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杨家故乡在很远的地方 > 第233章 《台江私塾各自备战,杨家挑灯连夜商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3章 《台江私塾各自备战,杨家挑灯连夜商议》

以三角胡子为首的联合签名的先生们,本来想着针对的只是李可娥。没想到官府早就想整治教育这块,只是一时无法介入,这次刚好有人告状,故而借此机会清理在民家办的私塾垃圾。

知府大人又听说李可娥母子住在宁家巷子,宁家三婶婆家就属于台江区。本区私塾先生有四五十人,全部被官府叫到衙门大厅训话,明天在擂台上接受考试,当然考核的也是初级五岁至十二岁的小学生科目。当时条件差,旧福州市民文化匮乏。

公堂上主持比赛,得民心。做到公正、公开、公平,以后不会出现混乱拉人头,打架斗殴。这样子一来,就变成了省城女子学堂联合台江区衙门,一起清理冒牌私塾先生的整顿工作。

省城女子学校和私塾先生不但没有冲突,反而互利共赢。因为女子学堂的学生,都是从私塾底层选拔上来的优等女生,所以,女子学堂这边也支持这项比赛,揪出那些浑水摸鱼的、无才无学的假先生。有才华者,可领取衙门合格证,无才无德不合格的,坚决取缔招牌,也就是被衙门封杀。

李可娥出了衙门,街坊邻居就问:“李先生,明天我家孩子还去三婶婆家听课吗?”

“对不起,暂时停一下吧!我也不知道,你们把小孩交给我教育,这是是对还是错的事。总之大家可以自由评论,如果是我错了,你们就把孩子领到别的地方去玩。”李可娥非常得体的回答。

“你做先生的没错,是我们太穷请不起私塾到家,也没有条件把小孩送到别家私塾去,正因为你杨家待人诚恳善良,一颗青菜,一根萝卜,小孩也可以听课,你们杨家住在这条巷子里,是我们这条巷子里穷苦人的福气。”左邻右舍还是按实事说话。

也有人这样质疑:“看来三婶婆家要关门倒闭了!叫10岁的小孩当先生,听过去都是骗人的。别人家私塾先生都是有身份,有经验,都是年长的人。”

“是啊,这家乡巴佬,没米下锅,就来城里骗这些小孩一颗菜,一个瓜,想起来就羞耻,感觉恶心!”

李可娥从这些人的嘴脸前路过,也不理不睬他们,随他们说去。

母亲道出考试题,女儿低眉思浅笑。这就是杨家女儿的一种自信,也是明白这一场擂台比赛的胜算把握。

当然,杨家三母子在他乡,是很孤立无援的,一切都要靠自己面对,一切都要靠自己的真本事迎来掌声。

提起衙门公堂,倒是没有太多地责备杨家在宁家三婶婆旧屋开设门馆的事。问题是去年母子三人,画像举牌,寻找亲人几个月,半个福州城都知道此事,这样才把杨家人视为“乞丐之家”。

想不到过完年变成了有文化的组合,大人小孩识字断文,会写会读,还敢大张旗鼓地招生,当起私塾馆教员了,简直不可思议。

他们觉得荒唐,杨家又引得同行不满,他们便联名状纸告进衙门。聚众当地人强烈抗议,要求公所出面拨户打砸,禁止学生登门求学。

而台江区衙门公办人早有耳闻,并知道杨家开私塾馆没有按常规收学费,没有强迫填写“关书”,搞“修金”银两,只是随便给几个食物和蔬菜,不构成危害社会,误人子弟之罪。

那么总有一些人从中作梗,挑拨是非,故意制造纠纷案件审理,达到他人自私目的。

隔壁邻居,弹棉花的许老伯很着急的,在门口等了许久,看到李可娥从巷子口走过来,非常迫切的问道:“李老师,衙门为难你没有?这个私塾还可以办下去吗?但愿天地保佑杨家人平平安安,把这个私塾办好办下去,我家阿宝刚刚这段时间念书有起色,有兴趣,刚刚家里风水转过来。唉!我阿宝今天没有书念都哭起来了,”李可娥回应说:“师傅,一切随缘吧!”

李可娥被衙门训话后走回家里,已是黄昏垂暮,左邻右舍灶台生火,炊烟袅袅的时候了。等待家中的孩子们和三婶婆,已经把锅里的稀饭,按每人一小碗分好,正盼着主人回来一起上桌。

李可娥进门没有过多的悲伤,因为她要顾及一家人的感受,特别是三婶婆在场,她虽然是古稀之年,可神智是清醒的。

三婶婆知道客厅那块门板被人扛走后,就意味着什么了,果然小孩们一天不来上学,锅里就不会再见添加蔬菜瓜果,那么粥只有白粥,生活又回到了从前。

所以李可娥吃饭时,还是会和三婶婆聊聊天,说说些尽量舒坦的话题,而三婶婆心里也明白杨家大少奶奶的意图,她不想让自己分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