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看完了这份报告,韩朔将其交给阿大。
“今年天道基金的总体表现不错,希望接下来再接再厉,争取把未完善的产业链建设完善。
我手上的钱太多了,如果再不完善,百姓的消费能力再不提高,经济发展后劲就不足。”
阿大赶紧回应道:“今年很多产业链都能完善,但想要将产业体系完善难度还是很大。”
韩朔理解阿大的谨慎,对此自然没有意见。
有些产业建设很花时间,有些产业暂时没法完善,阿大不能答应的太满了。
“你们尽力就行,对了,等到过完年之后,你们的数据在精准一些,就提交给国家有关部门。
你们自己内部也要对国内整体经济进行研究,只有自己得出的数据,才更加可信和可靠。”
现在国家统计数据应该不会出现大问题,但也有可能有些细节并不涉及。
作为经营主体,想要全面了解经济,不仅需要关注大形势,还要对每一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我明白!”阿大答应了下来。
韩朔继续道:“我也差不多当了一年的甩手掌柜,趁着还有几天过年,打算到下面走走看看,对一些企业进行视察。
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阿大想了下,说道:“普通的产业太多,视察意义不大,那就只能见具有更重要意义的产业进行视察。
例如半导体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等等,这些都将是未来重点发展的热门行业。”
这话虽然有道理,但韩朔觉得没什么惊喜。
这些技术都是现成的,按部就班发展就不会差,他去不不去都无所谓,而且兴趣也不大。
“有没有比较特别的企业或产业?”韩朔问道。
阿大明白他的意思了,说道:“要不去我们旗下机器人企业视察?”
说到机器人,韩朔的兴趣顿时起来了,笑道:“哦,你们已经开展了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工作?”
阿大点头道:“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不过那边也出了一些成果,有些成果可以应用到其他产品上。”
韩朔不太关注具体成果,机器人涉及的技术极为复杂,哪怕是简单的机器人也是如此。
所以某一项技术的突破,对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按照你所知的情况预测,国内多少时间有具备实质作用的机器人上市?”韩朔问道。
“其实机器人实验室已经完成了一款原型类人机器人的研发工作,只是成本还太高,目前处于优化阶段。”阿大回应道。
这倒是出乎韩朔的意料,他记得允许天道基金研发家政服务机器人也没多久,这么快就出成果了?
“是通用性机器人?”韩朔问道。
“这款类人机器人,在智能上确实具备通用特点,但由于大部分采用机械结构,整体精度不算太高,只能做一些粗糙的活。
所以在很多高精尖岗位上无法工作,而普通岗位目前还用不上机器人,不然会造成大量的劳动力失业。
我们打算将这款机器人用于家政服务领域,这块市场很大,也对提高百姓幸福指数很重要。”
韩朔对此不奇怪,本来他就很看好家政服务领域,机器人甚至比人更加好用。
“跟我说说这款机器人的情况!”韩朔笑道。
“这款机器人表面采用了高分子材料作为皮肤,虽然还达不到放生皮肤的效果,但也够用,主要是成本降低了不少。
内部身体骨架采用了机械结构,主要是和现有的产业链适配,大规模生产成本能下降很多。
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相对较重,同样体积是人类的两倍,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试验更轻便,且参数也达标的材料替换。
然后就是使用寿命相对较短,目前他们预测的使用寿命为30年,这是实验室数据。
等到投向市场,估计实际使用寿命更短,我们认为只要使用寿命超过10年,就具备市场化的条件。
这款机器人的视觉系统采用了普通的视觉技术,这主要是出于成本考虑,但也用了算法进行补偿,对实际影响并不算很大。
为了让机器人能做饭菜,我们还增加了嗅觉系统和味觉系统,这两套系统成本比较高。
希望后续能通过大规模量产降低成本。
然后就是算力系统,同样出于成本考虑,我们打算使用现阶段芯片技术能达到的要求,涉及了一款低功耗专用智能芯片。
但仅仅依靠一枚芯片还无法满足要求,为此我们使用了三枚芯片组成芯片组。
一枚芯片专门用于控制身体行动和平衡,一枚芯片用于视觉、味觉和嗅觉等环境交互有关的运算和决策。
剩下的一枚芯片主要用于把控全局,并且对外界做出更加智能交互,让机器人不显得那么呆板。
同时我们还在机器人身体关键部位使用了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等,以便于产生更好的环境交互能力。
在能源系统上,我们使用了普通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是目前我们这方面的产业比较成熟,运用成本较低。
但也因为这套能源系统储能水平较低,持续使用时间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能持续使用5个小时左右。
但也足够满足家政服务机器人的使用时间要求。
在能源传输系统上,采用普通的铜导线,所以持续性使用发热量可能也比较高。
在信息传递系统上,使用了目前使用的是电信号,所以对外界反馈时延较高,但作为家政服务机器人,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
阿大详细将这款机器人的情况说了一遍,看其如数家珍的样子,应该平时就很关注这个项目。
从他的话里,韩朔搞清楚了他们的研发思路。
那就是尽可能用现有产业链能达到的供应要求,设计这款机器人,目的还是降低成本。
在韩朔看来,这样设计出来的机器人,毛病肯定一大堆。
例如行动敏捷性不高、对外界反应相对迟钝、无用能耗太高导致的发热量高。
以现有芯片技术,哪怕使用了三枚芯片作为大脑,智能程度也不会很高,可能显得有些呆。
当然,这里面芯片肯定不只是这些,功能性芯片会有很多,只是这三枚芯片组成的大脑最重要。
但放在这个时代,应该也算是爆炸性产品,如果价格还比较低廉,应该有不错的市场。
“现在成本是多少?”韩朔问道。
阿大知道他问的是制造成本,而不是研发成本。
“如果将来销售超过10万台,每台的制造成本在10万左右,如果超过100万台,每台的制造成本在5万左右。
如果超过1000万台,那每台的制造成本能做到1.5万,此时市场售价可以降到3万元。”
“那你预测市场应该有多少销量?”
“不好说,目前肯定没多少销量,如果等三五年,光是国内市场每年就能消化千万产能。”
听完这里,韩朔觉得他们这些人还挺务实。
按照这个思路,这款家政服务机器人还真有可能取得成功。
于是当即决定,年底就去这家实验室看看。
如果各项工作做的不错,可以让他们早点上市,先让市场适应一下,也提前满足高端用户需求。
价格高没关系,总有人会为此买单。
在市场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而不是想着一下子就普及,这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