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1 五牛图的神秘故事
到客厅中,佣人已经把茶泡好,坐下来后,骆驼端起茶喝了一口,再拿出烟给徐若风一支,说道:“1200多年前,唐朝宰相韩滉绘制五牛图,历朝历代均视之为国宝,宋徽宗、清乾隆都特别珍藏并题词。时光倥偬,转眼间八国联军侵华,五牛图就此再无下落。成虎送给我的五牛图其实就是解放后,中央从香港高价买回来,后来还请专家经过修复才有现在的样子,这个五牛图从此一直存放在你工作过的博物馆里。”
徐若风点点头,抽了一口烟问:“然后呢?”
骆驼说道:“五牛图已被公认是唐代宰相韩滉最为传神的一幅作品,唐五代时不知落入何人之手。到了北宋的时候,此图藏于宣和内府,并且宋徽宗在其上题有字,不过现存的五牛图卷上已不见宋徽宗题签,因此,后人以此对其真伪持怀疑态度。”
徐若风仔细的回想,两幅画上的确没有宋徽宗的题跋,难道说……刚想到这,徐若风说道:“但是,你说的只不过是一个传说而已。”
骆驼说道:“这不是传说,这个事情是古书记载的。如果我再给你说一个故事,你或许就恍然大悟了。”
徐若风急忙催促:“好,你快说。”
骆驼喝了一口茶继续说:“北宋著名书画大家米芾也非常推崇唐朝著名画家韩滉的五牛图,这里面还有一个故事……”
有一天,米芾正在书房里埋头作画,他的好友白绵生突然一头闯进他的书房,非常激动地大声叫道:“米兄,我给你带来了一件宝贝。”米芾知道白绵生爱和自己开玩笑,所以边继续作画边漫不经心地问道:“什么宝贝呀?”白绵生从腋下拿出一个卷轴,小心翼翼地打开后展现在米芾面前。米芾抬头一看,眼前一亮,不由失声地叫道:“五牛图》!你是从那里弄来的?”
看着米芾吃惊的样子,白绵生得意洋洋地说:“从朋友那里借来的。知道你喜欢,所以特意拿来让你一饱眼福。”
米芾说:“不怕老兄你见笑,我连做梦都想得到这幅画,能否让你朋友将这幅画卖给我?”
白绵生摇了摇头说:“不瞒老兄你说,我也想把它买下来。可我的那位朋友痴迷于书画收藏,嗜画如命,说什么也不肯忍痛割爱。”
米芾叹了一口气说:“唉,我也是大白天说梦话,就算你那位朋友肯卖给我,我就是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也不值这一幅画呀!”
白绵生见米芾对五牛图情有独钟,爱不释手,想了想说:“这样吧,朋友答应借我30天,我已经观赏了15天,最后这15天就归你了。”
米芾见白绵生如此大方,反倒有些地意不去,说:“这……这恐怕有些不妥吧?”
白绵生说:“你就别客气了,15天后我来取画。”说完,告辞而去。
一晃15天过去了,白绵生准时来到米芾家取画。米芾当面把《五牛图》打开让白绵生看,并告诉白绵生说:“老弟,你可要看清楚,要是有人偷梁换柱,用假画换走你的这幅真迹,你再来找我,我就是浑身有口也说不清了。”
白绵生仔细地看了看《五牛图》,说:“瞧这纸、这颜色、这尺寸、这落款,明明是我拿来的那幅《五牛图》,怎么可能有假?”
米芾很认真地说:“我只不过是和你开个玩笑,要是真有人能偷梁换柱,我就拜他为师。”
那知第二天一大早,白绵生带着《五牛图》来找米芾。一进门便说:“我拿来的《五牛图》被你掉包了!”
“何以见得?”米芾不动声色地问道。
“常言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白绵生喘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这幅画你虽然临摹得很好,与原画几乎丝毫不差,可你却忽略了一个细节。”说到这里,白绵生用手指着五牛图中的白花牛说:“这头白花牛,真迹上它的眼睛向上看,而你临摹的这幅眼睛却是向下的。”
“那你当初取画时为什么没有发现?”米芾又问。
“唉,”白绵生叹了一口气,说:“别说当初,就是拿回家我也没有发现,是我物归原主时我的那位朋友发现的。朋友说你是当代第一书画大家,书画功力举世无双,他已经收藏了你的两幅山水画,还准备再收藏你几幅动物画。”
“佩服,佩服!”米芾诚心诚意地说道,“请转告你的朋友,说我米某非常佩服他的眼力,改日一定登门拜访。只是我这真假五牛图的玩笑开得有些过头了,还望你朋友海涵。”
“玩笑?”白绵生大惑不解地问道。
“是的,我和你以及你的朋友开了个玩笑。”米芾笑告诉白绵生说,那天,白绵生把五牛图真迹放在米芾家后,米芾爱不释手,日夜揣摩、观赏。他平时就喜欢临摹书画精品,见到五牛图真迹后,他想,我何不同白绵生开个玩笑,临摹一幅五牛图。一来可以试试自己的临摹水平,二来也可以试试白绵生和他朋友的眼力。于是,他用了整整7天时间临摹了一幅五牛图,装裱后又把两幅五牛图挂在一起,继续加工,直到他自己认为满意为止。没想到还是被白绵生的朋友发现了破绽。
“原来如此。”白绵生想了想,问道:“敢问米兄,这头白花牛的眼睛是你一时疏忽还是故意留下的标记?”米芾哈哈一笑说:“当然是故意留下的标记,要不然我岂不成了别有用心,不怀好意了?”白绵生听罢,不由对米芾的人品佩服得五体投地。
徐若风听到这,很是惊异的说道:“竟然还有如此神奇的事。”
骆驼点点头不说话,徐若风想了想就说:“只是不知道白绵生那个神秘的朋友是谁。”
骆驼说:“根据各方面的推测来看,白绵生这个神秘的朋友就是宋徽宗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