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厥把人挡了,但每天还是能收到不少的信,大多都是四品下的官职。
他一封没拆,学着老曹直接把信全烧了。
当然也有门卫挡不了的人,就像现在,不仅门卫不能拦,李厥还要亲自到门外迎接,因为来的是他外公苏亶。
(抱歉,前边说苏亶已经去世是有误的,给各位读者大大真诚的道个歉哈。)
“外孙见过阿公。”明德门口,李厥郑重行礼道。
“该是下官给秦王见礼才是。”
“阿公这是怪罪外孙未亲去府上见礼吗?”
苏亶愣了愣,随即笑道:“倒是阿公的不是了是吧,你母可好。”
“阿娘很好。”
两人一边说一边往里走,到了明德殿,茶刚上齐,苏氏就出来见礼。
苏亶怔怔的看着自己女儿,片刻双眼微红道:“前面之事,为父没有奔走,你心中可有怨气?”
“父亲也是为一家着想,女儿如何敢有怨言。”
苏亶微微颌首道:“为父听得出来,你没有怨气。你要记得,前面之事并非为父不想出力,实则是无力可出。”
说罢,又看向李厥道:“你呢?”
“我自是听阿娘的话。”
苏亶咧嘴一笑,这个回答也太讨巧了,不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看来这小家伙戒心很重啊。
“老夫来见秦王就一件事,你舅舅已可蒙学,听说东宫大贤众多,秦王尚缺伴读,不若让你舅舅…”
李厥瞪着无辜的大眼道:“阿公,我除了缺钱,其他啥也不缺啊。”
苏亶哈哈大笑,这是明着打劫啊,他站起身道:“那此事便这么定了,家里在东市还有两个铺子,便归你了,过两日我把你舅舅带来,教不好老夫可要找你麻烦。”
“恭送阿公。”
送走苏亶,苏氏顿时目光不善的转向李厥脸上。
“阿娘,我今日功课还未完成。”风紧,扯呼。
“你给阿娘站住,告诉阿娘是谁教的,勒索都勒索到你阿公头上了。”
……
立政殿中,今天的李二有些神思不宁,明天朝会就要宣布让李泰就藩,想着到时儿子那哀伤的眼神,他就一阵的烦躁。
将奏折往案上一丢,对着畅清道:“说说家常,朕甚为心烦。”
“陛下,皇嫡孙敲诈了苏家两个店铺。”跟着李二这么长时间,畅清自然知晓李二是为何,此刻想听什么。
果然,一听此话李二顿时来了兴趣,面上笑意道:“为何?”
畅清就将自被任命为秦王之后,李厥让人把门,将所有投递的信件烧毁的事给说了。
李二听完之后,笑了笑道:“这孩子还是懂得分寸的,听说,他从雉奴手中换了一个人?”
“李义府,听说是每月供给五十斤雪花糖换来的。”
李二再度哈哈大笑,嘴上却道:“胡闹,人才可遇不可求,如何能用货物来衡量。”
他突然来了兴致,当先往殿外走,边走边道:“走,去东宫转转。”
畅清紧随其后。
来到东宫,李厥还真在写作业,上午是萧瑀的课,这老人家也算是用心的,将前朝一些奏疏典型的问题挑出来,让李厥批示,之后他会点评。
李二见此新奇道:“萧公每日给你说的就是这些?”
“前些时日只是告诉孙儿,识人、识务,但今日上课萧先生就变了,开始让孙儿看这些前朝和武德年间的奏疏。”
李二面上微笑,显得颇为满意。
“朕听说你找了一个大才?”
李厥摇头道:“有点才气,但皇爷爷可不能夸他,不然他会自恃有才就不思上进了。”
李二哈哈大笑,让人把李义府叫了过来。
“朕常闻,辅佐少主最为辛劳,前汉有博陆侯,后汉有武乡侯,皆是如此,你有此能吗?”
李义府躬身道:“回陛下,臣下空耗三十载,岂敢与博陆、武乡侯相比,此二人,或拥新帝或主一时,臣远不及也。”
李二面上带笑,这个回答他还是颇为满意的。
前汉博陆侯说的是霍光,后汉武乡侯自然是指诸葛亮,两人都是受先帝托孤,扶持幼主。
李义府自然不敢与两人相比,但他却点明了,两人其实都有逾矩之事,自己比不上他们,是因为自己不会这么干,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是臣,少主乃君。
“隋末十八路反王,我李唐得了天下,为何?”
李义府额头起了一层细密的汗珠,说一点不怕是不可能的,同时面上也浮现兴奋的红晕,这就是他苦等的机会啊。
李二话刚落,他就作答道:“十八路反王,或为祸一方,或草莽之流,高祖初时未动,皆应惜民之故,后见天下已乱无可乱,才义师出太原,故大唐得天下,乃是顺应民意;
高祖识人重人,陛下勇武天下无双、天命所向,或降或败者,无一合争锋矣…”
李厥在一旁面上抽了抽,好嘛,又碰到一个睁着眼说瞎话的,把其他反王贬得一文不值,
李渊迟疑到底反不反,接着又坐山看虎斗,到这货的嘴里就变成了惜民之故。
李二再度大笑,三问道:“在尔看来,大唐之敌如何?”
李义府面上犹豫了一番,又快速抬头看了眼左右,还是按着心中所想回道:“大唐之敌内外皆有,内在世家,外在高句丽、吐蕃。”
李二面上的笑容一收,直接起身往外走,绕过李义府这才道:“既是皇嫡孙惜你之才召至东宫,你便好生伺候着。”
“喏。”
李二又对李厥道:“送送皇爷爷。”
李厥随在身后,到了通训门前,李二这才道:“要记着,此人或为尖刀,但不可倚为治世。”
“孙儿定会紧记。”
李二笑了笑,挥挥手道:“回吧。”
李二刚回到甘露殿正打算将剩下的奏折处理好,就听人报道:“陛下,高阳公主求见。”
“哦,快带进来。”声音中透着喜意,要说公主之中,李二最喜欢的,高阳可以排进前四。
在高阳前面或许只有晋阳、长乐、临川三位公主。
……
pS:唐朝的皇权很多时候与亲情是持平的,并没有清朝那么变态。
比如说长孙无忌见到太子李承乾,虽称呼为太子,但一般会以长辈自居,多时候也是太子先行礼。
清初就变态了,父亲给女儿磕头之类,在唐朝是看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