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谓朝中对此有何不满,问的其实还是赵桓的态度。

赵佶也知道他自己的行为有多过分,心里虚着呢!

只不过和赵桓的书信往来,让他放松了警惕。

毕竟赵桓书信之中除了对赵佶身体无微不至的关怀之外,还经常问政请教。

比如之前的改革军政,在下行文书发放下去,开始执行新的军政以后,赵桓就在信中和赵佶说了,并且询问他的看法,以及请教他怎么维持文武大臣之间的平衡。

一看到赵桓这么“依赖”自己,事无巨细的都要问自己,赵佶这就很有底气了。

也是因此,赵佶才选择要回来。

当然了,赵桓那是好听的话不要钱一样的往外说,实际上问完他就跟没听到一样。

找赵佶来教自己治理国家,就好像在问一头过年的猪,如何能够避免被杀。

李纲沉声说道:“朝中并无不满,陛下与臣等百官都知晓,太上皇此举乃是为了防止金贼截获消息,从而知晓太上皇行宫所在,此外并无他意。”

朝中上下对此肯定是颇有微词,甚至颇为不满。

可这话李纲显然不可能如实的说出来。

赵佶此人极其好面子,他匆忙逃跑,现在又狼狈回来,已经觉得丢了人了。

若是知晓朝中对他不满,只怕又不愿意过来了。

尤其是此时,赵佶还心虚,如同惊弓之鸟,已是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来之前赵桓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把太上皇迎接回来。

李纲肯定是想要完成赵桓的嘱托。

当然,李纲出于个人心中所想,也觉得应该把赵佶给迎接回来。

以如今的大宋,确实不适合让太上皇流落在外。

尤其是太上皇身边还有奸贼佞臣。

若是不把太上皇迎接回京,只怕在外,这些奸贼一定会鼓动太上皇做出危害大宋江山之举。

李纲也担心赵佶真的会在南方复辟,如果真如此分裂大宋,则大宋必亡。

尤其是赵佶身边还有蔡京,童贯等人。

就算短时间内赵佶没有这个意思,也架不住他们的鼓动。

赵佶听到李纲的回答,点了点头,这才放下心来。

看来是自己想多了,自己儿子还是蛮识大体的,懂得以孝为先,明白自己这个老父亲的“苦衷”。

既然赵桓没有存着要坑害自己的意思,那么赵佶也就没有什么好担忧的了。

至于皇位……只要权利抓在自己手中,皇帝亦或者太上皇又有什么不同呢?

大权握在自己手中,皇帝这个称呼和太子也并不会有什么分别。

赵佶已经想好了,只要赵桓不短了他的吃穿用度,不跟他争权,他就允许赵桓这个皇帝一直做下去。

正好,不用事无巨细的处理朝政,他还能抽出更多时间出去玩了呢!

以后出现什么差错,有锅赵桓这个皇帝背,有功劳的话,那就是他这个大权在握的太上皇英明决断。

赵佶心中越想越觉得满意。

李纲看到赵佶半天不说话,还以为赵佶心中仍有顾虑。

思索了下,李纲突然想到了什么,他从袖筒中掏出赵桓的诏书。

“臣差点忘记了,这有陛下诏书一封。”

李纲说道:“陛下感念随从太上皇身侧众人,保护陛下有功,特加封赏。”

“凡是随从太上皇巡幸东南的官吏,回到京城之时,均优加赏赐,以奖励护从之功,除了查证无误确实有罪之人,迫于公议已予贬官之外,其余官吏今后不得追究弹劾。”

这封诏书算是在杜绝跟随赵佶逃跑的这些官员心中的顾忌。

当然,也算是在宽慰赵佶的心。

你看看,我连跟着你跑的这些官吏都不计较,并且还给他们封赏,总不会还怀疑我想要对你出手吧?

赵佶对此倒是很满意,他觉得经过他多番试探,可以确定赵桓没有害他的心思了。

只不过,躲在屏风后面,一直在听着李纲和赵佶谈话的蔡京和童贯,二人却是脸色难看。

这个诏书什么意思?

也就是说,赵桓小儿仍旧要追究他俩是呗?

所有人都可以赦免,甚至还能拿到封赏,也不准其他人弹劾,更加不会追究他们南下的任何事。

就只有他俩这样备受公议的人,之前被下诏诛杀不说,回去以后还要再接受弹劾是吧?

其实上,之前赵桓刚刚登基的时候,的确是下令诛杀六贼,但那是朝堂之言。

对外的诏书,是斥责审问加上罢官而已。

毕竟六贼其中有三个,都还跟在太上皇身边,赵桓总不至于真的那么傻,在蔡京等人跟随太上皇在东南的时候,就下令诛杀他们。

如果真直接说诛杀的话,岂不是在逼迫蔡京等人造反?

当时赵桓只是诛杀了在京城的三贼,但也是经过查证审问,确定他们其罪当诛,这才诛杀的。

在赵佶和赵桓之间恢复书信往来以后,朝中的情况童贯和蔡京等人也是早就打听清楚了。

他们三个人也是被打为六贼之中,其余在京城的三个人都被诛杀了。

甚至就连蔡京的儿子都死了,他们比赵佶的心中更加忐忑惊恐。

虽然,蔡京的儿子并不是赵桓下令诛杀,而是被国师杀了,但他们觉得若是没有赵桓的授意,那郭京肯定不敢直接这么干。

总归这一笔账是要记在赵桓的头上。

越是靠近开封府,他们就越是担忧。

万一赵桓小儿执意要杀他们,他们又当如何?

幸好,他们还有依仗。

他们已经管不了赵桓想让他们死了,他们现在必须要保证太上皇赵佶不让他们死。

二人对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

一股默契的想法,在二人心中同时升起。

既然赵桓一定不会放过他们,那他们何不先下手为强?

只要赵桓死了,他们不就安全了?

既然已经到了水火不容,你死我活的地步,那必然是要“你死”“我活”。

蔡京对童贯点了点头,童贯踮着脚无声的退了下去。

既然有了主意,那么现在就要安排起来了。

他们跟在赵佶身边这么久,还能不了解的赵佶的心思?

都不需要赵佶明说,他们就明白。

李纲已经劝服赵佶了,他们马上就要回开封了,留给他们做准备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