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絮之很好奇:
“拿什么?”
刚问完,这个宫女二话没说就让人撤走了叶絮之桌上的点心和菜品。
叶絮之和房悠、苏筱都愣了一下。
宫女:“叶大小姐的菜凉了,公主吩咐了一会儿送热的来。
公主说点心吃多了不好,让叶大小姐多吃几口菜。
还有……”
宫女说着便弯下身来凑到叶絮之耳边低语:
“世子说,若是叶大小姐不吃菜,他不介意晚上陪叶大小姐吃。”
说完,宫女起身便离开了,随之离开的还有她桌上的菜和点心。
叶絮之猛地看向魏澜疏,眼中充满了恨意。
魏澜疏毫不在意,反而对着她扬了扬嘴角。
啧,小狐狸这是恨上他了。
没一会儿,宫女给叶絮之上上了新的热乎的菜。
房悠:“不会吧,这还没娶进门呢,就开始管上了?”
叶絮之不情不愿的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放进口中。
好难吃,味同嚼蜡……
叶絮之:“想管我?他想的美。”
魏澜疏,你死定了!
叶絮之越想心里越不爽,好不容易没有张裳衣管着,没有蓉雯蓉希盯着,叶秉之也管不上她。
正想着趁此机会放飞一下,谁知还有魏澜疏这个绊脚石。
她心里很不爽。
没吃几口,索性将筷子扔到一边。
叶絮之:“不吃了,不好吃。”
房悠知道她在气什么,她这位表妹啊,爱憎分明,说实话,脾气不太好。
还很记仇。
这下这位魏世子可有得哄咯……
叶絮之这边的小动作一举一动都被魏澜疏看在眼中,魏澜疏无奈扶额。
得,搞砸了。
想想怎么哄吧。
叶秉之有些幸灾乐祸的看着魏澜疏笑笑,只等看好戏了。
很快,郑英回来了,身后跟着严赴。
严赴:“微臣参见圣上、太后、皇后娘娘、太子殿下。”
齐武帝:“起来吧,国舅的侄子叫……”
白国舅立马回答到:
“回圣上,贺牧。”
齐武帝:“嗯,贺牧的伤势如何?”
严赴:“贺牧少爷被贼人砍断了右臂和左腿,失血过多,现下还在昏迷当中。
不过大夫及时止住了血,性命算是保住了。”
白国舅微微皱着眉,一旁的贺妱却是传来了微微的抽泣声。
贺妱:“阿牧要是出了什么事,我可怎么向死去的哥哥交代啊。”
白国舅拉过贺妱的手,看似安慰,但是语气有些冷:
“夫人注意分寸,要哭咱们回家再哭。”
贺妱闻言,便努力擦了擦眼泪,没再开口和哭泣。
齐武帝:“可有查到是何贼人?还有那封血书是怎么回事?”
严赴:“回圣上,据怡芳楼的老鸨交代,贺牧少爷事发前正在怡芳楼内同一名妓女……
不过那位妓女说贺牧少爷早早便离开到楼下喝酒听曲去了,期间并无异常。
而且怡芳楼来往之人多,微臣盘查了怡芳楼中的众人,均未发现可疑人员。”
严赴的话让白家众人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这贺牧虽然姓贺,但算得上从小就是贺妱养着的,也算是白家人。
如今出了这等事,没脸的是他们白家。
严赴:“至于血书,请圣上过目。”
严赴手持血书高高举过头顶,一位小太监接过后走上前递给了郑英。
郑英将其呈给了齐武帝。
齐武帝一打开,里面满满全是字。
严赴:“这封血书的内容全是控诉贺牧少爷犯下的种种罪行。
可大致概括为强抢民女、奸杀良家女子、殴打百姓、伪造证人证据等共计十余项罪名。”
严赴刚说完,白国舅便身形一震。
好啊,原来在这等着他呢。
随即他扫视了一下厅内众人,此事绝对是太子手下干的,至于是苏家的人、叶家的人还是其他,他暂且没有头绪。
齐武帝看完,眉头紧皱,就连当场的众人听完都感到有些恶寒。
贵女们中间开始愤愤起来。
“这贺牧居然能干出这些腌臜事来,断一只胳膊和一条腿,还真是便宜他了。”
“十多项罪名,单单被他奸污的女子一只手都数不过来,这样的人就该凌迟处死。”
“可是事情还没调查清楚,万一是有人想要陷害他呢?”
“你居然还帮这种混蛋说话,我哥哥就认识这个贺牧。
平日里嚣张霸道不说,更是怡芳楼里的常客,我看啊肯定是他做的孽太多,如今遭了报应。”
……
众人热议纷纷,白家得人一时间不敢说话了,因为他们知道,这封血书上所写的内容,都是真的。
白国舅依旧是那副淡定的模样:
“圣上,此事有蹊跷,且不说此人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将贺牧带走,打成重伤后悬挂于怡芳楼上。
再者血书上所述有些事根本就不是贺牧所为,当初的京兆府尹已经拿下了凶手。
此人将这些事全部扣在贺牧的身上,恐怕是想以此陷害我白家。
请圣上明鉴。”
白国舅说完,恭敬的朝齐武帝磕了一个头。
严赴紧接着开口:
“圣上,微臣刚上任京兆府尹不久,刚刚进宫前,微臣翻看了血书上所述之案件,卷宗所记真凶确实另有其人。
不过微臣也发现了一个特别之处。”
齐武帝:“是何?”
严赴:“其一,血书上的每桩案件发生后,证人、证据都会在第二日完整的出现在公堂之上,无一例外。
其二,案子宣判结束,无论是凶手的家人还是受害者家属都会不约而同的消失。
其三,血书上的内容每一件都恰巧与贺牧少爷有关。
要么贺牧少爷是目击人证,要么贺牧少爷的家丁是努力认证,要么就是贺牧少爷从凶手手中救出了被害人。
微臣不敢妄加议论血书内容之真伪,但是微臣觉得此事必有内情,还请圣上下令彻查此事。”
严赴的话已经说出,众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评判。
世上哪有那么多巧合,他贺牧怎么就能每一桩每一件都叫他碰上。
梁言储也上前开口:“儿臣觉得严大人所言甚是,儿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也附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