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精明之羽檄起边庭 > 第3章 山谷破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后金人众出关后,崇山峻岭间狭窄的山路使队伍自然走成了长长的纵队,队伍中的掳民多被反绑双手,用绳子捆成一串,身上仅着一两件破衣烂衫,因为稍像样的衣服都让后金兵扒走了,他们在饥寒交迫中苦熬时间,在辱骂和鞭挞中艰难的挪动脚步,在绝望中祈祷上苍开眼。

有些还没放弃的人间或向两边山林张望,看守的阿哈仿佛能看穿他们心思似的,在休息时劝道:“南朝兵屁股都长板凳上了,只会坐在城头放铳!我大金劲旅马弓天下第一,哪会有人敢来救你们?你们就死了这条心认命吧!像我一样,乖乖地早日从龙!只要把主子伺候舒服了,就有百十亩地和一堆女人分,过的那真是神仙日子,而且再不用担心被人抢,反而是你们随大军去抢别人!你们好好寻思寻思别他妈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阿哈的话确实触动了一批人,有些及时转变态度的都解开了双手,更早的甚至拿起了鞭子代替主子抽打自己的同胞......他们觉得在关内伺候地主老爷官员和在关外伺候鞑子老爷没什么区别,头发是盘成发髻还是留条辫子也无所谓。既然不能反抗敌人,那么趁早归附它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至少能少遭罪甚至不遭罪了。反正到哪里不都是活着,换个环境兴许能强些。

人的主观意志在强大压力下转变之快,有时连自己都难以置信。有些人昨天还牙关紧咬目眦尽裂地怒视着残杀自己老小夺走自己妻子的匪徒,今天却想和匪徒们搭上关系,第三天就可能甘愿对匪徒甘心效犬马之劳!这残酷的天炉般的世道对人性的考验太过严苛,有的人交出的是让他内心、后人和多少代世人看了都感觉脊背发凉的黑得化不开的答卷。

掳民队伍中沉默的大多数选择了将仇恨深深地埋在心里,他们默默地硬挺、默默地咒骂、默默地挪动。支撑他们的只有活下去这一点欲望,或许,他们将一直沉默到死,直到将刻骨仇恨无奈地带入坟茔,期盼一生的正义也没有得到伸张......

如果现实总是这样,那历史就未免太可悲太让人绝望了!幸好人民似乎一成不变的懦弱卑微面孔后,一直深藏着勇气和理想......又或许,一个火星就足以引燃他们胸中积郁的冲天怒火,将那些不足他们两成的押送者----那些强盗凶手和降金从犯都烧成灰烬。

卢秦吴三将站在山巅隐蔽处观察,他们一直等到后金大队中段完全进入伏击区中间位置才下达攻击指令。看到狼烟升起,天雄军白杆兵护国军的健儿们以百人为一个单位冲向十数里长的后金纵列,后金兵们猝不及防,只得各自为战,然后毫无悬念地被局部人数和技战术都优于自己的对手击倒。

明军用短刀迅速割开绳索,告诉掳民往西逃。但是,从此刻开始,事态的发展就逐渐脱离了明军的控制,庞大的队伍起初只是逃走,渐渐的他们就敢跟着明军冲杀,后来就汇成一股股洪流主动冲向金兵,他们发出响彻云霄的呼喊,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斗志,干挺一帮金兵又冲向下一帮,有些被踩踏成肉泥的巴牙喇兵至死都不愿相信自己是被从来视为羔羊的羸弱之徒践踏而死!那人流如同铁水般肆意流动,沿途摧毁敢于阻挡它的一切的恐怖场面,让每个亲历者多年以后都记忆犹新。

待金兵不再具有威胁后,明军便取出背囊,将大车上的钱粮大把大把往里装。背囊是护国军在永平特意打造的,可装十来斤米粮,两侧缝制了结实的肩带,中间还有横绊,背着走山路还能空出双手,还特地用柴木灰和水煮过,兼具便携性和隐蔽性。部分背囊也被发给了群众。

没有背囊的群众充分发挥出了主观能动性,他们有的扛上一包东西就走,有的取下车上的布匹衣服做成包袱将银粮裹了就走,连金兵尸首上的衣物也被扒光,真是报应不爽!三将原计划将带不走的东西付之一炬,现在发现人们把不必带走的东西都席卷一空,干脆结束任务,向西撤退。百姓们也陆续跟着撤了。

当两头前导和断后的金兵杀到时,仅见群山上还剩些星星点点的人迹,他们不甘心地追了上去,可结果已如盆水倾覆于地,他们再也捞不回什么。不久后,夜幕也来帮倒忙,他们也只好就坡下驴,最后此事件以“营啸”上报,该负责的人都大大送了一口气。

四散回乡的百姓们有效地掩护了明军的撤退,三军甩掉尾巴在岚崮山这个预定的地点集结了起来,清点战利品后,他们发现有十八万两银子和十三万斤粮食,三人笑逐颜开,都说这回赚了。

高兴之余吴开先问战利品该如何处置?

秦良玉说:“交给朝廷吧!灾区太惨了,很多人还等着赈济。”

卢象升说:“秦将军宅心仁厚心系百姓让人感动。但是从咱们缴获的银米来看,民间是有不少物资的,但这些民间物资不可能自动转变为打击虏寇的力量,如果放归民间则迟早又被虏寇夺走。如今时世,是保住了军队则保住了国家,保住了国家才保住了人民。士卒要吃饭,有妻儿老小要养活,军饷是军队的重要稳定剂之一。我建议我们将此银作为军饷发放,此粮作为部队伙食,毕竟这三个月大家都很辛苦了。”听督师都这么说,秦吴二位都不是头脑冬烘之人,稍加思索便同意了。

时值天启十年二月十四日,这场明军的突袭因解救了数千民众而载入史册,发生这段战事的山谷原本无名,因经历者无不被那暴风烈火般的人群冲击场面所震撼,于是山谷得名风暴谷,此战亦被称为风暴谷破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