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修璟的大帽子扣下去,景司直接愣住。
这几顶帽子太大了,今天的事一旦传出去,那么景司的官途便在此终结。
不止景司愣住,周围的百姓们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
“原来……景大人是这样的人吗?”
“他说得好像有道理。”
“对啊是这个道理没错啊!”
刚才还在支持景司的百姓,被沈修璟的一通话砸晕了,并且认为沈修璟说得很有道理。
看到这种场面,元珑满意地点了点头。
她看人没错,沈修璟夸人很厉害,骂人也很强,这是当佞臣的好料子。
沈修璟并不知道,他用了心的帮元珑骂景司,得到的会是这种评价。
他甚至担心话语的威力不够,补充了一句:“景寺正,你乃太子殿下举荐入朝,便是学不会结草衔环,也不该学会恩将仇报!”
景司的脸色发白,开始反省自己是否如此,背脊不由得弯了些。
如果不是场合不对,元珑很想抚掌大笑。
谁懂啊,她可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样子的景司,看上去真解气。
景司一向清高,自认为自己是为百姓办事的好官,并且在皇帝和太子的庇护下,从未受过官场上的磋磨。
如今他的脊背微弯,像是人抽走了最重要的那根骨头。
“太子殿下!”大理寺少卿从门内小跑出来,连额头上的汗都来不及擦,恭恭敬敬地给元珑行礼说:“臣请太子殿下安,请三皇子殿下安。”
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大理寺其他的重要官员。
元珑抬手:“不必拘礼。”
大理寺少卿站起来,眼睛扫过周围,看到跪在地上的景司,心中一紧。
他低下声小声开口询问:“不知殿下今日来此,所为何事?”
“嗯?哦。为的是齐氏刺杀孤的案子,没有旁的。”元珑随手一指景司说:“至于这个,只是顺便教训教训。”
大理寺少卿唇角抽了抽。
在朝堂上被皇帝训斥,笑话只会在达官贵族之间流传。
在百姓面前被太子训斥,那么笑话将会传遍整个洛阳城。
想来不用三天,街头就会有顽皮的孩子编童谣,把这事继续扩散。
这个顺便,把景司的脸面顺走了。
“殿下,这日头升起来了,太阳有些晒,不如殿下随臣进去,再慢慢教训景寺正如何?”大理寺少卿建议道。
他平常很看不惯景司。
明明是举荐入朝,平常行事却很高调。
可景司的背后,站着的是元珑,元珑的背后是沈济。
就算他再看不惯,也只能忍着。
现在景司出了问题,大理寺少卿心中很是开心,但为了整个大理寺的颜面,还是出言劝说元珑放下。
元珑轻笑着说:“进去就不必了,大理寺的台阶太高了,孤不喜欢。”
大理寺少卿看着轮椅,恍然大悟的说:“是臣考虑不周了,臣这就让人喊轿子……”
“把这台阶拆了。”
大理寺少卿的话被堵在了嘴里。
他很想问为什么,又害怕元珑在生景司的气,所以迁怒于整个大理寺。
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那他求情很可能会把自己的前途给求进去。
周围有耳聪目明的百姓,听到了元珑的话。
那人好奇的问:“太子殿下为何要拆大理寺的台阶啊,要是腿脚不便,我们出把力气将太子抬进去就好了!”
“对啊,殿下莫要生气了。”
“是景寺正大人一个人的错,和大理寺没关系啊!”
元珑没有急着解释,她看着周遭百姓七嘴八舌的讨论,等他们讨论完。
百姓们意识到元珑在看着他们,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到最后全部没了声音。
周围彻底安静了下来。
元珑不紧不慢的开口说:“孤是太子,你们会将孤抬进去。那若是身负冤屈,没有力气的普通人,你们会将那人抬进去吗?”
“孤刚刚在想,若是有人不远千里来洛阳伸冤,看到如此高的台阶,心中可能会胆怯,也可能会丧气。”
“所以,孤要拆了这台阶,让所有人都有胆量和气力踏入这里!”
元珑的声音,传到了在场每个人的耳朵里。
她在高声说话时,声音中还有着些许稚嫩的感觉,但她伤病还未痊愈,让嗓音中多了些嘶哑。
两相结合下,很是触动人心。
周遭的百姓表情动容。
元珑继续说道:“去找工部拆台阶,所需要的花销,去东宫支取。”
“这是孤要你们拆的,孤一力承担。”
一旁的沈修璟眉头周期,心中泛起些怪异。
他还记得他前往边关那年,元珑还是小小一团少年郎,睁着一双猫似的眼睛站在朝臣中,听他们商议各地事宜。
宰相夸奖元珑看事很通透,任何事情一学就会,还难得有颗赤子之心。
“不过太子殿下过于天真,与国事无益,陛下想想办法,让殿下早日认清现实吧。”
那时沈济表情中有着明显的不舍。
沈修璟站在不远处,听到了沈济幽幽的叹息声。
“朕是天子,也是父亲,朕不会束缚太子的任何幻想。”
“若是有一天,太子失去了这份天真,那将是整个大宣的危险。”
沈济的这番话,沈修璟一直记在心中。
他不懂沈济为什么要这么说。
现在的元珑,明显褪去了五年前的天真,接人待物也没了以往的单纯。
那大宣朝的危机……在哪里?
“好!”百姓纷纷叫好:“太子殿下圣明!”
“太子殿下圣明!”
一个百姓跪拜了下去,接着是一个又一个百姓跪拜,所有人齐呼太子殿下圣明。
大理寺的官员见状,也跟着跪了下去。
元珑手指轻轻扣着扶手,平静地接收着所有人的跪拜。
这是她应得的。
跪她总比跪景司好。
【糟。】系统突然说了句:【沈元珑怎么抢景司的戏份啊?】
元珑抬眸,不想让人发现她的异常,视线落在虚空。
[你说的什么戏份?]
【史书记载,景司说大理寺台阶太高,拦住了百姓伸冤的路,然后当场把台阶给拆了。】
《宣史·景司世家节选(虚构):
文帝元年五月,景司时任大理寺少卿,会天大雨,老妇诉冤,无力入大理寺门。
景司乃曰:“帝有言,吾民之官,非高阁之官。今踏道非道,为民拆之!”
遂拆踏道,帝喜,赏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