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对进一步对孩子们解读说人性的暗处:“这个年轻人和那个中年人是一伙的,他想把狗拴这边帮我们看店门,然后吃锅边不要钱,过几天我们还要给他钱。因为他的狗帮我们守夜要算工钱的?”李可娥讲解给孩子们听。
“那么,中年人为什么那么阔气,丢一块银元在这边呢?”杨柳疑惑地问妈妈。
“他是炫富,证明他买得起这条狗!他俩是一伙的,在套我们,想我们把狗买下来,或者留下来!”
过了几天,又有一个穿长衫的老者过来,吃早餐时,他从长衫里头滑了一只母鸡下来,那天下雨比较冷,母鸡没跑路,这时一妇女追进来问:“有没有看到鸡,今天这头母鸡要生蛋了。”
只见老者马上蹲下去,用长衫盖住了母鸡。妇女见店铺里没人应她,也没听到鸡叫,就出去了。
然后老者把鸡移到桌子底下,坐下来吃锅边了。吃完锅边付完钱,他又马上抓起母鸡就走。
过了一下子,找鸡那个妇女又进来,说有人告诉她鸡跑到锅边店里来了。粗口大骂道:“鸡藏起来了!今天不交出来,我到衙门去告你,店就要关门!”
李可娥听到后二话不说,叫杨浩把牌子又挂了出去:“本店转让,回乡下!”
妇女看到这个牌子,不吭声地回家去了。
原来穿长衫的老者,就是这个妇女的父亲。他把母鸡从家里带出来,来到店里吃锅边糊,故意弄得一地鸡毛,然后让女儿进来好敲竹杠。
很多老板怕坏了名声,毁了店铺的信誉。都是赶快拿一点银子堵住她的嘴巴,就当破财消灾。
可李可娥对孩子们说:“人穷有四个特征:懒,拖延,自作聪明,不节约不节俭,都是没有出息的人。”
自古以来,人们都爱说一个成语,叫“机缘巧合”。意思是意外获得机会、姻缘,事情非常的凑巧。那么,今天这个成语用在这家锅边糊店,真的是再恰当不过了。
四年前,也是这样子的一个秋天,杨景在15岁那年来过这里,也是在榕城,他落难时,帮这家锅边糊店挑过水。也是这样子的凌晨四点,他打赤脚,提着马灯,到这口石板条古井打过水。
说起打井水,闽北农村人很少见,因为大山里泉水充足,或者挑的是溪水。那么打井水,是有技巧的,是用长长的绳子系着一个木桶丢下几米深的井底,然后再用巧妙的动作摇摆绳子,方可把水打进水桶里。
当时,杨景掌握不了要领,整个身子扑在井边上,绳子摇了半个小时,搞得满头大汗,一滴水都没有打上来,就遭到了来挑水的少男少女们的嘲笑。然后,是锅边店老板娘的女儿陈玉香赶到后,教会了杨景打水。
事隔四年过去了,今天,轮到十二岁的杨浩去,他也是打赤脚,也是提着马灯过来挑水。他也是用同样的方法扑在井边上,重蹈覆辙,后来也是通过小伙伴们的指导,才掌握了打水的技巧。
这家锅边糊门面,转盘到李可娥手上已经是第三代了。它的前身是陈玉香母女开的,当初挂牌叫“依姆锅边”,也就是三年前杨景挑水换锅边吃的店铺,然后转给了阿婆老夫妇,起名叫“阿婆锅边”。现在由于阿婆老夫妇告老还乡,才盘给了刘曼,改为“外婆锅边馆”,由李可娥母子三人经营。
外婆锅边店虽然是小,但它也是一个生意。所以说不能随意照看一下就不管了,而是要尽全力精心经营。要精打细算,要做到挽留顾客的心,留下回头客。
福州锅边鼎是以“三鲜”为主,李可娥改为了闽北口味,食材有:芹菜,蒜,香菇、木耳切丝等,再放点佐料虾油,这样一来,不但成本低,味道可口,与福州口味相比,毫不逊色。真正做到了色、香、味俱全,受到了很多顾客的青睐。
无论是来三坊七巷的过客,还是本街的居民,李可娥都是一视同仁,待客视为亲人,保质保量给顾客,让顾客满意吃饱,吃出好味。
这三四年来,自己也穷过,苦过,肚子空过。凡有上门来的乞丐,残疾儿童,孤寡老人,李可娥都会笑嘻嘻地打上一碗递给他们。
由于待人热情、厚道、本分。顾客若有物件和钱财遗忘在店里,李可娥拾起便好生保管,等待失主回来后又如数交还。所以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可以说早餐午餐,爆朋满客,远方街头巷尾的市民也会特意过来尝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