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舍弟诸葛亮 > 第573章 刘备:你们劝你们的,孤不听劝不就没事儿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3章 刘备:你们劝你们的,孤不听劝不就没事儿了

面对刘备抛出的“如何稳住人心、如何让大家一起升官进步”这个宏大议题。

诸葛亮和庞统,以及其他核心幕僚,自然也都知道这事儿的重要性。

历史上的诸葛亮本就不是迂腐之人,他当然知道,大义是必须坚持的。但坚持大义的同时,让志同道合的同僚、袍泽都有个好前程,也是一样重要的。

否则光喊口号不给好处,谁来竭尽全力匡扶汉室

如今曹刘之间的实力对比,隐隐然有彻底扭转之势。在诸葛亮、庞统这些有识之士看来,将来真讨伐了曹逆之后、天下的权柄该如何分配,这个问题已经不能回避了。

大部分人跟随刘备匡扶汉室,还是希望自己既能青史留名,又能兼顾高官显爵、子孙富贵的。刘备本人如果太谦虚,结果就只会是“众心解矣”,队伍也就不好带了。

不过,虽说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道理,但在具体的行事作风上、对长治久安的深远考虑上,庞统和诸葛亮还是有差距的,其他贪图富贵的幕僚,看得就更短浅了。

所以,此时此刻,诸葛亮还在斟酌,而更加激进、也更加不在乎名声的庞统,就抢着率先开口了:

“主公,当今之势,要酬谢众文武之功勋,分授四方将军,甚至是九卿、尚书台阁诸职,那是势在必行的了。而主公之位若不够尊崇,诸将又如何敢安心领受四方将军等职

依我之见,主公身为宗室,便是表奏天子、请封王爵,又有何不可虽说如今天下还没有诸侯封王,曹贼也只是自封丞相。但那是因为曹操不姓刘,他要设封国那是违背白马之盟的。”

庞统说话还是那么激进,一上来抛出的想法,就直接把刘备吓了一跳。

刘备当然要板着脸,训诫他慎言:“士元!这话也是能乱说的么!看在这是私下里言及,孤就不怪罪你了,你好自为之!刘姓封王虽不违大汉法度,但那也得是因亲贵而封,岂有因功勋而封王的!孤不愿落天下毁谤!”

庞统还想分辩,就抠着法理重点解说了一条:“主公的血脉,虽与天子相去略远,但主公乃是宗伯,而且是天下刘姓方伯都认可的宗伯,这就够‘亲贵’了。再结合讨逆功勋,因此上表请封,天下人也是能理解的。”

庞统的补充说明,倒是让这事儿的可行性,看上去稍微多了几分。

这一世刘备的起点毕竟更高,而且有“宗伯”和“刘姓方伯盟主”的身份,这都是原本历史上他没能拿到的筹码。

这两层关系,对于封王确实是有帮助的,也能强化其法理支撑。

不过,终归是要担一些为天下先的毁谤了,刘备还是觉得火候未到。

考虑到庞统也不是胡乱劝进、也是在搜肠刮肚想道理想借口的,刘备便不想直接呵斥阻止,他也希望跟庞统讲道理另想它法,于是便用眼神暗示诸葛亮,让诸葛亮也出出主意。

讲道理这种事情,刘备嘴笨,讲不过庞统,刘备只是凭着政治上的直觉,认识到这事儿目前还不能做。

诸葛亮还在酝酿斟酌,但是见主公反复暗示,他也只能先抛砖引玉、边聊边细化。

只听诸葛亮清了清嗓子,委婉建议道:“主公,兹事体大,我等今日之论,都只能作为参考,最终决策之前,主公或许还该群策群力、兼听则明,向家兄和子敬、元直他们多方请教。”

刘备立刻点头:“这是自然,这种事情岂可儿戏但今日先听先生之策,大致定个调子也无妨。请务必畅所欲言。”

诸葛亮便认真分析道:“愚以为,士元所言,确实有些操切了。虽然主公刚刚大败曹贼,但骤然称王,还是有可能导致天下思汉之人忧疑——我说的不是那些已经投入主公麾下的兴汉志士,而是那些还身陷曹营的志士,那些人,同样是我们该争取和笼络的,切不可寒了他们的心。”

刘备闻言,先是微微一愣,但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确实,自己称王这种事情,对于本阵营内部的人来说,其实是只有好处,没什么坏处的。已经跟随了刘备的人,不会因为刘备冒进,就生出嫌隙。他们只会觉得自己也能跟着进步,闷声发大财就好了。

这才是人性。

所以,称王这种事情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作用在那些“如今还没投靠刘备、但心中确实还向着大汉”的人身上,会让那些人惴惴不安,裹足不前。

这话乍一听挺难理解,但举个例子就知道了。

如今这天下,在刘备手下的人,肯定是忠于刘备本人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刘表、刘璋的手下,大多数也是忠于刘表、刘璋的,当然也有少数动摇者,暗中会部分忠于刘备或曹操。

而全天下人心向背、忠诚度情况最复杂的,其实是许都朝廷,或者说是曹操控制区。

因为曹操手下的人,论其真心,其实可以分成两批:一批是因为忠于大汉朝廷、忠于皇帝,至少抹不开明面上直接给皇帝当官的面子,然后才去投靠曹操的。另一批,则是心中已经没有汉室,对汉室完全无所谓,只想忠于曹操,求个富贵。

当然,原本历史上,刘备后来称汉中王时,许都朝廷的情况其实已经没那么复杂了。因为曹操已经先做了很多勾当,如萧何故事、封魏公、封魏王、杀皇后。

每次曹操有动作时,许都或是邺城朝中都有人或明或暗跳出来反对,然后曹操就大肆高举屠刀、诛锄异己。

经过近十年的清洗,最后到曹操当上魏王后,许都和邺城几乎一个心向汉室的坚定者都找不出来了。那些忠汉派不是被杀了就是跑了。

所以,原本历史上,刘备称汉中王时,其实并没有多少“许都/邺城的忠汉派人才”可以被刘备得罪,那些人已经被曹操杀得差不多了。

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这一世,这些潜在的“许都忠汉派”还活着。比如耿纪、韦晃、吉平等历史上后来起事的反曹志士。

刘备如果无视朝廷,完全自导自演、表什么就接受什么、想封王就封王,想封官就封官,那些“身在许都的忠汉派”就有可能恐惧,担心自己将来地位不保。

因为刘备完全另起炉灶大肆发官,许都原本有前后左右、四征四镇将军、九卿尚书台阁,刘备也封一套前后左右、四征四镇,那将来等他干掉曹操后,许都朝廷那些“位置重合”的高官,不就得全部给刘备的人腾地方了

诸葛亮正是考虑到了这一层,才觉得眼下有必要收着点。表是可以表的,但不能表了就直接“自导自演全盘接受”,这样,才能暂时团结住更多的人。

至于将来,要等曹操再有进一步的大逆不道之举、或是许都的忠汉派被曹操进一步清洗后,刘备这边才能更进一步。

刘备大致摸清了诸葛亮的想法后,也是颇感叹服,觉得实在是想得太周到了。

只是,具体该如何操作,刘备还是有些想不到。他便继续虚心求教,请诸葛亮细言之。

诸葛亮便把自己刚刚想到的方略,全部和盘托出:“比如,士元方才所说的、劝进主公封王的奏表,我觉得就可以上,但主公未必要接受就是了。

我们完全可以先投石问路,让人上表之后,主公再另上一表以谦辞,或是折衷接受其中一部分不犯忌讳的内容。这样一来,还能顺便观察一下天下各方势力的人心向背。”

诸葛亮短短两句话,就切中了事情的关窍所在。

劝刘备称王这事儿,本身其实问题没那么大——你怕名声不好,可以不接受嘛!

原本历史上,刘备封汉中王这事儿,按照其各阶段的性质细究的话,其实也是能分成三步的。

性质最轻的第一阶段,是马超等十几人给汉献帝上表请封刘备。这一阶段刘备是不会被天下议论的,因为他自己完全可以不答应。

第二阶段,是刘备自己也给刘协上表、表示自己响应了马超等人的表,到了这一步,才会有人议论刘备。

而第三阶段,是刘备直接筑坛举办典礼。这代表刘备认为“我虽然没收到陛下的回复,但我认为那只是因为陛下被曹操挟持了。所以陛下心里肯定是愿意的,我就按陛下的心意办了”。

诸葛亮虽然不是穿越者,不知道历史。但他以常理推度,也觉得如今第一步是完全可以做的,第二步的话,则能选择性的做,拒绝一些忌讳的部分,接受那些不太忌讳的部分。

而历史上的第三步,那现在肯定是完全不行的。

刘备原本正在骑虎难下,诸葛亮给了他这个台阶,他立刻便觉得豁然开朗。

对啊!孤可以不接受劝进啊!先让人劝劝又不要紧!

“孔明此论甚善!可以让人先细细斟酌起来……”刘备不由自言自语地评判到。

而一旁的庞统,听主公似乎已经被说动、他提到的劝进封王计划有可能搁浅,也不由有些着急。好在庞统也颇有急智,紧急在脑中排查了一番后,还真就被他发现诸葛亮计划的一个漏洞,便连忙指出道:

“主公!如若担心天下毁谤,便畏惧不前,恐怕会失去良机啊!若依孔明之言,看似稳妥,其实也有些违碍。

主公试想,如若主公真心要让天下人觉得自己并无称王之心,那么对于劝进之表,又岂能简单反驳、拒绝了之

肯定要严惩上表之人,以明主公之志。但若真严惩了上表之人,岂不令那些希望主公上进的志士寒心”

刘备闻言,心中也是微微一凛,眉头不由紧皱。

庞统所言,也确实有理——劝进封王这种事情,如果拒绝了,肯定不能口头说说了事,是要拿出实打实的姿态来的。

比如历史上曹操封魏公、魏王之前,也有人劝进,曹操拿着劝进的话去问荀彧,荀彧就摆着道德楷模的样子说:明公不但要拒绝,还应该砍了那些劝进的、陷明公于不义的小人,让天下人看清楚明公的志向。

这话当然是扯淡的,曹操肯定不可能去砍郗虑支流的劝进者,为这事儿还恨上了荀彧,导致后来疑似对荀彧下手。但曹操拒绝惩处劝进者的事儿,显然还是对曹操的恶名起到了加成作用。

刘备的名声可比曹操好太多了,刘备也非常珍惜自己的名声,这方面自然不能不慎重。

所以被庞统提醒后,刘备立刻转向诸葛亮,示意诸葛亮解释。

若是换做旁人,被这样冷不丁反驳,或许还真就反应不过来。

不过,被问及的是诸葛亮,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诸葛亮想都没想,应声而答:“士元有此顾虑,倒也正常,但此事易耳:又要显示主公的谦退,又不能严惩冒进上表之人——那就找个不隶属于主公麾下的外人,或者是好几个外人,来共同上这个表嘛。

就算主公见到这个劝进,非常惭愧、急切想要拒绝,也不好对外人随便惩处吧不是主公不想,是没这个权限。”

诸葛亮轻轻松松几句话,就把这个难点化解了。

如果是自己人上表,刘备拒绝。为了表示拒绝的坚决程度、诚意,当然要严惩。

但是外人上表,你怎么严惩只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口头批评一下算了。

“对啊!孤怎么就没想到!还是孔明反应快……”刘备内心暗暗惭愧,随后连忙虚心追问,

“那不知这个外人,选谁比较合适呢”

诸葛亮便如数家珍地盘点:“从劝进者的名望地位来考虑,当然是让景升公和刘季玉劝进最好。但是,他们未必肯为渊驱鱼、拿自己的名声成就主公的威望。

退求其次,主公可以考虑让袁青州上表,他虽已事实上投效主公,可名义上勉强还能算一方诸侯。纵然其举动冒失,主公也不能惩戒于他。

再次,便是寻求马超、吴懿上表。此二将新来投不久,主公可以模糊处理,只当他们还是客将,说错话也不能苛责。而且此二人还有一些妙用:

马超可以说,其父被曹操裹挟,身不由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他的劝进,不仅是他个人的意思,也是代父仗义执言。

而吴懿虽然跟随我军奋战近半年。但他名义上,算是刘季玉的部将、只是战时借调听取主公的调遣,吴懿的上表,也可以攀扯到刘季玉身上。

其余诸人,虽也有可用,但不如这几个人选这般进退自如,若有必要,可容后再议。”

诸葛亮洋洋洒洒,把他觉得可以利用的人选,都罗列分析了一遍。而且敏锐地指出:要用这些人上表,表奏的内容就不仅仅是劝皇帝给刘备封王了,还可以夹带别的内容。

到时候主公可以随机应变,上表拒绝封王之议,对其他部分的内容则选择性采纳,这也是实事求是、虚心纳谏的表现。

刘备梳理清楚诸葛亮的思路,终于觉得豁然开朗,心中阴霾为之一扫而空。

他立刻下令,先写信给诸葛瑾、关羽、鲁肃和袁谭,联络商讨相关事宜、确定细节。

其中给袁谭的信,提前抄录一份,送去的路上先给诸葛瑾也过目,确保没问题没异议再递交。

然后,刘备再跟诸葛亮庞统详细商讨了一下,给刘琦和刘璋的密信具体该怎么写。

尤其是通过吴懿拉刘璋下水的一系列细节操作,还有很多点需要完善。还能跟问刘璋要钱粮军需好处、等一连串的事情合并处理,权衡各方条件的取舍。

跟刘璋的交涉,还会进一步涉及到刘备军在这个冬天的撤军计划、以及如果刘备把一部分部队撤出蜀中,刘璋该出多少血送行、怎么利益交换。

这些事情都是无比纷繁复杂的,还有得诸葛兄弟和庞统精心设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