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钟泊已失踪三天。
警方在路人的报警下发现了钟泊撞坏的车辆,以及包括手机在内,遗落的一些个人物品。
作为事发前钟泊最后的一位联络人,谭见快速抵达现场,并随警员回公安局报案。
小巷中没有监控,目击证人只有一名趴在窗台上的儿童与一位痴呆老人。
他们没有提供任何有用的线索,其他附近居民则表示只听见了车祸时的撞击声。
经过盘查,警方发现了肇事的面包车。
可当时它已被废弃在荒郊,车内没有什么私人物品,除了钟泊的一根头发,别无他物。
详细检查后,他们未能找出凶犯的dNA,车辆信息不明,车牌号亦是伪造。
目前该事件被定性为绑架案,警方正全力追查中。
同时,据谭见的口述,他们对畅销小说家裴文折展开调查,意外发现后者也下落不明。
未名出版社的一名编辑声称——
其实五天前已经联系不上裴文折了,不过当时他请了长假,所以不好过多打扰。
于是与钟泊同一时期失踪的裴文折,被警方列为了头号嫌疑犯。
……
谭见又一次从公安局出来,合上车门后,一拳狠狠砸中方向盘。
他心中暴躁不安,嘴里不时蹦出一句脏话。
上午他去了看守所,目的是质问钟昊天,与裴文折那厮有什么关系。
在谭见看来,钟泊被绑,很可能是因为阿西拉汀片的事。
裴文折见合作伙伴钟昊天被拘,阿西拉汀的引进也被叫停,心中挟怨,蓄意报复。
虽不明白为什么裴文折这么快就得到风声,展开了行动,但……
两人几乎同时失踪,真的很难不令人联想。
问话中,钟昊天坚称与裴文折只是利益合作,对方是主动找上他的,其余一概不知。
当得知钟泊失踪后,钟昊天笑得癫狂,大骂钟泊活该。
要不是在看守所,谭见早把这人打到半死不活了。
其后,有警员问及违规药品一事,谭见也无心隐瞒,一一如实交代。
之前谈起裴文折时,谭见在警方面前是含糊其辞的。
他只说钟昊天与裴文折的这个项目没得到母公司批准,所以钟泊才会让他去调查。
不提药物本身违规,是担心事实一旦公开,会对时印集团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可现在钟泊已经失踪三天,谭见愈来愈提心吊胆,干脆一股脑儿把药的事全说了。
时印必然会遭到上头监管部门的调查,蒙受巨大损失吧?
但此时此刻,钟泊的安危更重要。
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的隐瞒,让警方错失任何线索。
“……”
谭见几晚未歇,他在驾驶座上合了合眼,面对一片黑暗,心乱如麻。
为缓解焦虑,他掏出口袋中的打火机与香烟,而后点上。
车内白雾升腾,他把烟深深吸入后吐出,却没有感到好过多少。
谭见早戒烟了,因为研究所办公区禁烟,吸烟室离得远,同事也不吸,久而久之就断了。
之所以还带着烟盒与打火机,是因为钟泊有需要。
尤其在陆予盛没收对方私藏的香烟之后,后者时不时就会找他来借。
对此,谭见有些矛盾。
他一方面认为陆予盛不该限制钟泊的自由,另一方面又认为吸烟的确不利于健康。
不过,不论陆予盛这么做的目的,是出于掌控欲还是关心,大体还是做了件好事。
这段日子在研究所,见钟泊与其融洽相处,谭见对后者的成见少了一些。
因此,在钟泊出事当天,谭见从公安局回来的那个下午,他通知了正出差的陆予盛。
次日凌晨,对方的直升机在研究所停机坪降落。
与他一同抵达的,还有好几位据说对失踪案很有经验的Icpo探员。
谭见对他们说起事件的经过,并又一次勘查了车祸发生地与面包车被遗弃的现场。
但直到现在,还是没有更多进展。
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是某位探员打来了电话。
“钟先生失踪前,还发生过其他异常的事吗?比如被人跟踪?”
探员问,“如果不是有人盯着,并且计划已久,留下的线索不可能这么少。”
谭见闻言,深以为然。
钟泊当时去看守所是临时起意,绕路也是临时起意。
凶犯如果不是一直在暗中窥伺,不可能得知钟泊的驾驶路线,并顺利实施行动。
而说起窥伺,电光火石之间,谭见想起了钟泊之前收到过的白色虞美人与骚扰短信。
难道……那个骚扰者,就是裴文折?
随即,谭见把过去的这些事与心中的猜忌一五一十告知于探员。
幸好这五年下来,他的外语还没有生疏,在表达上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探员又问:“当时你们没发现房间里有任何多余的监控,附近也没有任何可疑人物?”
谭见直言:“对,后来我们找了黑客,wiFi和监视系统也没有任何被篡改的迹象。”
探员沉默一会儿,像在思考。半晌过后,他说——
“我们查过SR研究所附近车道的监控,钟先生出行时并没有人或车辆在跟踪。
“而他的车上也没查出定位器,车的内置系统里也没入侵的痕迹。
“那会不会是他的某些随身物品有问题,比如……手机?”
谭见心中一凛,确实有这种可能。
不止定位,如果还可以调用手机的摄像头……
谭见没说几句就挂断电话,他折回公安局,一番交涉之下,拿回了钟泊的手机。
不久,这台手机通过探员,被送到了一名专业人士手中。
当天夜里,检测结果出炉,证实手机上有一款小众软件存在大量安全漏洞。
谭见问:“未名阅读?”
探员说:“这好像是你们国内的一款读书App。”
报告显示,这个App有定位功能,时不时会自主调用摄像头、麦克风,收集个人信息。
加上注册账号时,必须用上手机号,因此可以轻易锁定某一特定用户。
谭见看着报告上的文字,不期然间,想起了钟泊过去好像对自己提过类似的话题。
说是什么……
有一个他喜爱的实体书作者,突然开始转写网文了。
而且连载的网文只能在某个冷门的读书App上看,有点麻烦。
难不成,当时钟泊说的作者是……
“裴文折!”
谭见咬牙切齿,这一切果然都是那家伙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