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是倭国使臣,从态度上来讲也还不错,这次来的叫苏我真平,是倭国的大纳言(相当于大唐尚书省的门下侍郎)。
倭国早期颇有今天棒子国的风气,隋文帝时期,使者来京言倭国是‘以天为兄,以日为弟’。
隋文帝一听不爽了,就是一个蛮夷之邦,搞得比自己还嚣张,所以就告诉使臣勒令他们修改此说法。
到了炀帝时期,当时的日本推古天皇写信给炀帝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炀帝当时心中全是征高句丽之事,所以便向鸿胪卿喝斥道:“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
意思就是,这个倭国太不像话了,以后这样的书信就不要拿给自己看了。
苏我真平是苏我部人,目前的倭国正处于飞鸟时期,初时有两部独大,苏我氏和物部氏,不过几十年前,两氏大战,物部氏彻底消失,
现在倭国的王叫厩户,是一个有抱负的,正在试图建立一个以天皇为权力中心的封建王朝。
“臣奉吾国圣德王之令,朝见天可汗。”
接着又是礼物清单,相较新罗,倭国的礼单就很粗暴,只有美女十名。
没办法,倭国本就是资源匮乏,再加上文明的起始比新罗和百济还要迟,虽然有大量的银矿,但他们的冶炼技术根本没办法开发,在他们看来,能拿得出手的只有美女了。
大朝会上,自然不会提出此行的目的或要求,不然不答应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
最后是高句丽的使节,来的人叫莫靖,是他们国家的古邹大加。
同样以天可汗称李二,敬献的礼物也以特产为主,如高丽参之类。
三方的使节退下之后,李二令四方馆好生照看,随即又宣布以李厥为正使,李世绩和王玄策为副使,接待这三方来客。
朝会结束,李二让李厥留下。
“李世绩有勇有谋,此次为副使有些折才,这些勋贵,你先生李靖身子羸弱,恐再不能以大任托之,张亮私心过大,倚之过重必生祸乱,
刘鸿基之流富贵蚀骨,已无拓功之心,程知节虽外粗心细,但可谋一域,不足谋一国,冲锋陷阵尚有余勇,运筹帷幄欠佳。
朕观之,将之中,惟李世绩与薛万彻二人矣,你于他们无恩,便有亲近机会需把握。”
“孙儿知晓。”李厥郑重一礼,不过很快就咧嘴笑道:“皇爷爷之宏威,加于寰宇,您只要保重身体就行了。”
李二淡淡一笑,伸手在他头上轻抚道:“人固有一死,朕不怕死,但朕怕这江山易姓,烟尘再起。去吧,不可在英公面前张狂。”
“孙儿省得。”
李厥出了殿,心中却想着李二所说之事。
自己才五岁啊,不行,一定要想办法让李二长寿才行,只有李二长寿了,自己才可安生的多过些休闲日子。
他争储位,是为了自己能活下去,或者说能活得更自在些,人生不受他人控制,可不是再给自己套一层枷锁,虽然迟早会有那么一天,他还是希望来得更晚些。
得抽个空,到孙神医那里仔细了解一下皇爷爷的身体状况,针对性的让他养生。
李世绩和王玄策在殿外等他,见他出来便道:“大王,午时宴请三邦使臣,便在四方馆之中。”
“哦,那走吧。”
四方馆的众人在门外迎接三人,三人入内直奔宴会的厅堂,三国的使节躬身在两边,李厥坐到主位开口道:“众位坐吧。”
三国使节见是一个孩子,面上都带着一丝不愉,高句丽使节当即道:“请问,正使的身份是?”
他当然知晓,只是见是孩子心中不爽,刻意问的。
李厥淡然一笑道:“我且问你,此来是受大莫离支之令,还是高丽王之令?”
大莫离支便是渊盖苏文,当然现在大唐称为泉盖苏文,因为要避讳李渊的字。
泉盖苏文此前,杀了当时的高丽王高武,立高藏为王,自封大莫离支,相当于大唐的宰相,实则已经掌控高句丽大小事务,架空高丽王,所以李厥才会有此一问。
莫靖答道:“自是受我王之令。”
“想来使臣是遵奉你王的。”
莫靖面现怒色道:“我是王之臣,自然遵奉王命。”
见两人言战,众人皆是愕然,四方馆众人颇为担心,没想到这高句丽使臣如此傲慢,初来就针对秦王。
人家莫靖能出使,必然嘴皮子厉害,众人很担心秦王年幼吃了亏。
倒是李世绩和王玄策面带笑容,颇为自在,两人看明白了李厥的套路,自从莫靖回答第一个问题,就已经掉入了秦王的陷阱之中。
李世绩轻抚胡须,心中暗赞,别看就短短的几句话,内里的机辩和学问不小。
高句丽当先开口发问,只要秦王回答,不管怎么回都落了声势,然秦王不答反问,这一问便又将主动权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李厥听对方言是奉王命,当即轻哦一声便道:
“想来使臣是大大的忠臣,只是本王听闻,去岁你们国王高武,被泉盖苏文所杀,还自封为大莫离支,
使臣居然自言忠王,当时为何不与泉盖苏文以命相搏?
哦,想来当时使臣并不在你们的京城平壤吧,想是后来使臣肯定已和泉盖苏文大战过,只是本王甚为好奇,
你们的大莫离支没有死,而使臣今日也来了大唐,这是为何?
难道使臣见了你们大莫离支身背五把刀,惧怕了不成?”
莫靖面上涨红,一时之间语塞。
四方馆相伴之人闻此,个个面上浮现笑意,秦王说得对啊,既然忠君,就该和弑君的泉盖苏文势不两立才对。
新罗的使节很不厚道的大笑起来,对着李厥躬身道:“王上所言,臣下居然未想到,看来高句丽皆是一群乱臣贼子。”
“好胆,新罗王是怕我高句丽的刀锋不利否?”
莫靖不敢威胁李厥,不代表他不敢威胁新罗。
“高句丽皆是乱贼,占我两城,杀我百姓,此仇必报。”
“好了,各位来者是客,我大唐自当以宾款待,若是在我大唐喊打喊杀,想来诸位也担不起这后果。”李世绩淡淡的说了一句。
双方见此,只得相互对视一眼,恨恨闭嘴。
倒是一旁的苏我真平一直面带笑意,看得津津有味。
……
pS:有个事解释一下,因为我看到不少读者在说。
关于李世绩,到底是该叫李绩还是李世绩。
李世绩原名叫徐世绩,字懋功,所以也有叫徐懋功的,加入李唐有功,被李渊赐姓李,所以改名叫李世绩。
避帝王名字之讳,是在帝王死后而不是生前,所以李二死之前,他还是叫李世绩的,李二驾崩之后,他为了避讳,才更名为李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