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姑娘倒是个不错的,只可惜的是,太妃始终觉得她出身太低,不能震慑燕王府中众人,若是真的嫁入燕王府,只怕不能成为世子的助力,反而会成为障碍。
若是不算计出身,这姑娘姿容相貌自是能配得起世子,可是出身到底是低微了一些,太妃为世子计较,总不能娶了平凡人家的姑娘。
乐安没有按照太妃的吩咐迎韩家两姐妹进慈和宫,反而回转,给太妃禀明刚才宫门口发生的事。若是寻常时候,自然她也不会多管这些,可是今日事关重大,太妃可是又严令,要是这么大的事不给太妃汇报,只怕太妃反而会恼火。
“素日见她,瞧着倒是个不错的,怎么能如此鲁莽?”太妃穿着一件家常的暗紫色团花锦缎袍子坐在大炕上,背后靠着一直弹墨大引枕,面色有些苍白,一看便是久病缠身的模样。她的语气很轻,似乎只是随口说了这么一句话,只是若是留心,还能能听出来她语气中带着一丝遗憾。
只是这一句话,乐安便知道,韩家二姑娘是没有机会再入太妃的眼了。不管太妃之前是如何的厚爱这位姑娘,从今日此事,她就注定了只能被太妃放弃。
今日来宫中的姑娘,太妃不是每一个都见,有些直接打发去了御花园,有些却让进宫磕了头才离开。能说两句话的已经是难得。不过,不管是见了还是不见的人,太妃都暗中安排了人留心观察这些姑娘们的一举一动。
太妃最疼爱世子,自是不想把那些不好的给世子,误了世子一辈子。
果然太妃在沉吟片刻之后就说出了一点都不让乐安感到意外的话。
“既然如此,就打发韩家的两位姑娘去御花园吧。我也就先不见了。倒是这位定国公府的姑娘是第一次入宫,就见见她吧。”太妃倒是好奇,这个能让湛儿深深喜欢的女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乐安依言出去,不过片刻时间,便带着赵令仪走了进来,紫苑自然是留在了外面候着,虽然她是三品女官。可太妃的房中。却也是无宣召不得进来。至于姑娘进去了要怎么应对,就看她自己的本事了。
赵令仪很奇怪,怎么太妃会独独召见自己。之前看韩家两姐妹的意思,大概是很有把握太妃会见她们。可不过片刻之后,却只能愤恨的看着自己进了慈和宫的大门。
难道适才在外面的一幕太妃已经知道了?若是如此,自己在宫中的一举一动就要更加的小心了。免得什么时候就入了太后的黑档里。不过,太妃此时忽然不见韩家两位姑娘。只怕这两位今日就没有可能成为世子妃了。
宫中太妃太嫔不少,可是偌大慈和宫就只有太妃一个人住着,其他的都住在慈康宫。皇上虽然不曾封太妃为太后,可是到底一应待遇是类比太后的。
赵令仪跟着乐安小心翼翼的走进慈和宫的大门。进到太妃日常起居的偏殿,越发觉得心里头沉甸甸的,比起之前更加压抑。
她并不敢打量着屋里的摆设。更不敢抬头打量太妃,只是小心翼翼的俯身规规矩矩的磕了个头道:“臣女拜见太妃娘娘。太妃娘娘万福。”
赵令仪没有抬头,固然是看不见屋子里的紫金香炉,不过却不妨碍她闻到太妃的房中浓重的檀香熏香味道。这原本在宫中乃至大户人家都是寻常,礼佛的老太太们用此香的不少。
且寻常都会以为,檀香能安抚神经紧张及焦虑,镇静的效果不错。且能用以改善执迷的情形,让人更为祥和、平静。
可是坏就坏在太妃现在身子孱弱,宫中的人又都费心费力的服侍,怕她吹了风染了风寒病势沉重,所以从来都不肯开窗户,这会子她就觉得房中有些闷。这屋子里长年熏香,难免就弥漫着烟气。
即便檀香是好东西,可是这样的烟雾长期熏染,对人的身体却是大有损伤。只怕太妃身体一直不好与此有关,若是能断了熏香,再辅助一些灵药,或许还有机会好起来也未可知。
可赵令仪并不敢贸然的说出这一番话来。不过,赵令仪私下却在想着,或许可以找机会告诉南宫湛,若是这些话从南宫湛的口中说出来,太妃只怕还能听进去几句。
若自己宣之于口且不说太妃会不会怪罪只怕是绝对不会听一言半语,说不得还以为自己这是喧哗取宠的手段。
赵令仪可不觉得太妃在听了南宫湛的话以后,会觉得自己是个多好的女子。
太妃听见赵令仪的话,也看到了眼前跪着的女子,她居高临下,仔细的打量着赵令仪,看打扮是个懂事的,今日得了恩典入宫也不曾张扬。可是怎么素日里就做出那样没有规矩的事情来?
她沉闷了半响,始终都不肯开口叫起。
没有太妃的话,赵令仪就只能一直跪着。
她知道,这是太妃在给她下马威呢。看起来,因为南宫湛,太妃心里对自己可是很不满意呢。也是,太妃的心中只怕自己就是个魅惑的,没有谁家的长辈愿意自家的晚辈娶魅惑的女子为妻。
秋日的天气虽然算不得寒冷,可是地上却还是凉,再加上这时节的衣裳还单薄,多跪了片刻,赵令仪只觉得有些冰冷刺骨。这些年她可不曾受过这样的委屈。
太妃宫中拜见,应该有人会摆蒲团,可是太妃没有安排,可见,就是想让自己受这些苦楚。
这时候就算是再难,也只能坚持着,赵令仪抿抿嘴唇,跪的越发直了。
“起来吧!”赵令仪不知道自己坚持了多久,终于听到了这一句如同天籁一般的话。
赵令仪规规矩矩的谢恩之后,这才站起来,跪了这么长的时间,膝盖已经有些僵直。她差点儿就跌倒,好在早有准备才能及时的站住。
若是今日跌倒在太妃面前,一个大不敬的罪名只怕就要落到自己头上了,那自己浑身是嘴都说不清楚。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几岁了?”太妃并没有给赵令仪赐座,即使是看到她双腿僵直有些站立不住,却依然不肯开恩,只是用略带这冷意的口气问道。
旁边的乐安看着。有心劝两句。可是却也知道,自己若是贸然开口太妃不一定就会怀疑自己是收了世子的好处才会说好话。
这几年太妃病着,反而比以前更加多疑也难缠了些。有时候执拗的自己都觉得有些偏执的厉害。
当真是可怜这赵令仪这个孩子,她容貌虽然算不得倾国倾城,可也是极不错的,又是个懂得礼数的人。若不是世子说出心仪已久之类的话来,太妃今日大约也会喜欢她。
世子就是太鲁莽了。也不想想,他这些发自内心的话,在太妃耳中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心里又会想出多少本来就没有的事?
太妃看着赵令仪。心中诸多感慨,看着是个不错的,只是她不应该魅惑于湛儿。也不想想自己是什么出身。就敢想着高攀燕王府的世子?
若不是她存了这样的心思,自己大约也不会很讨厌她。哪怕是看在李妃的面子上,自己也会善待她。
可若是今日自己不给她颜色看看,只怕她越发的无法无天了。
“臣女赵氏令仪,今年十二岁。”赵令仪不敢揣摩太妃的意思,也就不敢多说一句话,就算再不懂事她也能感觉到太妃对自己的不喜欢,现在只怕是自己说什么都是错的,不如用最简单的话来回答,反而最好。
“你是定国公府的姑娘,可曾经听说过你的曾祖父老定国公的故事?”太妃忽然如此一句话,倒是让赵令仪有些懵了。
曾祖父老定国公?有什么故事?好像曾祖父年轻的时候,是个很是耿直的人,当年做事一板一眼,对于不合乎礼教的事情经常据理力争,世人都说他的性格不似文臣类似武将,曾经被先皇戏称为:朝中的一把戒尺。
忽然,赵令仪顿悟了,当年祖父被称为戒尺的原因是看不惯不合礼教的事,为此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的人尤不改,自己作为他的后辈,要是也做出不合礼教的事,那就是我违背的祖宗的教诲。
太妃果然是觉得自己和南宫湛做出了违背礼教的事,只是,这样的罪名自己一个小女子怎么敢承受?若是今日应承下来,这一辈子的名声也就毁了。
“臣女虽然年幼,可是少时也曾听家中的人经常提起曾祖父的事情,臣女虽然没能亲眼看到曾祖父当年的形象,可是每每听人提起都觉得做人便该如同曾祖父一般遵守礼教维护礼教,对于曾祖父对后辈的教诲,身为曾孙女,臣女更是片刻都不敢忘。”赵令仪按照自己思量的结果回答了太妃的话。
“既然如此,之前燕王世子对哀家说,他有了一个心仪之人,你对于这件事怎么看待?”太妃的语气并不见缓和,只是依然冷冷的问道。
“太妃娘娘,臣女不过是一个闺阁女子,又是年幼,再加上事关燕王世子,这样的事,只怕不好置喙。”赵令仪出了一身的冷汗,太妃居然会直接问这样的话。
“哀家听说,你和燕王世子很是熟识?”太妃留心看着赵令仪的每一个表情,想要看清楚,赵令仪到底是在糊弄自己,还是在说实话。
若是她说的是实话,那也就罢了,若是她只是在敷衍自己,那就当真是其心可诛了,小小年纪便有这样的城府,将来如何了得?
“回太妃娘娘的话,臣女确实认识燕王世子,可是却也算不得熟悉,不过是在去舅舅定远伯府的时候见过几次,可那都是小时候的事了。近两年,臣女也少见世子,只是前段时间世子去京郊看庄子的时候偶然遇见。正好臣女家中的老仆说附近有庄子出售,所以臣女多事和世子说了两句罢了,除此之外,倒是也不曾多接触。不过,世子是个谦谦君子,倒是因着舅母的关系,对臣女很是照顾。”赵令仪索性就把事情都说开了,免得太妃总是心中有疑虑。
太妃听赵令仪这么说,面色到底有些缓和了,这孩子不过才十二岁,又是早早就没了母亲的,说不得至今对男女之事还懵懂未知,便是湛儿对她诸多关照,她也只是觉得如同兄长的照顾一般。
“原来如此。”太妃端起茶杯轻轻撇着上面的浮沫,屋子里寂静无声,只能听见茶碗瓷器碰撞时候清晰的响声。
“臣女不敢有所欺瞒。”赵令仪忙就又道:“在臣女心中,世子便和定远伯舅舅府中的表哥们是一样的骨肉亲人。”
赵令仪这句话让太妃安心了许多,看起来果然是如此,那么湛儿所说的事情,就只是他一个人的想法,赵家的丫头愿意帮着他,那也是因为当他是亲表哥一般。
“你可知道,世子心仪之人是谁?”太妃虽然放下了大半的戒心,可终究还是觉得有些不放心,所以再次问道。
赵令仪抬头看看太妃,睁着懵懂的大眼看着太妃道:“臣女不知,这样的事,燕王世子自然不会告诉臣女。若是小时候,世子倒是会和臣女多说几句话,可如今我们年纪都大了,自然也就不会说这些私话。”
赵令仪的表现很到位,就像是一个明明没有长大的孩子,却穿着大人的衣裳,一定要说自己长大了一般,她的表情大大的取悦了太妃。
太妃这会儿真是相信,赵令仪对于这样的事是不懂的,小时候,两个孩子年纪都不大,又都是没有了亲娘的,自然容易说到一起去,可是自己这个孙子却傻傻的把当初的感情惦记到了现在,巴巴儿的来求自己成全,可是人家姑娘根本是什么都不知道。
“倒是哀家的不是了,他自然不会和你说这些话。好孩子,你就只当哀家没有问你这样糊涂的问题吧。”太妃到了这会儿才算是笑着说了两句话。
“是!”赵令仪忙就躬身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