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也就是在元旦假期时,曾经送给沙志一本“人体艺术”杂志的邻居又送给他一本书,一本有关外国音乐的书。

当接过书的时候,沙志心想自己完全没有音乐细胞,又已经是大师兄了,而且几个月后就要参加高考,哪里还有时间看这种不知道什么人出版的不知道什么书。

但所谓“人体艺术”的杂志,确实是一本文艺类杂志,而且让沙志了解了一些关于素描与油画的知识,还是有不少收获。

更何况那位邻居已经在县城工作,平时很少能见到,于是虽然心存感激的收下了那本书,但心中暗自寻思不知道会什么时候去阅读。

沙志属于简谱认不全五线谱竖着也不认识的人,国内音乐不懂,国外音乐更是一窍不通。翻起来后,却有了欣喜的感觉。书里面有一些评论外国音乐作品的文章,虽然没有听过那些作品,也不是太好理解,但明显有助于提高欣赏水平。

偶然得来的书,偶然得来的东西,带着沙志走向完全未知的世界。

但书中有很多专有名词,有些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有时甚至影响到阅读。不过,爱屋及乌,在连蒙带猜地阅读过程中,沙志对那些神秘的专有名词也充满了好奇。

虽然书中没有标注外文拼写,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来自国外单词的直译。比如书中多处提到“索拿大”一词,从上下文来判断肯定是个名词,但汉语字典中查不出,也没办法猜出本意是什么,而即使有本英汉词典中也完全用不上。

尽管不是研究音乐的学生,更不是研究外国音乐的学生,但既然机缘巧合拿到了这样一本书,沙志还是想弄明白那个专业名词到底是什么意思。

自然,他立即想到了李夏云,坐在他前面的音乐专业考生。

既然李夏云是音乐专业生,说不定知道那个奇怪的“索拿大”是什么意思。放眼全班甚至全校,也可能只有李夏云才能破解那个神奇的密码。

李夏云,只有李夏云。

不过,即使是在经过教师办公室的时候,沙志也没有想着去找李夏云请教。

应该说沙志早已经认识李夏云,李夏云就坐在他的前面。尽管二人的座位间仅仅隔着一条小小的走廊,距离也只有几十公分,但小小的走廊就像一道深深的海峡横在那里。

虽然二人每天都会见面,从早到晚,从清晨到黑夜,从操场到教室,见面无数次但一直没有过任何交流。

可是,自从与陈小芳“认识”以后,世间的一切事情都将不再是难事,海峡再宽也可以横渡。

越过窄窄的海峡,已经在沙志拐进教室后门的时候一念而定。

就在走进教室刚刚坐下的几秒钟之后,就在沙志第一次主动与女生打招呼之后的几分钟之内,就在元旦假期返校这个下午的晚餐之前,沙志看了看前面座位上埋头学习的李夏云,没有犹豫地站起来,一步跨出去,紧走两步站到了李夏云的课桌右边,背对着李心刚向李夏云说:“请教一个问题,有个音乐类的单词被直译成‘索拿大’,能告诉我它的确切意思吗?”

一头乌黑长发的女生抬头看着站在身旁的小伙子,眼中似乎露出一丝诧异。但转瞬之间微笑了起来:“‘索拿大’?哪三个字?”

李夏云的同桌,活泼像个男生一样的胡霞通常要到上课时才会带着笑声冲进教室,此时的她根本不会在教室。

当然,不仅是开口之前的李夏云,正在座位上的李心刚、郭家宝都有点发愣,他们看着沙志和李夏云,完全想像不到此刻的沙志已经进入了人生新阶段。

所有的事情都会有一个开始,只要勇敢地打开一扇门,其它相关的门也会次第打开。

沙志开始向李夏云具体介绍单词的出处,以及为什么想了解。就在李心刚、郭家宝人惊诧与羡慕的目光中,沙志侃侃而谈。

邻居送给了他一本神奇的书,神奇的书中还有一个奇怪的名词,而奇怪的名词则带来了人生新历程。

李夏云本是一个开朗的女孩,起初只是有点意外,跟着就完全进入了正常步调。

但是很遗憾,李夏云并不知道‘索拿大’的意思,不过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生也来了兴趣。她开始分析那个奇怪的单词是直译还是意译,是从英文还是从法文而来,会是什么意思。

虽然她的分析不能说有太多的理由,但沙志却认真地听着,反正不知道该单词的具体意思,专业人士的话肯定比他瞎猜要强。

自此,沙志和李夏云二人有空就会聊聊音乐方面的知识,当然沙志属于小学生,李夏云属于老师。

虽然“索拿大”那个单词的准确意思依然不清楚,但二人倒很快热络起来。虽然一帮大侠们非常惊讶,但惊讶也好诧异也好奇怪也好,大侠们也与李夏云熟悉了起来,更不用说活泼的胡霞。

次日上午大课间休息时,沙志去总务处买饭票。总务处的办公地方隔着梧桐路正对着二食堂。

不知道什么原因,这学期父亲没有让沙志去粮管站转粮食关系到学校,而是让他带粮票去学校。

就在他准备将粮票和钞票递进窗口的时候,一个与他个头差不多穿着蓝色皮夹克头发有点卷的小伙子走了过来,睁着一双有着长长睫毛的眼睛冲着他微笑。

小伙子虽然皮肤黝黑脸膛也黝黑,但明显是一种非常健康的颜色。迎着对方的微笑,沙志不由得嘴角也微微上翘。

见到沙志微笑,小伙子开口说:“我可以用米换你的粮票吗?”说话时伸手指了指沙志手中的粮票,然后回头用目光示意着身旁地下蛇皮袋中的大米。

沙志迟疑了一下,但马上明白了小伙子的意思,对方想留点粮票。毕竟粮票携带起来方便,尤其是他手中拿的是全国粮票。

反正是要花出去,做个顺水人情有何不可,何况人家还是个帅帅的小伙子,于是爽快地说:“没问题,怎么办都行。”同时收回了伸出去的手。

“谢谢你,”小伙子高兴地问,“你是哪个班的?”

“高三文科班的,你呢?”

“文复班的。刚看见你就觉得很面熟,我们会不会在哪里见过,你是哪里人?”小伙子边说边将那袋米提到房间里的地秤上去称重量。

“见过我?我是穆城人,你是哪里人?”沙志也跟着走了进去。小伙子一头卷发不知道是烫出来的还是自来卷,但配着那黝黑健康的皮肤显得英气勃发。

高三刚开学时他对复读生还有些轻视,现在早放弃那种观点。看着眼前的小伙子,不知道为什么,他也有种不知道在哪见过的感觉。不是在学校见过,而是很久以前就见过的感觉。

“武城的,我叫周浩然。”当负责办手续的教工称完大米报出四十二斤后,小伙子简单说了一声,回头对沙志说,“换二十斤粮票好吗?”

“没问题。我叫沙志,这四十斤粮票给你,钱也给你,你帮我买。”沙志愉快地回答,伸手把粮票和钞票递给周浩然,示意对方一起办购买饭菜票手续。因为办手续的教工正站在周浩然前面,沙志也没有客气。

“你家是街上的,这么多粮票?”周浩然看看沙志,跟着一双有着长长睫毛的眼睛落到了手中的粮票上。

“小镇上的,可能我父亲比较节约。”沙志并不知道父亲从哪里来的粮票,在凭想像说。

“哦。”在等待办手续的时候,周浩然回头微微一笑,眼眸里闪着灵动的光,似乎想说什么但是没有说,跟着又把头转了回去。

沙志站在旁边,只是静静地看着周浩然卷卷的头发。当周浩然终于办好手续,转过身把属于沙志的饭菜票递过来,依旧是微笑,“你数数。”

沙志没有数,捏着一摞饭票问:“这么一大袋米,运过来很不容易吧?”

“还好,幸亏不是背来的。”周浩然仔细看着手里的粮票说。他只买了十二斤饭票,留下三十斤粮票。

“你们学习紧张吗?我看你们平时好像都在教室里,很少出来,都非常认真。”沙志问。他知道农村家庭很少有粮票,见到周浩然比先前说的多留下了十斤粮票并没有问。

“倒也没那么紧张。不过既然选择来了这里,大多数同学还是很用功。”周浩然放好粮票和饭菜票后开始折叠蛇皮袋,跟着抬起头说,“你们怎么样,课程进展到了哪里?”边说边朝屋檐外停着的自行车走去。

“这学期的语文教材已经学完,目前主要是背诵后面的古文;英语,还在上新课,但快要结束了;数学,已经开始讲最后一章;历史,......”

“我们没有新课,全部是复习。历史、地理、政治,与你们是同一个老师,估计课程进展差不多。一会儿第三节课要开始了,我们以后聊。”周浩然扭头打断了正一五一十介绍情况的沙志,微笑着骑上车走了。

虽然之前知道有个大胡子和高个子,但这个周浩然才是沙志真正认识的第一个文复班学生。

好不容易认识一个,沙志心中满怀欣喜,正想问些问题,尤其是文复班如何进行学习的问题,哪里还会想到还要上第三节课,但是周浩然已经带着微笑匆匆地离开了。

沙志独自站在走廊上,望着周浩然的背影消失在杉树路上,只好无奈地摇摇头。

摇头之际,却想起自己终于认识了一个对面宿舍的人,虽然没来得及聊几句,但宿舍同在梧桐路两旁,总会有再相遇的时候,于是心中高兴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