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明空心语 > 九、有斐君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诗云:“邦畿千里,惟民所止。”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僩兮者,恂栗也。赫兮喧兮者,威仪也。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诗云: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这句话直接翻译的意思是,在京城周围方圆千里的范围之内,皆是百姓安居之地。对于修行而言,它是一个比喻。邦畿,就是京城,代表了我们生命修行的核心,即我们的心。邦畿千里,其实就是指我们生命所及的一切时空。维民所止,民,在观心修行中,它指的是念头。在我们生命所及的一切时空,皆是念头生灭之地。维民所止,“止”,含有“止、定、静、安”的意思,即“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心于何处安?在观心修行中,在每一个生命的当下,念念止妄,念念归真,心于当下止,当下定,当下静,当下安。我们这样的解读并不一定符合诗经中这句话的本意,也不一定符合这句话在《大学》中的本意,但我们可以借着这样的语言进行引申,体悟其中所隐含的意义,作为观心修行的借鉴。儒家的修行是生活化的,它体现在人的言行之中。所有的言行、修行归到核心就是格物致知,而格物致知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内心念头的观照,对内心动机的警觉,对自心本性的体悟。所以说观心修行,特别是在修行的初期,就是要在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当下去观照自己的心。

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意思是山林间的小鸟也知道选择一个安全的角落作为它的巢穴。那么远比小鸟更加灵明智慧的人类,更应该明白何处才是安心之所。所以下面一句说,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子曰,这个子就是孔子,曾子引用孔子的教导——对于止,一定要知其所止。一个山中的小鸟尚且知道止于何处,安于何处,人怎么能够还不如鸟呢?作为儒家的修行者,作为大学之道的修行者,就要明白止于何处,也就是止于大学之道,止于明明德,止于亲民,止于至善。整个大学之道的修行,一直就定在明明德和亲民的修行上面。当一个修行者能够将自己的全部生命都用于明明德和亲民的修行时,这才是真正的安身立命之处。当一个人能够这样去做的时候,就叫做知其所止。

诗云,“穆穆文王,於缉熙敬止。”穆穆,形容文王的德行非常的深广、庄严。缉,有相续、继续之意,也代表始终如一的践行。熙,光明之意。敬,就是诚敬。熙敬,就是光明诚敬。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德行深广的文王,始终如一地践行圣贤之道,光明诚敬,止于圣贤之道,止于光明诚敬。

“为人君,止於仁。为人臣,止於敬。为人子,止於孝。为人父,止於慈。与国人交,止於信”。儒家的修行有一个非常显着的特点,就是儒家它所倡导的精神,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这是与其他宗教教派所不同的地方。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文章,是对于世界上三大主流文明的一种分析。文章中说,古希腊文明主要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华夏文明研究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以佛教为代表的印度文明,研究的是人与自身的关系。这种分析还是很有道理的。在儒家的经典中,所有用于表述儒家核心精神的教导,主要都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包括这里说的仁、敬、孝、慈、信,说的都是在处理不同的人与人的关系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道德规范和道德精神。但同时我们也要明白,不管是仁还是敬还是孝还是慈还是信,其实都是自性本心之明德在人际关系上的体现。也就是说“明德”为“体”,在人际关系上的体现为“用”,仁敬孝慈信,都是自性本心光明性德的作用,都是其功德智慧妙用的展现。

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

这是一个非常有诗意的画面。翻译成现代文,意思为,看那淇水弯弯的岸边,嫩绿的竹子郁郁葱葱,有一位文质彬彬的君子,在静静地禅坐修行。他矢志不渝地追求大道真理,其深入参悟研究的精神,就像加工骨器,不断地反复切磋,修炼自己的意志和品格,如打磨美玉一般,反复地进行琢磨。他庄重而开朗,光明而庄严,这样的一位与天地合一充盈着浩然之气和仙风道骨的温文尔雅的君子,真是令人难忘啊!

这里面有几个词,切、磋、琢、磨。这些都是在古代加工不同器具时候所分别用的词,加工兽骨称为切,加工象牙称为磋,加工玉称为琢,加工石器称为磨。诗文中用切磋琢磨来代表修行者修身明德的态度和功夫。切磋琢磨,体现了在追寻大学之道的过程中,修行者非常深入切实的耐心、恒心、毅力以及非常精进的修行。

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即追求大道之学的这样的一种态度。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对于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这种内修的工夫,要像打磨玉石、雕琢象牙、加工骨器一样深入用心,且有毅力、有恒心。

瑟兮僩兮者,恂栗也。恂栗,即敬畏之心、谨慎之心。恂栗,带有一种内心的戒惧、恐惧。这种恐惧是指唯恐自己的身口意的言行违背了大学之道,违背了圣贤之道的修行。所以说君子常保敬畏之心。在佛家的修行中也有一句话叫做“不怕念起,唯恐觉迟”,即是说时时刻刻要警觉自心,当发现自己心中起了念头,要能够及时地觉察到念头的动机,为善去恶,时时刻刻去修正自己的念头。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当一个修行者在经过了长期修行,特别是将自己的自性本心的光明性德显发出来之后,就会带有一种清静而庄严、肃穆而安详的威仪。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当一个修行者在明明德的修行以及亲民的修行,都达到了盛德至善的境界——所谓盛德至善的境界,就是他的这种光明性德不仅在他自身的修行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体现,而且将它应用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广大领域和范围——这样的修行者对于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影响非常的深远,其德行能够长远的造福于天下百姓,所以“民之不能忘也”,人民都不会忘记他。

诗云,於戏!前王不忘。盛德至善的君王、圣贤等先辈们,真是令人难忘啊!为什么人们对他们念念不忘呢?因为“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这些盛德至善的君王——这里的君王其实已经是与道合一的圣人——这样帝王明君,对于君子能够尊重其贤德,重用其才能,而对于一般的臣民也能够尊重并满足其追求世俗利益世间幸福的愿望。在儒家的语言体系中,“君子”是指追求大学之道圣贤之道的人,而“小人”则与君子相对,是指在世俗生活中追求世俗利益世间幸福的人。“小人”,是指其境界、胸怀、追求比较小,所以相对于追求大道真理追求内圣外王的君子,被称为小人。盛德至善的君王——已经达到了内圣外王至高境界的圣人,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都能够蒙受到圣人的厚德之益,所以说即使这样的圣人离开了人间,整个社会还是忘不了他。这是其中的一种解释。还有一种说法,“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代表了追寻大学之道的修行者,以盛德至善的圣贤先辈为榜样,效法他们的明德修身的精神,效法他们亲民利众的精神,像这些圣人一样去进行明明德的修行和亲民的修行。“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小人”虽然不追求大学之道,只追求个人利益,但同样可以从圣人的厚德之中获得利益。所以不管是君子还是小人,圣人的厚德都可以利益他们。正如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言,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故几于道也。与道合一的圣人就是这样,其盛德至善的功德事业,对于各种不同层次的人,都能够使其获益。所以这样的圣人,将永远被人们铭记,被历史铭记,没世而不忘。

总体而言,对于今天的内容,首先是作为修行者要能够“知止”,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将自己的身心集中到大学之道的修行上。然后效法先辈圣贤,心怀敬畏,精进修行,致力于了悟天地大道和生命的真相,让深藏在自己生命深处的自性智慧光明显发出来,化为鲜活的智慧和无私利众的行为,应用到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成就大学之道、圣贤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