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路防线全部溃败,瞬间一发不可收拾。
后面再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抗,残兵败勇直接逃往曼城,在这里再次组织起有效的抵抗。
定远军两路大军同一天抵达曼城郊区,并没有第一时间对曼城发起进攻。
而是排兵布阵,将整个曼城合围起来,连只苍蝇都难以进去。
这等于是切断了曼城的供给,只要时间一长,曼城就会不得不投降。
这是联合国军以为定远军用的计策。
可惜他们以为定远军是他们,既然定远军把人道主义精神挂在嘴边,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都不会这么做。
围困曼城之后,定远军立即开始对太国其他占领区域进行整顿,其中救助是最重要的一项。
别看双方打仗总时间没多长,但太国组织了大量的民力从事后勤工作,导致社会劳动力严重缺失,影响了社会生产。
这就导致百姓生活也是一落千丈,能不饿死还要感谢这里的气候,如果放在其他地方还真不好说。
定远军在这些区域立即开始调拨大量的日用物资,免费发放给当地民众,帮助他们度过这段艰难的时期。
同时还积极组织百姓投入到生产生活当中,这样既能让他们忘记战争的创伤,同时又能让他们自食其力。
特别是大量基建工作,在定远军占领没多久就如火如荼展开。
他们技能不够,没关系,修建乡村公路总可以吧,如果还不行,那就先招募过来培训,虽然工资低了些,但也足够养家糊口。
这些举措的事实下,短短一周的时间,就彻底让这些新占领区安稳了下来,当地百姓也没觉得定远军有多可怕。
甚至比起他们自己的政府,更加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谁好谁差一目了然。
不仅如此,在围困曼城一周后,确定曼城普通百姓生活困难,定远军特意向曼城运输了大量的物资。
不过必须要他们安排的慈善机构过去发放,避免百姓的物资被挪作他用。
联合国军一开始不同意,就连太国的高层也不同意。
因为一旦这么做了,百姓只会感念定远军的好,同时他们手里缺乏物资,也无法坚持更长的时间。
但是不同意也不行,一旦没有外来物资的供给,全城百姓就会哗变,到时候他们也难以镇压。
他们还不敢当着定远军的面,对百姓实施强硬手段,一旦这么做了,等定远军拿下他们必然会按照最严厉的军事法律给制裁。
到时候他们这些联合国军和曼城政府,从上到下估计没有几个能活下来。
定远军并不是佛菩萨,雷霆手段一样不缺,只是没有触碰到定远军的逆鳞而已。
见对方不同意,定远军丝毫不气馁,直接派慈善人员进城,但凡阻扰就按照战争罪处置,看看谁敢阻扰。
本以为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威慑城里的联合国军和曼城政府,毕竟定远军还没打进城。
结果没想到,定远军的话相当有分量。
慈善组织带着物资进城,虽然最开始有人阻扰,但将定远军的话给他们说了一遍,他们只能无奈放行。
而且他们也没敢抢夺物资。
但为了削减定远军在百姓当中的名望,他们也派遣了一些人配合慈善组织工作,将物资发放给曼城百姓。
最开始慈善组织对曼城百姓说,这是定远军免费送给他们的物资,很多人还很诧异。
他们可是和定远军在打仗,甚至人家的军队已经在城外了,怎么还会免费送他们物资。
在普通人的观念里,战争双方就是不死不休。
不过他们也没因为民族气节而拒绝定远军发放的物资,而且很高兴的接纳了。
只是百姓是高兴了,当地政府和联合国军却难受了。
他们手里的物资,被大量的士兵和政府人员消耗,却没法得到补充。
之前他们很多物资都是从海上运输到曼城,然后从曼城发往前线。
但由于军队数量太多,前线对物资的需求非常庞大,而他们的海上运输能力又有限。
导致他们在曼城的物资储备并不多,基本上海上过来的物资,没过多久就被全部运往前线。
如果前线是有步骤的撤退,这些物资还能保留下来。
只是没想到前线是大溃败,不仅大量的士兵被俘虏,而且大量的物资也被定远军缴获,导致曼城物资非常紧张。
定远军围困曼城之后,并没有停下脚步。
直接沿着中南半岛长长的尾巴,继续向南进攻。
由于之前大量的兵力都在前线,大马本土守卫的军队数量并不多,结果溃败之后,导致他们内部防务极度空虚。
定远军又携大胜之势,地方武装力量根本不敢阻挡,见到定远军纷纷投降。
就连约翰牛留在当地的殖民军,见到定远军也是如此。
前线溃败的消息,他们也是第一时间知晓,连上百万大军都难以抵挡定远军的兵锋,他们小猫三两只又如何有作为。
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乖乖投降,这样还能留下一条命。
大马其实并不大,加上定远军过来可以说完全没有遇到阻力,短短一周的时间,就全面占领了大马。
然后立即派遣政务官前来,开始接手当地的政务工作,颁发临时法律等等,正式对这里实施治理。
至此,整个中南半岛只剩下曼城没有被拿下。
曼城里面龟缩的军队数量高达40万之巨,按理说不应该如此畏战,出城还有和定远军一战之力。
毕竟围困曼城的定远军数量也不算特别多,只有区区30万,比他们还少10万。
但他们已经被定远军打怕了,别说是和定远军正面交战过的普通士兵,就连他们的指挥人员,心里都产生了不可力敌的恐惧。
之前定远军只使用远程火力,他们不知道定远军到底有多厉害。
这次双方冲锋之战,彻底让他们明白了,就算没有先进的远程火力,他们在定远军面前依然如待宰的羔羊。
他们上下已经没有一战之心,他们龟缩在曼城里面,也不是为了要反击,而是在等他们背后国家做出决定。
定远军也明白他们的心思,所以并没有攻打,而是耐心的等待。
而且曼城作为老城,很有历史价值,而且居住的居民不少,在城市开战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只是这么一等,就等到春节前三天,定远军逐渐不耐烦了。
他们想在春节之前结束所有战争,如果对方还不投降,就会让他们原本的计划泡汤。
于是定远军开始向曼城散发传单,将目前的情况告诉曼城百姓。
让他们知道,如果再不投降,逼着定远军攻打曼城,将会出现什么后果。
同时他们还派遣了特使,直接和联合国军、太国高层接触,让他们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如果他们在春节前不投降,那么之前开出的条件,每延迟一天增加10%,而太国权贵们将不再享有其他占领区的政策,全部沦为阶下囚。
不威胁他们,真以为定远军好说话。
定远军仁慈不是针对他们这些权贵,而是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