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国在夏季经历大水之后都趋于平静。

宋国虽然损失要比魏国要小,但是建康城被淹让刘义隆心中不悦。

虽然将那些罪魁祸首就地正法,但是依旧无法排除心中的郁闷。

刘义隆决定趁着这个机会回建康巡查一番。

三日后的大朝,刘义隆在众臣奏报完毕后道:“朕虽然贵为皇帝,但不能将自己封闭在洛阳,朕决定巡幸长安,关中作为我大宋的最为重要的地方,不可有丝毫闪失。”

“陛下,身为天子当以社稷为重。”

“朕知道,朕这不就是以社稷为重吗,如今刚刚入秋,正好看看今年关中收成如何。”

“陛下英明。”

众大臣知道无法改变,还不如顺着皇帝为好。

“这次朕去关中,朝中之事就交给齐王和楚王,由他二人会同徐羡之、王昙首、王华处理朝政,吴王、鲁王、秦王、徐麟、傅亮、孔宁子随朕出巡,柳元景带五千青龙卫负责护卫”

“臣等遵旨。”

当夜,跟随刘义隆出巡的官员来到御书房。

“各位,朕此次虽说是要出巡关中,但是真正的目的就是要看看各地百姓的生活如何?”

徐麟道:“陛下莫非要微服出巡,我等只是幌子。”

傅亮道:“陛下不可,这样太过危险。”

柳元景也道:“陛下,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还望陛下三思。”

“卿等多虑了,朕不会自己去的,鲁王负责抛头露面,朕带着吴王和秦王,不会有事的,难道你们忘了,朕可是武将出身,虽然朕已经许久没有上战场了,但是朕的武艺可没有落下。”

众人知道无法再劝,傅亮和徐麟对视一眼,傅亮道:“陛下,大队交给鲁王殿下和臣,徐大人必须跟随陛下。”

刘义隆想想没有问题就答应下来,徐麟足智多谋,有他在也能出谋划策。

“嗯,此事就这么办,不过朕让你们来不只说这些,你们也知道,徐卿此次去建康可是查出很多贪官,这让朕心忧不已,所以朕才会走出洛阳去看看。”

徐麟道:“陛下,臣认为当走到百姓之中,只有那样才能了解各地的官员。”

“徐卿是有什么打算吧?”

“臣还没有想好”

“行,那就边走边想。”

“臣遵旨。”

“好了,都回去准备,三日后大队启程,出函谷关后我们脱离大队单独前往渭南。”

“诺。”

三日后,刘义隆率五千青龙卫出洛阳开始出巡。

大队到达函谷关。

“陛下保重,臣等在长安恭迎陛下。”

“嗯,你们要慢慢得走,不要着急,就当出来散心了。”

“诺。”

刘义隆带着刘义恭、刘义季、徐麟以及五名虎卫军校尉离开函谷关向潼关前进。

五名虎卫军是傅亮特意劝说下刘义隆才答应带着。

这五名虎卫军校尉身手不凡,必要时可以亮明身份,虎卫军是宋军精锐,地位超然。

他们一路西进,很快便临近潼关,刘义隆想起当初自己率军攻打潼关。

当初潼关还在夏国手中,当初是沈庆之突袭武关才打破关中,否则强攻潼关将损失惨重。

潼关如今更加巍峨,刘义隆可是将长安置于洛阳之上,要不是如今关中尚未恢复,否则早就迁到长安了。

当初迁都只完成了一半,洛阳只是临时都城,长安才是宋国的都城。

长乐未央两宫已经有专人负责,长安城也修缮完毕,不少朝中大臣在长安都有府邸,迁都以后直接就可以过去居住。

刘义隆想到很多描写潼关的诗,有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潼关作为关中重要关隘,见证了无数王朝兴衰,但真正苦的只有百姓,这就是所谓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刘义隆这次就是要看看自己治下百姓如何,虽然他做不到面面俱到,但是能让百姓有富足的生活就不容易了。

一行人越过潼关向渭南前进,大队此时才出函谷,刘义宣尚年轻,刘义隆安排傅亮跟着他,也有历练他的意思。

这次大队中还有一人,是他自己非要去长安看看的,谢灵运,他打算去长安见证一下长乐未央,毕竟《晋书》中很多大事都发生在长安。

先说刘义隆一行,在进去渭南之后发现渭南的变化。

道路两旁的田间有很多百姓在劳作,很快就要秋收了。

刘义隆特意来到一处百姓聚集的地方。

走过去看到百姓们正在兴高采烈的讨论着什么。

“几位乡亲,在下看你们这么欣喜有些疑惑?”

其中一个中年汉子道:“先生应该是读书人吧?”

刘义隆穿着并不张扬,但是气质出众,加上长年练武,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此人必然不是普通人。

“在下读过几年书。”

“先生看那边,”中年人指着远处的田地,“马上就要收获了,今年收成不错,交了赋税,每家都会有不少余粮。”

“哦,那真是可喜可贺啊。”

“是啊,这要是以前可不敢想,自从皇帝陛下进去关中,我们关中就变样了,而且是变得好了,如今生活可是以前做梦都想不到的。”

刘义隆身后的刘义恭和刘义季听到这对刘义隆佩服得五体投地。

父皇征战半生,打下一片基业,如今这片基业已经被三哥刘义隆发扬光大了,他们也跟着沾光,谁让他们是刘义隆的弟弟呢。

告别几个百姓,一行人继续上路。

“你们二人要记住,不论什么时候,百姓才是最重要的,没有百姓,我大宋不就成了空壳了吗?”

“我等记住了。”

旁边的徐麟心中不平,他自从凉州追随刘义隆以来,刘义隆一直对待百姓极为仁慈。

“陛下,以臣想来,昭烈皇帝当初的仁慈也比不过陛下啊。”

“徐卿谬赞了,朕何德何能和昭烈皇帝相比啊,昭烈皇帝仁德之名传于后世,朕当以他为榜样,再说昭烈皇帝也是我刘氏一脉。”

徐麟听得出来,刘义隆对于刘备极为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