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少君,执掌衡山七十二峰,号令天下的祝融神官。在此风声鹤唳之际,衡山仍要举行继任典礼,拿了请帖的神仙不但自己要来,还要扯家带口地来。
为的都是五方之内互通有无,打探消息,顺便揣度揣度九天上那位曲高和寡的天君的想法。
神农带着苍梧到得早,锦莳穿了身戎装,威风凛凛地在衡山下扎了营。她还命人将营帐的帘子高高地掀起,看着帐外各家仙山来的辇驾,点评各位神君的驾辇究竟气不气派。
朱襄明轩则是带着小兵,将神农的旗子在营帐外插了个显眼夺目。
第一位来营帐拜访的是榣山的太子长琴,凰泠和凤启先上了山,同凤里澈商讨苍梧究竟该当如何。
天君那边苍梧是定然不服的,可若是替神农冲锋陷阵,也委实太过了些。
长琴看着朱襄明轩,眸光暗沉,带着点威胁意味,“殿下这样做,实在是不给我榣山面子,也不给我父君面子。”
朱襄明轩再也不韬光养晦,自打神农扯了旗,他便张扬肆意了许多,“重黎君的面子我自然是要给的,若是不给,今日来北方的也不会只有这么一丁点兵马。”
长琴有些恼怒,“玄帝颛顼的座下杀神可也在现场,难道神农如此托大,觉得自己竟可以同玄帝一战吗?”
朱襄明轩扫了眼一直沉默不语的意玄,“北海究竟听不听玄帝号令,尚未可知。”
长琴也默然了。
朱襄明轩继续冷嘲热讽,“现下五方天界都在观望,观望完了,轩辕旧部便会投奔中天,伏羲旧部便会投奔九天。玄帝和青帝都是伏羲一脉的,你难道觉得北方会独善其身,不被卷入这场五方大战中去?”
长琴更加默然,好半晌,才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还望神农给祝融点面子,让今日的大典顺利进行。”
朱襄明轩却更是语带嘲讽:“不如请长琴上神去问问重黎君,当日的祝融是否是和神农一条心,为何今日只想着明哲保身,当缩头乌龟了呢?”
我惊愕地看向朱襄明轩,一向保持着温润公子形象的神农储君,刚刚居然口不择言地骂起了长琴上神?
长琴冷哼一声离去,络绎不绝的驾辇像流水般前来,看到神农在衡山脚下扎营都有些惊慌,忙不迭地向半山腰奔去。
凤凰是百鸟之王,今日盛况,百鸟临席,比翼鸟一族、玄鸟一族、青鸟一族、甚至鸾女一族的青苍久安都颤颤巍巍地来了。
可是百鸟之中,也有两位是不应召的,早已销声匿迹、不见踪影的朱雀和玉山西王母座下的青叶。
可青叶还是带着沉羽神君来了,还带着昆仑墟的口风见了朱襄明轩,“西王母托我来给朱襄帝姬带句话。”
朱襄明轩对长琴出言不逊,可对青叶上神是半分都不敢造次,“请讲。”
“三龙相争,必有伤亡,只望神农收着力气打,不要屠害苍生。”青叶的意思很明白,昆仑墟哪方都不偏帮,甚至隐隐有着盼望这仗快些打完的意思。
朱襄明轩却是有些不悦,“西王母这话是只对神农讲,还是也对中天轩辕和九天伏羲讲?”
青叶上神目光平静,“自然是挨家传话。”
青叶带着沉羽离去了很久,朱襄明轩还在抚着胸口顺气,想是有些气急。可其实天界传言对他多有赞赏,都说神农是个有骨气的,受了龙族欺压,便奋起抵抗。
只是这五方战火,究竟是因为苍梧执意退婚后神农逃婚所引发的,还是神农忍无可忍,决心与龙族决裂引起的,并无定论。
最后来衡山的是龙族的扶郁和屠缪,二皇子出了归墟禁闭,看着很有气势。我很有些怀疑他是不是来砸场子的,可意玄突然表情痛苦地拉住了我的胳膊。
意玄像是被架在火上炙烤一般,左手无力地揪住衣襟,如远山般的眉皱成了一团,双眸紧闭,脸色苍白,还未待说出什么话,嘴角竟然是溢出了丝丝血痕。
我慌了神,伸手扶住他趔趄将倾的身子,耳朵凑到他嘴边,方才听清他努力吐出的话:“回…北海。”
艰难无比地吐出这三个字后,他又“哇呜”一声,吐出了一大口鲜血。他的衣衫前襟同我的左袖口都被鲜血染红,那样的触目惊心。
我无心再上衡山观礼,拉着意玄匆匆向北飞去。
北海宫殿中空空荡荡,连一个扫洒的小仙童都没有,可我还是心有所感地寻到偏殿后那口灵气氤氲的汤泉。
水汽蒸腾,我刚将意玄放入汤泉之中,便感到他的灵息回来了一些。
我不眠不休地在他身边守了一个月,这一个月间,天地变化很大,可谓是天翻地覆。
在这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后,我请不到一十八天的药君,毕方来北海看过意玄一次,也是无计可施。
意玄像是在月光下沉睡了过去,气息平稳,呼吸绵长,却始终没有苏醒的迹象。守在他的旁边,我做了几个混沌的梦,总是梦见首尾相衔的两尾小蛇,在四海八荒间游荡。
听说衡山那日的大典进行得很是顺利,凤里澈成功以凡身登了顶,点燃了那口大鼎内的火种。
鼎内火种是重黎君多年寻访得来,几乎集齐了天下众火。只要凤里澈可以用自身灵根内的神火点燃火种,便证明,天下众火,十之七八,已入他手。由他继任衡山,便名正也言顺。
可我料想得不错,屠缪果真是来砸场子的。
他扬言凤里澈并未得到天下群火,早已不见踪迹的南明离火和失传的红莲业火,他尚未得到。再加上他尚未涅盘,涅盘之火也不在他手中。他未下幽冥,幽冥鬼火也并未得手。
屠缪发问:凤里澈有何颜面登君位?
在场众仙默然,他们本就是来看热闹顺便交换情报的,并不想掺和此事。最后,是重黎君和太子长琴力排众议,力保了凤里澈,让他顺利登了君位。
此事了结后,东方和北方出兵,拿下了天门连通之处,严防其他三方出入。可若是九重天和龙族来人,却给通行。
轩辕旧部全部涌向了中天,轩辕丘一时之间人满为患,涂山镜怕惹上麻烦,抢先一步回了青丘。
而九天之上的诸位仙官,也不管是否还在司职,全部抛下功名不要,瞒天过海,回了自家的仙山。
凰泠早知东方会生变故,衡山大典之后,就随神农回了南方。可刚刚飞升上神的凤启却说要外出游历,从此神隐,不肯再理政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