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事不宜迟,王凝之当即便写了一封举荐信,推荐王涣之任富春县令,谢泉茂为主薄。

将信放入竹简,送往驿站的路上,王凝之邀请王涣之和谢泉茂喝一筒蜜茶,听说是罗氏店里的招牌。

小店距离郡府很近,王凝之向小二问了问价格,五文钱一筒,平常百姓是消费不起的。

三人喝过蜜茶,送罢荐信,走进这条郡城最繁华的街市,映入眼帘的是车水马龙、摩肩接踵。

热闹之极,整个城中灯火辉煌,子时依有店铺开业,路面上的零零散散行人不断。

谢泉茂提议转一转钱唐的街市,看其是否还有改进的地方,这也是官员的本值工作了。

顺带王凝之和王涣之两个外地人,好好看一遍钱唐,谢泉茂对钱唐近半年的改变惊讶无比,简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谢泉茂身穿蓝色常袍,手中拿着蜜茶,一双清澈的眸子看向王凝之两人,笑道:“使君,行舟(王涣之),自从今年元辰和元宵两个大节日之后,城中的人口进行了两次巨增,百姓们频繁进城,初步计算,每天大约有五千多名的农民进城,这还不算城中原有的两千户百姓。”

千万不要小瞧这两千户百姓,因为古代是农耕时代,工商业发展水平低,百姓们普遍生活在农村。

像目前中国的最大都市,建康城也不过五万多户,大约二三十多万人,像钱唐的两千户,一万多人口,已经算是顶尖的了,也就是后世的大唐长安城,能够达到百万人口的规模。

公元351年这个时期的中国,总人口大约三千万,到了东晋后期,南方人口1700万,北方1100多万,这是目前比较客观的数据。

谢泉茂继续说道:“北方的那些商人们好像是嗅到了商机,加上我们实行的商税政策,商人们纷沓而至,开设了商铺,从北方带来了金银和马匹贩卖,使钱唐愈发繁荣,两位刚刚来到半个月,有些东西没有见识过,这次有时间,可以一观。”

确实,王凝之和王涣之只是在郡府这一条街上,或是在城北大营,并没有见识过整个钱唐郡城。

现在的钱唐,比之东晋数一数二的会稽、吴兴等郡城,可以说是有过之而不及了。

王凝之清楚自己治下郡城的变化,但确实没有好好逛一逛过,便答应了下来。

谢泉茂道:“使君,乘车还是步行?”

“自是步行。走吧,先去南面的街市,围绕郡城转一圈止。”王凝之一身粗布白衣,眸子湛然,快步向南走去。

谢泉茂、王涣之紧接跟上,三人穿过了几条街市,瓦片平房建筑,有粮米铺子,茶馆店,布料店等。

摆摊小贩有卖食物的,卖蔬菜肉类的,也有卖手工品的,如编织的箩筐,制作的农用工具。

一刻后,王凝之一行来到了南城的边缘,在这里,已经可以看到城墙,其上有几名守城官吏似乎在聊着什么。

转眼间,王凝之来到了一处人群聚集之地,外面是一群衣着华贵之人,互相竞价,应该是在争强什么。

见此,王凝之虽然看不清楚里面是什么,但也猜到了几分,应是一个小型拍卖场。

不过,这场景也不太像啊,谁家的拍卖场会在这种脏乱之地,难道拍卖的是马匹之类的生畜?

确乎有可能,王凝之看向身边的谢泉茂,问起这是什么地方,奇怪,奇怪。

谢泉茂笑了笑,看了一眼前方热闹的人群,说道:“使君,这处地方,乃是贩奴之地,这些人通过北方过来牙郎,买一些奴婢回去。”

奴婢二字,并非只是女仆,同样也指男仆。

王凝之微微点头,这种事情,他后世有所耳闻,封建朝代,没有一个不贩奴的。

“子源,我要向你请教一下,你是钱唐人,我初来乍到不过四个月,对钱唐的各种事情没有你清楚,关于这贩奴之事,可否从头到尾给我讲一讲。”王凝之说罢,目光缓缓看向贩奴的地方。

谢泉茂道:“钱唐贩奴之地,说来话长了,自从汉末以来,这地方便已经存在了,并且一直是官府指定的牙市。”

“现在,随着商人的增多,他们从北方运来一批一批的胡人,有鲜卑、氐、羯、高句丽、百济人,也有西域的龟兹、月氏和大宛国人,总之只要有金子,他们都能搞到。”

王涣之不解道:“通常买奴婢都是下人或亲信来,此处为何都是锦衣玉袍之人?”

谢泉茂指了指那一小撮布衣百姓,说道:“当一个东西足够好,自然就有贵族来了,这里还有一批富裕的百姓,他们也是来买奴婢的。”

王凝之望着前方的牙市,里面似乎还有一条深长、灰暗的街巷,便问道:“子源,前面的一整条街,还是牙市吗?”

谢泉茂点头道:“是的,但街市的深处,多是一些残次品,如手脚不利的昆仑奴。”

“昆仑奴?”

“使君可能不知,所谓昆仑奴,即是口齿鲜白,面体异黑若漆的瓮人。”谢泉茂正经的回答道。

闻言,王凝之微微点头,他听说过会稽王司马昱的府邸就有昆仑奴,名曰李陵容,她生下了东晋第九位皇帝司马曜。

不过,这是10年后的事情了,关于东晋“鼎鼎大名”的孝武帝司马曜,不知会不会有蝴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