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没错,两个人此前其实是见过的。
去年,在盛京,04号歼8c原型机试飞的现场。
常浩南的长相没有太多特点,至少没到让人看过一眼就忘不掉的程度。
但在此情此景之下,他的年龄就是最大的特点。
实际上,今天具体什么人能上哪辆车,又能否跟大领导直接接触的事情,自然一早就经过了保卫部门审核,乃至于最后确定在这辆车上的人员名单,首长本人肯定也直接看过。
不过看归看,他也不可能有精力去逐一了解每个名字具体对应的身份信息。
当然,更关键的问题还是——
正常情况下谁能想到同一个人先后出现在八三工程和十号工程两个型号的试飞现场,并且还都承担了重要任务啊?
而且组织部前些天才特批通过了一家科学院下属新企业的成立,负责人就是这个年轻的有些不像话的常浩南。
他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在京城忙着筹建领导班子么?
总之就算对这个名字还有点印象,第一反应也肯定是重名的巧合罢了。
因此,当首长真的认出对方真就是那个大半年前自己在盛京北陵机场见过的年轻人时,哪怕是已经见惯大风大浪的他,也着实吃了一惊。
不过大领导毕竟是大领导,惊讶的神情只持续了短短一瞬,随后便轻轻推了推黑框眼镜,示意常浩南可以开始介绍情况了。
后者此前是真的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就这么突然被大领导点到发言,确实还是稍稍懵了一下。
好在他毕竟给孙惠中提供了总体设计方法和关键部分的技术指导,脑子里有货,心里就不会慌,因此简单组织了一下语言便开口道:
“首长,是这样,我前段时间主持开发了一种全新的设计工具,所以在设计dsi进气道的时候可以采用跟美国人不同的设计方法,虽然计算难度更大,但效率要高得多,进度赶在他们之前也很正常……”
常浩南花了几分钟时间,简单介绍了密切锥方法相比生成体方法的优势,以及火炬公司那边刚刚发行了测试版本的torchmultiphysics软件。
算是不露声色地进行了一番工作进度汇报。
得益于前世流传甚广的某段讲话,他比坐在车里的其他人都要更了解一些情况。
尽管那段讲话中最出圈的是“一个人的命运……自我奋斗……历史行程……”这部分,但如果看过完整版,就会知道面前这位首长对自己年轻时所从事的工程专业其实相当在意且因此而自豪。
所以,尽管常浩南依然略去了其中所有的理论计算部分,但还是保留了一些工程学角度的专业知识。
既能让领导听得懂,还得让领导听得爽。
从对方陶醉的表情和频频点头的动作来看,他这段话的效果应该还不错。
“新的设计方法和理论工具,这是好的,科研人员就是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很重要,但总归也要有我们自己的想法,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东西。”
一番高度评价之后,大领导又示意常浩南继续讲下去。
显然是刚刚听得意犹未尽。
而常浩南正好也还没有说完,于是定了定神之后继续道:
“此外,虽然有了很先进的工具和理论,我个人对于设计的完善程度也有信心,但是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上,歼10现在本来就已经有差不多一半子系统是应用了全新技术,如果再把一个尚未经过实际检验的进气道放上去还是比较冒险,所以为了不耽误十号工程的项目进度,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我联合贵航那边的同志,计划先把dsi进气道放在一个歼教7改进过来的新高教机上进行技术验证。”
“有技术验证的话,确实会稳妥一些。”
首长显然对于常浩南的回答很满意,随即自然而然地关注起了常浩南提到的那架高教机:
“那现在这个验证机的进度如何?走到哪一步了?”
而后者等的就是这个问题。
“整机的设计方案已经基本完成了,现在正在涪城那边吹风洞,如果能够达到设计指标的话,那下一步就是开始生产原型机,然后试飞,在获得有关dsi进气道的详细数据之后,才会用在1004号机上面。”
这个回答,处处体现着一个工程人员的严谨,以及对于可靠和安全的追求。
更重要的是,尽管没有一处提到钱,但又处处不离钱。
这也是常浩南最开始给教练9设计好的思路。
抱紧十号工程的大腿。
虽然名义上不如单独立项来的好听,但实际获得的好处只会更多。
一个高级教练机项目并不需要消耗太多人力物力,上一世在比现在更困难的条件下,贵飞最后甚至单靠自己也给搓出来了,只不过多花了几年时间而已。
现在只要从十号工程里面稍微漏出一点资金,就足够解决他们最迫在眉睫的生存问题。
如今华夏的科研经费和军费确实都还不算充裕,但也算是步入了高速成长期,相比于八九十年代之交那会已经好了不是一点半点。
至少对一两个普通项目进行定向投入肯定不会是什么负担。
只不过,你得给上级一个合适的理由,否则终究是僧多粥少,凭什么单单往你这个项目里面投入?
而“给十号工程做验证”毫无疑问是最理直气壮的解释。
果然,首长当即点了点头:
“这件事情还是要抓紧,宁肯让技术等装备,也不能影响到十号工程的总体进度!”
有这句话,就已经足够了。
大领导表态,很多时候并不需要事无巨细地部署下去,只要稍微透露一下自己的倾向,自然会有人负责把具体的事情办妥。
当然,事情都有一体两面,这也意味着他并不能像个一般人一样把好恶喜怒全都写在脸上。
这也就是在专车这个相对封闭的空间里面,否则常浩南连刚刚那些细微的表情变化都有可能察觉不到。
……
在有关dsi进气道的话题结束之后,杨韦也再一次接过了话茬:
“另外,关于未来的双座型号,我们计划不准备延续歼教7或者歼教6的思路,设计成专门的同型号教练机。而是会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像苏27ubk,或者f16d一样,让它具备跟单座一样的完整作战能力,所以命名方式也不再会是歼教10,而是歼10s。”
一架飞机的双座型号一般很少被外行人所特别关注,毕竟乍一看上去跟单座的区别不大,但对于杨韦本人来说,歼10s将会是他第一次担纲总设计师职位,自然希望能够完成的更漂亮一些。
早些年间的飞机由于设备不够先进,加上飞机本身也小,想要多塞一个人进去是个相当麻烦的事情,因此大多数70年代或者更早设计的飞机要么本身就是双座(f4、f14),要么干脆没有双座,如果一定要在单座基础上改,那要么少几门炮,要么干脆没有雷达,总之不用指望具备完整的作战能力,
但到了第三代战斗机上面,单双座已经逐渐开始获得相同的机载设备,这样尽管双座型号在飞行性能方面会打些折扣,但还是能执行跟单座型一样的任务,不会造成太多资源浪费。
毕竟这个时候的战斗机单价已经相当惊人,动辄让机队中五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的飞机闲着,哪怕是超级大国也根本吃不消。
“也就是说,十号工程未来会平行发展出使用两种进气道和单\/双座总共四种不同构型?”
“没错。”
杨韦点了点头:
“01和03号原型机这种使用矩形可调进气道的型号我们也不准备浪费,因为它的理论最高速度和升限都更有优势。”
“这对于已经有了苏27和歼8c的我国空军来说或许不太重要,但对于一些想要用一种飞机包揽全部任务的中小型国家还是会有一些吸引力,所以我们计划以此为基础发展出一种专门用来出口的型号,去跟f16抢一抢市场!”
当他说到“跟f16抢市场”的时候,坐在对面的首长眼中顿时闪过一道精光。
在这个年代,由于华夏和美国之间巨大的国力差距,面对很多事情都确实有一种无力感,这位首长后来也因此被称为“忍帝”。
但能忍不意味着愿意忍,泥人还有三分火气,但凡能有机会,谁不愿意拉开架势堂堂正正出口恶气呢?
“好,好!”
他连说了两个好字,甚至还拍了一下旁边的座椅扶手:
“就应该有这种志气!”
(本章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