廉要镇定的多,毕竟先前和钱大人、白千书讨论过救灾之法,告示里有些内容自己是知道的,不过还是有几点政令任凭自己绞尽脑汁依然无法看懂。
这时,一位衣褴褴褛的老者来到萧世廉近前。
“这位公子,老朽不认字,能否帮念念告示上的内容。”
“老伯客气,这是郡衙新发布的三条政令。
其一,灾民安置令,即日起,取消入城路卡,鼓励受灾严重的百姓投靠城内亲属,城内无亲属的可登记暂住城外安置区。鼓励受灾程度较小的灾民回家自救,官方会根据损失状况登记在册,来年适当减免税赋。
其二,敬天敬祖令,鉴于此次洪灾寺庙、宗祠毁坏严重,郡衙将简化审批程序,免除土地占用税三年,三日内完成申请便可重修或新建,限期三个月。
其三,救济嘉奖令,因灾民众多,城内粮食、衣料、御寒物资短缺,凡施以援手者,无论平民、士族、商贾还是官身,都将记录在册,视贡献大小,给予奖励。奖励细则如下:……”
老者闻言捋着胡子道:“看来官府也难呀,这是要发动全苏州百姓一起抗灾。”
“老伯一语中的,相信吴郡百姓团结起来,一定能度过此次洪灾。”
告别老者,众人随着人流进入苏州城,但见粮铺前都围满了人,人们群情激愤,已经和店家闹成一团。
“昨天还120文一斗,一个晚上就变成180文一斗,还要不要让人活。”
“郡衙早就宣布限价令,粮食售价不准超过120文,你们居然顶风作案,我这就去报官府,让你们这些奸商下大狱。”
“对,对,去告他们。”
店掌柜揉了揉耳朵,一脸委屈道:“大家静一静,大灾之年谁都不好过,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也不想这样,现在的问题是180文一斗也没多少货,外地的粮食运不进来,我们也没辙不是。还有大家看一下这张告示,郡衙已经取消了限价令,让粮价回归市场,我们也是按市场行情定价,何错之有呢!”
“什么,居然取消了限价。这让我们怎么活呀。”
“你们这是官商勾结发国难财,还有没有天理。”
“大家一起去郡衙说理去,让狗官给咱们一个解释。”
“对,一起去。”
百姓群情激愤,正要去郡衙,几名官差正好走了过来。
“大家稍安勿躁,郡衙钱大人已经从附近郡县筹集到一批粮食,三日后便可抵达,届时依然会按120文一斗出售,请大家耐心等待。”
百姓们闻言立刻转悲为喜,纷纷夸赞郡衙大人英明。
萧氏父子目睹眼前发生的一切,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钱叔莫不是要凭一己之力,把粮价拉回正常水平。”
“为父也看不明白,在粮食短缺的情况下放开粮食限价,必然迎来报复性溢价,即便官府用低价粮打压,恐怕也是杯水车薪。如此救灾,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