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土安继续小声宽慰。
“小九已经成年,他应该有自己的担当!他楚王朱文宝是大明九皇子,应该知道自己身为皇子的责任。”
“而且,朕从始至终没有下过圣旨,他若有心想回,他早就回了,朕更不会去阻拦他。他不回来,反而说明他有责任心,他对得起楚王这个称号。”
“难道小九名声不要了?”
“相信朕,朕自有安排,而且朕从未让你失望过。”
皇后上官静语气柔弱了不少。
就连称呼也不自觉的换成了‘我’。
“那小九儿也是怕你。要不你下发圣旨试试?召楚王朱文宝回京,你看小九儿敢不敢抗旨不遵,回不回来?”
“皇上,我只要小儿子,我只要他平安无事名声不受损。”
然后主动拿起一块点心,喂到朱土安嘴边。
然后,硬塞了进去。
“要不你让其他八位皇子去吧,他们整日除了在你眼前显摆,勾心斗角,哪有咱小九可爱实在。”
“你~这~”
朱土安算是发现了,皇后上官静就是不想和自己好好说话,已经开始胡搅蛮缠了。
不过,也明白皇后的内心。
朱土安无奈,拂袖准备离去。
离去前,朱土安神色认真,再一次沉声说道。
“朕至始至终未曾下旨,也不会下旨!。”
等到皇上朱土安离去。
皇后上官静顺手将那一盘点心收了起来。
上官柳上前。
“小姐,要不要我去凤阳县一趟?”
刚刚小姐与皇上的谈话,他也在一旁听着,他不懂里面的弯弯绕绕,但是他知道,快刀斩乱麻是什么意思。
所以,上官柳的意思很简单,自己是大宗师,凤阳县旋涡再大,他凭借手中的利剑也有能力带出小主子。
“不用去了,而且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去不去意义已经不大了。”
“太子还有小九,没有一个让本宫省心的。”
皇后上官静揉了揉发痛的额头,最近她确实太累了。
“都自以为翅膀硬了,想要飞,就不怕摔的粉身碎骨!都还不如勇儿,整天除了修炼没有别的事儿。”
关于勇儿毁宗灭派的事,皇后上官静已经选择性的遗忘了。
“小姐,那咱们就放任不管?”
“管?怎么管?今儿他朱土安过来,不就是变着法子告诉本宫,此事儿还是不要插手了。”
“小姐,这是为何?”
“柳叔,道理很简单。小九选择宿州,皇上肯定已经猜到了小九的想要引战的心思。”
“这不正是如了皇上的心愿。”
“十年前皇上还在想以宇文一家说事,但是中间出了岔子,失败了。”
“现在小九儿为皇上创造出这么好的机会,皇上会不利用吗?”
“答案显而易见,不会!皇上不会白白错失良机。”
“皇上,太子,二皇子,他们都明白,如今大明如日升天,盛世景象越来越重,他们都想、也都在找机会再一次削弱大黎王庭,甚至是灭国。”
上官柳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小主子只是随意为之,怎么牵扯如此之深。”
“随意为之,小九就不会选择肃州了。十年前我可是抱着他闯进了御书房,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当时的影响。”
“小主子若真是以自身引战,战场之上局势千变万化,胜则万事大吉,败则……”
上官柳没敢多说。
但上官静能听懂。
上官柳不愧是行伍出身,他更明白战争的多变性,不是说你强你就绝对能胜,强只是增加了胜率。
“小姐刚刚也说到了,小主子的名声。到时史册怎么记载?后人怎么评价?当今百姓怎么评价?文武百官又怎么评价?”
“所以本宫才说他翅膀硬了,就不怕摔的粉身碎骨。”
“小姐,刚才皇上不是说了未曾下旨吗?咱们不行派人,将小主子请回来”
“呵呵。”上官静无奈一声。“很难。先不说小九为何去凤阳县,仅凭刚刚皇上的表现,不难猜出皇上既想趁此机会摸清小九的底细,又想小九继续他的计划削弱大黎王庭。”
“也许在皇上的心中,他内心反而更倾向于小九儿能承担起楚王,尊为皇室尊为皇子的责任。”旋即,皇后上官静又苦笑一声。“整个大明,也许只有本宫才能看透他的目的吧,才会出言反对吧,呵呵。”
“而且柳叔,别忘了朝堂上有太子二皇子在前,皇上朱土安隐藏在最后面。小九肃州之行,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那小姐咱们找太子,劝劝太子,让太子出面,劝回小主子呢。”
“太子?”谁知上官静,继而苦笑一声。“柳叔,之前说过了,太子连夜赶回京都,就已经说明了,他认同小九的计划,对大黎王庭宣战。”
上官柳更加难以置信,要知道早朝结束,太子可是气鼓鼓离开的,他以为太子回来,是怕五皇子和二皇子等人趁机落井下石。
若真是太子认同,那置小九于何地。
“不信?”上官静揉揉头。“太子不是疼爱不宠爱小九,因为宠爱他才昼夜不停连夜回京。”
“是不是很矛盾?”
“呵呵。”皇后上官静自嘲一声。
“可一点也不矛盾。”
“为了亲情,太子可以宠小九上天,默默为小九做了多少事,甚至也可以连夜回京,不计后果闯承天殿。为了大明呢?不止太子,二皇子也都会支持小九的决定!否则朝堂之上小九去的地儿,不是肃州了,大明何其之大,哪个地方不能去。”
“这也是为何太子气,因为此事小九先斩后奏,因为太子何尝不希望去肃州的是他,去替小九背负一切。”
上官静叹息一声。
“太子最像他父亲,太子内心也想灭掉大黎王庭,或者说是但凡留着朱家血脉的人都想灭掉大黎王庭。”
“他们老朱家都是犟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