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村官好当不好当 > 第14章 向贫穷开了第一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肖大炮转过身来,对新民说:“书记,你吃了早饭再走,我用车送你。”新民反问:“肖老板,那龙队还在上班呀?”

“他是治安大队的副队长,当然要上班呀。”新民一脸茫然。

肖大炮:“我送你到三叉河桥头,你喊几个人过来,多背点物资上去。物资放到你自己家里,放心吗?我的人也不会天天回来。”

新民:“这个可以吗?”

“有什么不可以,天高皇帝远,没人举报,谁也不知道?另外,我们看一下线路,决定开工日期。”

“好的,我打电话要人来接。”新民拨打电话。

三叉河。路桥公司几个工人架着仪器在测设大桥。两辆写有“市路桥公司勘测”的车停在吊桥头。龙清泉带几个村民背着背篓走过吊桥。

清泉:“新民,他们测设的有七个人,你和肖师傅就一起和他们吃午饭,我安排人在做。”

“你带他们吃饭。我带人把物资带回去。肖老板也要上去看看路线、施工的情况。”

“那也行,给我留两箱炸药,我带回来。”清泉说完,搬两箱炸药,放在自己的背篓上。

新民:“清泉,你要到处走,放在路上不放心,我把背篓背上去。”

几个村民把炸药放在背篓里。新民也背上背篓,八个人在吊桥上晃晃荡荡的过桥。背着炸药的村民脸上充满了幸福,开始爬坡。

新民带着肖大炮在崖坡顶上看图纸。

新民指着坡下说:“这条路一共有十八道弯,基本上全是石头。”

肖大炮拿着地图:“总共是多少米?”

“按照我们初步测量是一千七百米,实际可能还要多点。”

“你这全是岩石山,我们只能从山上往下修,免得上面的石头滚落下来,又要进行第二次清理。”

“从下往上修也有难度,只能从上往下修。这就看你打炮眼和放炮怎么方便?”

“就决定从上往下修。这一冬看能不能炸个毛路出来?争取人要走得。”

“你有几台风机,全调过来,集中搞突击。争取年前搞出人行道,让打工回家过年的人有路走。”

肖大炮用手指捏了几下,说:“也行。我把三台风机全调过来。你这边的劳动力也要组织好。我在别的地方是采取人人出钱,请的专业队。你看?”

“我们可能也要按人平摊钱下去,由专业队搞。分到户,没办法完成。”

“这样,你选定开工日期给我提前打电话,每天给我安排三个人,每台机一个帮抬机器做对手。”

“好的,就拜托啦!”

全村村民在村部开会。

新民:“大家要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把公路打通。打通了公路,明年桥一架通,我们一切的一切,就会慢慢好起来。为了服务爆破工作,安全有效的配合施工,支村两委商定,交户主大会讨论采取按人算义务工,按工日收钱,由村青壮劳动力组成突击队来完成这项工作。初步约定人平四十个工日。每个工日三十块钱,人均一千二百元。大家讨论,看能不能行得通?现在大家发言。苏会计做好会议记录。”

大家沉默,鸦雀无声。

清泉:“这也是没办法。整个工程我们预算投工一万七千个。按每个工日三十元需五十一万元。上面的资金安排二十五万,下余二十六万要村民以工代劳负责。全村二百二十人减去五保户六人,只剩二百一十四人,人平四十个工日,这还只是一个大概估算的数字。因为物资加上爆破的工资还不能绝对算准。”

张立云:“大家要想想,国家给了一百万,这让我们人平少了四千七百元。所以我们就是砸锅卖铁,路也要修。”

“这当然是大好事,可我家六个人,也还要七千多块钱。就是卖房子也没有啊!”

“我也是愿意出,就是拿不出来。”

“我们这又不是台湾。农业税上面从来不说减我们一分,可这修路,就不能给我们帮点吗?”

苏权:“大家想办法,发牢骚没用。怪只怪送子娘娘不应该把我们生在这个地方。现在说什么,就算是你搬家,每个人一千二百元能搬出去吗?在外面找个屋场都要几万块。”

大家议论纷纷。

新民:“我看这样,以钱为基数,分摊到农户。有钱的,当然是拿钱,但有劳动力的就以劳动力抵账。突击队的人员可以不定人数,反正龙主任当队长。如果有的户劳动力还行,能上路做工,就尽量出工。大家看怎么样?”

“这个办法好。像家庭实在没人的,肯定后人在外面打工,也只要拿一个月的工资就行了。”

“就这么定。真的搞起事来,还是要人的。我们这些人,去刁岩头,搬岩头,还是能行的,不比要挑要背。”

“做事要讲良心。那些七老八十的就不能喊到工地上来凑人数,还要别人去招活他。”

新民:“这上工劳力的审核,由龙主任把关。相信他能公正公平,大家也都有眼睛。这件事就这样。再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三叉河大桥今天已经在勘测了,明年一定会动工架桥。我们争取今年年前把毛路打通,让打工的人回家过年能走路。明年年底回来过年就开车进村。大家说好不好?”

大家齐呼:“好!只要你们村干部就这样工作,说什么我们都支持拥护。”

“王书记,你们要招待客人,我虽没钱,有肉有鸡还有羊,你们要就来弄,把钱算集资款。”孙婶表态。

清泉:“孙婶,您如果愿意,我们放炮的人就住你家。你就帮弄饭吃,洗洗衣服,我们也可以给你适当补贴,抵作你的集资款。”

孙婶:“这当然可以。我只是老了,弄的饭菜不好,怕他们不合胃口。”

新民:“孙婶,他们都是做工的,没什么讲究,你只要热情一点,一日三餐,热乎一点就行了。”

“好。我这把老骨头,就盼望着车上山,也高兴呀。”

崖坡上,风钻机正在施工。“隆隆”钻机声在幽静的山崖上传播很远。三台风钻机,在各自的位置,由两个人掌控着,风钻飞溅起来的岩灰扑在施工人身上。突击队员在龙清泉的带领下,插着红旗,旗上写着:突击队。迎风招展。突击队员在砍线路。汪主任与另一名妇女从背篓中取出热水瓶。一群六十岁、七十岁的老年人,站在施工的边缘上,看着风钻机打炮眼,个个喜笑颜开。

清泉在吹哨子。

声音从远处传来:“放炮了!开始放炮了!请人员马上离开。”

有才在岩咀上用红旗向山下桥头上的人员示意。吊桥头上的清泉吹着哨子,举着黄色旗子。

岩壁上,有无数炮眼上伸着导火索。

放炮的三个人,用刀子把导火索的口子切开,掰开,嘴中叼着烟。看着清泉。

清泉把手中黄旗往下一落,大喊:“点火。”哨声长叫。

三名点火的专业人员,急忙把导火索按顺序依次点燃,飞快跑到山上避炮洞里。一条线的烟雾腾起,“轰轰轰”接二连三的炮声响彻云霄。炮阵地飞沙走石,无数石块飞洒在周边的树上,打落的树叶漫天都是。炮声过后,人们纷纷从隐蔽的地方伸出头来。

清泉吹响哨子,哨声传到坡上。安全员挥动着红旗。

众人纷纷去放炮现场。石头被炸飞,打开二十多米的施工段,已出现路基。

孙婶家内,新民和炮工人员在吃饭。

孙婶:“新民,就只有这种生活,不知师傅们能不能吃饱饭?”

一师傅:“大妈,够可以了。我们是来做工的,又不是来做客的。”

另一师傅:“我们都是农村搞事的人,有饭吃就行。”

还一师傅:“大妈,你就泡点黄豆,每餐搞一钵和渣。三碗和渣两碗饭,饱得快,又经饿。”

孙婶:“你们也直索、好待。不过,你们是跟我们修路,功夫又苦,不吃好点,我过意不去。”

新民:“孙婶,我这就号召全村的人,有什么菜就出点什么菜,这日子长似马毛,不是一天两天。生活就这样,也不说好,但也不要再差。俗话说,生活好一点,功夫手上赶。师傅每一天只要给我们多打一个眼,我们通车就会提前好几天。”

孙婶:“要得。我反正尽力把师傅们待好,有不担当的地方,师傅们就直说。我这老婆子忘性大,你们就不见怪。”

桌上的一钵腊肉,一碗仔南瓜,一碗青椒,一钵和渣,一碗红薯粉丝。

汪主任家,一盏油灯晃晃悠悠,火炕燃着柴火,汪主任还在厨房忙碌什么?新民、张立云、苏权在等龙清泉。

苏权:“通过今天一天,我和汪主任跑了四十多个户,收到集资款九千三百元。还有几户准备卖肉,卖粮食。可这没人要。”

张立云:“我认为,只要大家积极出,就是粮食,肉也集中收起。有货不愁它变不出钱。”

新民:“也只能这样。村民没有钱,我们当干部的必须理解。辛苦你和汪主任,有劳动力的把粮食选一个集中点,统一收起来之后,集中管理,等候统一卖出去。腊肉也一样。”

苏权:“可这装的袋子都难解决,再加上有老鼠什么的,也怕不好保管。”

汪主任:“要不就各家各户,我们过一个称,打上一个条子,算他出钱了。少了斤两,再由他补上。”

新民:“这也是个法子。现在都没人去办这个事,不收又影响其他农户的集资。虽然大家都有积极性,可村看村,户看户,都还是比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