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反观那些小国使臣们的呢,他们的脸更是直接被吓黑了,一些胆小的手里都是浸了汗水。
他们不禁在心里面大骂道:
是哪个王八羔子不长眼,做什么不好,偏偏要去行刺大炎的天子。
无论成不成功,要是被大炎给惹怒了,他们那些小国,又怎么抵御得了大唐的铁骑?
要是他们知道,
刺客是哪个派出来的,他们其他小国首先联合起来,把那个闹事都给灭了。
这些小国们,虽然以前也有过一些不好的想法。但是大炎在灭突厥,破高句丽之后,这些小国就很清楚自己的站队了。
虽然某些小国君主,之前还是不相信大唐的实力,认为那是大炎人吹出来的。但当见识到了大炎的军队之后,他们就已经完全明白,自己国家和大炎的差距了。
原本还想着能认大炎做大哥,好让他们这些小国靠一靠大哥的肩膀。可是现在他们惟一乞求的是李宽,千万不要发怒,把他们一起给收拾了。
只要不灭了他们,他们每年上交多少特产都可以。
眼见目的达成,郭守敬在心中不断偷笑。
果然,陛下想的办法就是毒。
这件事按道理来说应该是郭守敬的责任,可是这么一解释,不仅可以彻底的化解他和大炎的尴尬,更能让这些小国从心里面畏惧,让它们更不敢得罪大炎这位大哥。
虽然这么做是有一些的不道义,但是国与国离间最重要的是利益,谁实力强就是谁说了算,道义都是其次的东西。
在华夏大地实力衰弱的时候,那帮蛮夷入侵汉家土地,可从来都不讲什么道义!
那些小国使臣们的一边猜测着是谁会干这种混账事,一边又担心是不是自己家的大王糊涂,真的派了刺客没却没有通知自己,就在这时,郭守敬又突然说道:
“但是这已经决定除了刺客本人之外。老夫不再追究,并非是老夫慈悲,而是因为战端一开,流血受伤的不是我大炎子民,就是你们国家的子民,老夫不忍心看到他们妻离子散。”
“更重要的是,各位使臣来我雁云城,能守我大炎之法,且听从我大炎安排,在我引诱奸细的这几天,诸位使臣,也能遵守应有的礼仪。”
“如若不然,老夫早就下了讨伐的战书,朕此时,恐怕也正在发兵的路上了。”
“丞相圣明。”
“大炎,圣明。”
文武百官与小国使臣们一起高呼着万岁
??尤其是那些小国使者的心,简直就像是坐了一趟现代的过山车一般,本来中途都到了最高最危险的地方,到了最后却平安落地了。
才刚刚见识过大炎军力的他们,绝对不会认为这是大炎的软弱。
大炎,绝对有足够的实力灭掉那个幕后主使的国家,那时候人家大炎有气魄,看咱们小弟的态度好,所以不追究了。
“呜呜——!”一个头上蒙着黑色面罩,嘴里似乎还塞着东西的人,被士兵给架了上来。看样子,他应该就是“刺客”无疑了。
被架去的路上,文武百官以及小国使臣们都在心里对他吐着口水。
当然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刺客,而是一个犯了十恶不赦之罪的死囚。
当这个“刺客”被斩之后,那些个小国使者的心,才彻底放回到了肚子里,不断高呼着大炎的圣明。
这时候一个身穿红色官服的官员,急匆匆地跑到了郭守敬面前,高呼着:
“郭大人,大喜啊,大喜啊!”
“噢,”看这个官员激动的样子,应该是有什么好的事情发生,不过有什么事,是比这次典礼还要更让人激动的,郭守敬挥了挥手,
“何喜之有,你且慢慢道来。”
“启禀郭大人,今年中原地区出现了十年难遇的大丰收,其他各个地方的粮食也有不小的收成。”
“就在典礼这几天,粮食差不多都熟了。这是地方刚刚盛上来的麦穗,还请郭大人,查看。”
听了这个官员的话,郭守敬激动的,让太监,把那棵麦穗给拿了上来。
由于长的实在是太好了,整个麦穗完完全全都是弯的。
郭守敬将手放上去,感觉到麦穗颗粒饱满且厚实,仿佛有着极为强大的生命力一般。
要知道在唐代没有化肥,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
如果不是遇到了大丰收,这麦穗怎么可能长得出来?
郭守敬的心激动不已,要知道,只有粮食找到好了,百姓才能吃饱,只有百姓吃饱了,国家才能富足,社会才会稳定。粮食丰收,确实是一件大喜事啊。
底下的小国使臣也是在窃窃私语着,他们虽然不太懂中原的文化,但庄稼长得好不好,他们却是看得出来的。
现在大炎,现在打败了高句丽,粮食又获得了这么大的丰收。
这不正是说明,大炎是天选之地,而李宽,是天选之人吗?
见郭守敬,这般激动的模样,和珅连忙上前
说道:
“郭大人,粮食丰收,乃大炎之喜也。诸位使臣来到了雁云城,可否让他们,共同分享这份喜悦?”
“和大人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呀,”郭守敬哈哈笑道,当时的这个世界总体上仍然是以农业为支柱,吃不饱可是一个大问题。
肥沃的土地,丰收的粮食不仅是国家间争夺的资源,也是一个国家威慑另一个国家的利器,
“粮食丰收,此乃天降祥瑞,诸位爱卿,以及使臣可愿随我出去查看?”.
“愿跟随郭大人。”对于大炎百官来说,这是长面子的机会,对于那些使臣们,这正是长见识的机会。
于是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来到了雁云城城郊之外。
正是农历的八月份,大多农作物成熟的时间。
郭守敬他们哪怕离得远,也看到了一地的金黄,以及麦子的香味。
百姓们看到郭守敬,连忙上前跪拜,郭守敬将他们扶起,并问其中一人道:
“老人家,今年的收成如何?”
“启禀郭大人,今年的收成好着呢。交纳赋税之后,之后我们自己还能剩一个大笔。”老农如实回答道。
“哦,老夫不是记得你们遭了蝗灾吗,蝗灾对你们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吧。老夫看着这些庄稼,长得可真是好啊。”郭守敬笑着说道。
要知道,要知道高句丽的国,之所以敢对大炎动手,有很大原因就是大炎遭了蝗灾,他们一时间觉得自己行了,大炎有机可乘了。
虽然其中确实有李宽的计划,但是蝗灾确实是真实发生的。
“郭大人啊,之前蝗虫来的时候,我们也确实有那么一点的损失,但是由于官府那边通知的及时,我们之前做好了准备。”
“再加上朝廷这些年给我们修的水利,我们也为了不饿肚子,也整天劳作,所以基本上也没什么大的问题。”
“而且也奇怪,自从蝗虫过后,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大的灾祸。而且陛下,成为我们的那些粮食啊,不仅产量多而且还好长。今年的粮食这才得以丰收啊。”
郭守敬这才想起来,他第一次下次见旨见李宽的时候,那小子就躲在院子里不出来,说是自己有什么要紧事要做。
虽然很多人觉得,当时他是在不务正业,但那一缸子的土豆,却是把郭守敬,都给吓了一跳。
这样一想,大炎的粮食丰收,那个小子的功劳还是不容小觑呀。
李宽去田里摸了吗,虽然不是个个都如
官员交上来的那株麦穗丰实,但大多也是颗粒饱满。于是郭守敬笑了笑:
“老夫突然想吃新米了,和大人,你安排一下,向百姓们购买一些,我们回去好好开个宴会。”
“好。”以和珅的能力,办这件事的干事效率那是杠杠的。
一行人很快的回到了大明宫,为典礼准备多次的宴会也正式开始。
什么叫疆域辽阔,什么叫物产丰富?宴会上的吃食彻底体现了出来。
土豆,辣椒,这都是这些小国们以前根本就没有碰过的玩意儿。
要不是在驿馆的时候,大炎的美食他们早就品尝过了一些,尝到这般滋味,他们恐怕是要痛哭流涕出来。
要不是来了大炎,他们恐怕一直都会以为吃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然后有力气干活,并不是什么不可缺少的享受了。
\/
当然,宴会期间歌舞也是少不了的。虽然在朝代末期,歌舞常常与统治者奢侈,国家败亡联系在一起。
但是在国内昌盛的情况下,歌舞不仅能够增添盛世气氛,还能反映民风民情与一个民族的文化。华丽的衣裳,漂亮的舞姿,以及丰富的配乐让那些外邦使臣啧啧称奇。
哪怕一些艺术审美水平达不到,不怎么懂中原文化的使臣也在用勉强的汉话说道:
“天啊,这大炎的东西,太好吃了。”
“大炎的舞蹈,也这么漂亮。”
“我们百济,要是也有这些就好了。”
今天郭守敬,也是心情舒畅,在不影响身体的情况下高举着酒杯,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实力有两种软,硬两种。
硬实力是看得到的。
大炎的铁骑与弓箭,已经告诉了这些异族们侵犯汉家土地的下场。
而软实力。
其实就是文化的力量,这是潜移默化的。
这些小国使臣们虽然与中原的接触不是很多,但是处在大炎文化的环境下,他们也是如痴如醉。
这种“隐性臣服”不是用刀架在脖子上完成的,而是由汉家文化千年来的底蕴,和智慧所决定的。
正在大家玩的尽兴之时,宫女们悄悄从后面出来,为在座的人都端上了花,在经过一番解释后,使臣们都兴高采烈的把花带戴了头上,口中高呼着大炎万岁。
现在大炎的国力已经让这些小国使臣们见识过了,恩惠他们也感受到了,郭守敬觉得时机已到,于是转头对旁边的和珅说:
“可以了
。”
于是和珅,打开圣旨,舞妓迅速撤下,律臣以及文武百官也在一瞬间肃立起来,房玄龄的目光扫过四周,然后
打开圣旨,念道:
“大炎天子诏曰:我大炎幅员辽阔,气势恢宏,海纳百川,况中华,夷狄,朕皆爱之。”
“众使臣既来我雁云城觐见,大炎亦当以礼待之。愿臣服于我大炎,遵我大炎天子,为天子者,皆受我大炎恩惠,由我大炎全力保之。”
“友我大炎者,大炎待之,犯我大炎者,虽远必诛之!饮此。”
“我新罗愿尊大炎为主,特为大炎奉上珍宝百箱,黄金万两。”
“我龟兹国王,愿大炎天子洪福齐天。万寿无疆。特现骆驼五千匹,良马五百。”
众使臣争先恐后的进贡,郭守敬来者不拒,享受着这百年难遇的盛况.。
典礼最后一天,郭守敬特地下令解除宵禁,与民同乐。
百姓们欢喜不已,纷纷拿出家里面的好酒好肉,准备沾一沾这盛典的喜庆。
李宽也终于找到了机会,推掉了他手上所有的事情,陪圆圆这个小祖宗走出家门,来雁云城街上逛荡。
郭守敬深刻记得李宽,那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陛下要的赏赐,就是回家当几天咸鱼,想不到我大炎的帝王,竟然是这么一个追求清闲的人。”
“如今大炎国力强盛,四海震服,自然要归家了。另外我这次回去,也不是真正的咸鱼,而是要看看格物院进程如何。”
“另外皇家军事学院的工作,也需要开展起来了,我必须马上着手,好为我大炎招揽更多的人才。”.
“依老夫之间,恐怕陛下,您是离不开你的那个小祖宗吧,不过,今晚陛下您,就好好的玩儿去吧。”
“不对,还有那个军事学院,陛下您可一定要把人才替大炎招过来。”
虽然大炎文武并重,培养军事人才的地方也不止一个,但是李宽心里面的,这个皇家学院,绝对是融合华夏古今之特长,体系极为完备,能真正招揽和培养军事人才的地方。
具体要怎么建,还是要在具体实践中摸索,不过现在管他呢,好不容易有天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陪圆圆这个小祖宗,在雁云城好好逛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