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序列为零 > 第83章 我果然不是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云悠悠,千载不说愁。

崔言下了山,这一晃眼,就是三十年过去了。

这三十年里,他看遍了大江南北,看厌了朝堂上的你来我往,看倦了江湖的恩怨情仇。

倒不是因为崔言的口味有多刁,实在是这些事太过频繁和循环。

庙堂也好,江湖也罢,同样的事总是不断发生,从未停止过重复...

一件事就算是再新鲜,重复多了,也会让人觉得厌烦。

就像套娃,一次两次也就罢了,要是硬生生套几个月的娃,那直接改行卖娃娃好了...

书归正传,这三十年里江湖上没有什么新鲜事,崔言也确定了一件事。

正是因为确定了这件事,崔言才会在三十年后回到这里。

他要最后爬一次这座山,最后参加一次华山论剑,去夺一次天下第一的名头,然后再看看,当一个人天下无敌时,是否真的会有天外来敌。

崔言开始登山。

华山对崔言来说并不高,可华山多歧路。

走着走着,崔言就走进了岔路,不仅没有登上山巅,反倒误入了一片从未踏足的偏僻区域。

山野之中,竟然凭空多了一户人家,房子简陋但不破烂,屋檐下挂着腊肉不多,但有肥有瘦,屋前屋后都有儿童玩耍,嬉闹声入耳...

华山...竟然还藏有这样的地方?

看着眼前如同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崔言没有迟疑,向前走去。

注意到他的到来,孩子们先是好奇的打量,缓缓地想聚过来,又像受惊的鸟群一样一哄而散...

崔言见到了这户人家的主人。

那是一个只消看一眼就知道老实的庄稼汉子,四五十岁的岁数,五六十岁的外貌,粗糙的笑容写满了质朴,单纯的同时不失生存的智慧。

庄稼汉官话说的不算流畅,带有很厚的口音,好在崔言这些年走南闯北,经验丰富,勉强能听个明白。

庄稼汉问崔言是不是来参加华山论剑的。

崔言乐了,“您怎么知道?”

庄稼汉知道自己猜中了,也乐呵,喊老伴端来两碗清水,匀了一碗给崔言。

按照庄稼汉的说法,会在华山迷路的人不多,迷路到他这里的,都是来参加华山论剑的。

崔言本以为,这庄稼汉会是什么世外高人,可借着接水的机会,确定了对方只是一个普通的庄稼汉。

至于庄稼汉的夫人...是一个背有些佝偻的妇人,妇人看着年龄不大,比面朝黄土的庄稼汉年轻不少,头发乌黑,简单盘起,见到崔言也不言语,只是冲他笑了笑。

庄稼汉解释道,不是自己妻子不懂礼数,实在是早些年受了伤,张不了口。

“受了什么伤?”

崔言也略懂一些医术,在这好似世外桃源的地方,本该住着一户高人,却没有高人,反倒日子过得有些清贫。

即便是这清贫的日子,一大家子也过得其乐融融。

既是有缘,又喝了别人一碗水,能帮的话,崔言不介意帮一把。

庄稼汉回忆起,应该是老妇人从山崖上失足跌下时受的伤。

庄稼汉是在一处山涧捡到对方的,全身上下都是伤,连头发都被树杈刮完了。

本来给她敷上草药,听天由命,没曾想都只是一些皮外伤,妇人很快好了起来。

只可惜,许是伤到了脑袋,妇人记不清往前的事,也不会说话,只能支支吾吾,拿手比划。

庄稼汉索性娶了对方当媳妇,这些年来又生了几个娃娃,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至于这其中的曲曲折折,是否都像庄稼汉说的这般...

崔言懒得猜。

一个是哑巴,一个是当家,清官难断家务事,崔言甚至不是个官,他连瓜田里的猹都不是。

至于庄稼汉什么时候捡到这老妇人的...

崔言不用问,庄稼汉自己说了,大概是二三十年前吧。

嗯,都对上了,但崔言也不在乎。

当年那句‘存天理,灭人欲’,他没有自夸,也没有自谦。

这三十年行走江湖,他见到了太多类似的事。

当今圣上驾崩的时候,他就在身旁,替对方掌了一盏灯,又替对方把这盏灯灭了。

年大勇死的时候,崔言也在一旁冷冷看着,年大勇想认他这个儿子,崔言却不觉得自己有爹。

无父无君,无法无天。

崔言最终还是走了,不过走之前,他终究还是留了点东西。

庄稼汉端着两个碗笑嘻嘻回屋时,老妇迎了上来,虽然不曾言语,但相处多年,眼神深处那点慌乱,庄稼汉还是能看出来的。

“你把心放回肚子里。”

庄稼汉把碗放下,安抚道,

“他认出你了,当年都没杀你,如今更不会杀你,你怕什么?”

老妇不言语,却举起拳头砸向庄稼汉,只可惜经过三十年风霜,这拳头最终还是软绵无力。

“他还给你留了样东西。”

说着,庄稼汉把那盒东西拿了出来,献宝似地递给老妇。

那是一盒...胭脂。

住在这世外桃源,什么都好,唯独是这类东西终究是少了点。

年少时,纵使全天下的胭脂水粉放在面前,老妇也不会多看一眼,唯独上了年龄,真苍老了起来,反倒对这东西有了念想。

她夺过胭脂,转身进了屋。

片刻后,庄稼汉在桌前看着抹上胭脂的自家媳妇。

老妇没有镜子,只能看向庄稼汉,想听听对方的评价。

“好看。”

庄稼汉如实评价道,

“就像是被打了两巴掌一样红彤彤的...”

老妇又是一通老拳。

崔言爬上华山之巅,这里没有三师兄,没有庙堂和江湖,甚至没有华山派。

这里就像一个寻常山头,唯一不同的,是有人正在低头看书,心无旁骛。

崔言轻咳一声,提醒道,

“掌门,我回来了。”

手里拿着书卷,三十年里没有任何变化的江掌门,头也不抬,平静应道,“哦。”

崔言站在华山之巅,他也和当年下山时是一个模样,没有任何变化。

一别三十年,两人却像是昨日才见过一般。

崔言站在江白身旁,与掌门并肩而立,不去看那位自己叫了许多年‘师父’的人,而是看着熟悉的风景...

“先生。”

崔言感慨道,

“我果然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