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重生女儿家 > 第四十章 合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可宋一笛到底是忍住了,心里觉得不解气,也觉得对不住妹妹,但她还是没办法变成一个对着长者脏话连篇的孩子的。宋一笛更知道,老队长说的那些话,她要是生气骂人,那她就是输了。

不过,这些话,足够了。

宋二笙笑容依旧,心里挥舞着大旗给亲姐呐喊助威,亲姐气急了口不择言的毛病,已经被快被她成功纠正了!!虽然亲姐的这些话,还是输给了杨队长的笑里藏刀,但句句说了点子上,对比之下的反讽,力道很足。可惜啊,十岁孩子的说话功力,到底比不得年过半百的人。但以亲姐的年纪来说,无论是性格还是涵养上,都已经完胜杨老队长了。

“姐,你在说什么啊?我都听不懂了.....爷爷怎么了?”宋二笙赶紧天真的发问。绝对不能给任何人接话的机会。

宋一笛拉起妹妹,“没什么.....走,回家吧......”她早晚有天要让现在看不起他们家的人,踩着梯子都够不着!!

宋二笙哦了声,挥手和孟大爷几人白白,也和面色很是不好看的杨队长白白了,最后,笑嘻嘻的对邱妙妙说,“没事儿就来找我玩啊~~~”一派天真无邪。

邱妙妙哼了声,你不就是想花我的五块钱嘛!

看着宋家姐妹走开的背影,杨队长脑子里闪过曾经也是自己老师的那个人的面容,宋姓人都是有一副好皮囊的,更是有副聪明心肝的......从宋三千的太爷爷,宋霖德,到现在都是传颂在老一辈人嘴里传奇一般的人物。到她爷爷宋贵山,曾经远近三个乡所有的高中生和大学生,都是她爷爷教出来的。再到她爹宋华松,虽然运道特别差,但不可否认他也是个聪明人......

杨队长心里不无后悔。他今天嘴快了,得罪了宋华松。虽然他没把宋华松这个没出息的放在眼里,但他的那些哥哥弟弟和叔叔,还是不该得罪的.......想着,杨队长就扫了南队那些人一眼,他这辈子坐到这个位子,也是到头了。可他还在祝坊乡派出所那里没转正的儿子的前途,必须是远大的.......

为了儿子,他也必须要把南队这些人踩在脚底!

宋一笛一路拉着宋二笙回到家,眼眶通红,就是没哭出来。宋二笙真心佩服亲姐这份坚强,说不掉眼泪就是憋红了眼睛也不流一滴。

宋一筝已经回来了,在看电视。宋一笛一进屋,就听见了电视的声音,松开宋二笙大步冲进去,啪的一声就给关了,还把插销扯了下来。宋二笙一听这动静,就留在屋外没进去。

“你干嘛啊?”

“你还有脸看电视?你说,哪来的钱?你哪来的钱?!”

“.........”

“你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做的事,我都给你攒好了钱了!!就等着你跟我拿了,可.....你说!!你到底哪来的钱?”

宋二笙知道,亲姐不会想是姐姐偷了妈妈的钱,她会以为是姐姐和那个亲戚那里要来的。他们家本来就还欠着亲戚们钱,姐姐再去要钱,经过刚才的事,亲姐更觉得生气了。

“我真不知道......三千给我的......”

宋一笛一听,那就是三千自己的钱了。三千得宠,谁都会给她一些零花钱,虽然她都会给她们,但三千手里应该还是有钱的,“三千才那么小,你要她的钱,你要脸不要?你好意思啊?!”

“你跟我发什么邪火?我都听见了!!你们又去派出所蹭吃的,被邱妙妙和她爷爷臭骂一顿了吧?”今天本来放学早,宋一筝心事重,回家晚了,但还是慢腾腾的走回来了。走到派出所墙外的时候,就闻见了肉味,她心想,三千肯定拉着一笛去吃肉了,然后就听见邱妙妙说什么丑死了的话,她懒得听下去,就赶紧回家了。

“我就不明白了,你既然这么要脸,为什么非要去吃肉呢?被人那么数落,还都要去,你就这么馋啊?你知道邱妙妙她妈背后说你们什么嘛,说你们是臭要饭的!!你有没有尊严啊?三千小不知道,你也不知道嘛?你的脸皮,一到吃肉的时候,就能变得这么厚吗?”

宋一笛气的头顶都要冒烟了,随手把电视柜旁边的木头相框扫落在地,这都是宋爸爸遗传的。

“我是不要脸,我没你要脸!!咱家就是穷,就是快要饭了,派出所那些肉我怎么就吃不得?爸小时候都是吃过的,你问问南队去,谁没吃过?就你假清高,我就是臭要饭的,可我也不跟你似的,非得打肿脸充胖子!!还起了歪心!!你用了那些钱,你说你都干嘛了?你以为我不知道?你买了那些铅笔橡皮,不就是看别人都有你没有,你眼红吗?!你这是贼你知道吗?!!”

“我用完就还了啊!!”

“你还上了吗?!”

宋二笙从家里出来,菜园子那里的老人们还在聊天纳凉,她想了想,就过了马路,沿着马路边,向南走去。暂时没办法和姐姐们一起呆在家里了,等她们吵完她再回去吧。去庙里的话,少不得又会被大师父逮住念经,还是先找地方玩会儿吧.....

走过了一条胡同,站到了第二条胡同口,远远的,宋二笙一眼就看到了这排最后一家的灰砖墙。那里在她出生之前,就是爹妈和姐姐们住的地方,三爷爷没住过一天的家。那时是前后两个相连不相通的院子,南队这边普遍院子都不算大,但其实也不小了。当时是大爷爷担心三爷爷在外面混不好,就在自己建房的时候,给他也在自己前街批了一块地方。

三爷爷后来建了房,但一天都没住,就让自家新婚的自家爹妈住进去了。后来爹妈搬走,大奶奶经过三爷爷的允许,就把曾经两个院子打通了,弄了一个大院子,前院养了羊。反正是最后一家,连在一起也没人说断道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