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做战神 > 第928章 一路追寻 兵锋南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928 一路追寻 兵锋南指

李渊在经历了一番内心的波澜之后,缓缓地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动作轻柔地将手中紧握已久的棋子放置在了棋盘上。

他目光深邃地望向对面的房俊,语重心长地说道:“房小子,我深知你才华横溢,能力出众,但你可曾真正思考过,分封制所带来的后果究竟意味着什么?”

房俊闻言,亦是轻轻地放下了自己手中的棋子,随后,他以一种几乎是艺术般的手法,将棋盘周围错落有致的棋子巧妙地分成了数个相互制衡的小版块,每一个版块都仿佛代表着一种力量、一种局势。

他抬头,目光坚定地望着李渊,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微笑:“老爷子,儒家思想中最为精髓之处,莫过于中庸之道,它讲求的是平衡与和谐。

诸侯国的实力若是过于强大,我们自可设法削弱其锋芒;而若是过于弱小,我们亦可适时地给予扶持与助力,使之得以壮大。在这场权力的棋局中,我们才是真正的棋手,掌控着全局的走向。”

李渊听后,眼神中不禁闪过一丝微颤,他似乎被房俊的这一番话深深触动。他沉吟片刻,终于开口问道:“你是说……我们应以棋手的姿态,去精心布局,巧妙地操控诸侯国之间的力量平衡?”

房俊微笑着点了点头,那笑容中既有自信也有睿智:“正是如此,老爷子。这便是下棋的精髓所在,诸侯国的发展完全在我们的掌控之中。对于强大的诸侯国,我们可以加重其赋税负担,以此作为约束;而对于那些弱小的诸侯国,我们则应给予必要的扶持与帮助,使之得以在夹缝中生存并逐渐壮大。

如此一来,诸侯国之间的力量便能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而世家大族也会因此被迫站到明面上来,无法再暗中操控局势。”

“失去了皇室的遮掩,他们的封地若发生任何风吹草动,都将直接成为他们自身的棘手问题,再也无法借助皇权的荫庇来逃避责任。

而且,关于诸侯国国主的继承问题,必须严格遵循宗主国的册封程序,任何胆敢破坏这一规矩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宗主国权威的挑战,我们必将发兵攻打,直至将其吞并……”

李渊闻言,眼睛瞪得滚圆,满脸难以置信地盯着房俊,心中暗自嘀咕:“这简直是闻所未闻的离奇操作啊!他居然妄图吞并那些由我亲手册封的诸侯国?这怎么可能?”他不禁对房俊那看似天马行空实则暗藏机锋的想法感到十分困惑和震惊。

房俊见状,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轻笑,那眼神中似乎早已洞悉了李渊的反应。他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李渊啊,你可千万别小觑了这些诸侯国。

虽然它们在名义上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但实际上,无论是实力还是影响力都极为有限。我们所要做的,不过是巧妙地给它们制造一个看似合理且无法抗拒的理由,让它们心甘情愿地融入我们的版图之中,成为我们庞大帝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李渊听得一头雾水,眉头紧锁,疑惑地问道:“那你所说的这个无懈可击的理由究竟是什么呢?”

房俊的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他缓缓踱着步子,继续说道:“汉武帝当年不是热衷于派遣使者四处巡视、加强与各地诸侯的联系吗?我们完全可以效仿他的英明做法。

派遣精明能干的使者前往各个诸侯国,以各种名正言顺的借口和冠冕堂皇的理由与它们进行深入的接触和交流。

在深入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循序渐进地渗透我们的意志,巧妙地展示我们帝国的强大实力与繁荣景象,让它们内心深处萌生对帝国的向往之情,最终促使它们自愿归顺于我们的麾下。

这样一来,吞并这些诸侯国之事便如同水到渠成一般自然流畅,无需我们动用一兵一卒,即可轻松实现版图的扩张,达成我们宏图伟业的又一重要步骤。

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要再找个合适的时机,提出一些看似合情合理且互惠互利的要求,比如共同开发丰富的自然资源、加强彼此之间的贸易往来等等。

只要我们运用的手段足够高明且策略得当,这些诸侯国自然会心悦诚服地乖乖就范,成为我们帝国版图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李渊听了房俊的这一番话后,不禁有些心动。他觉得房俊提出的这个主意虽然确实带着几分冒险的成分,但细细思量之下,却也发现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而且,如果真的能够成功实施,那对于他来说无疑将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胜利,能够极大地增强他的声望与权势。然而,尽管如此,李渊的心中还是难免有些犹豫与顾虑。

毕竟,这种做法在历史上并无明确的先例可循,他担心此举一旦实施,可能会引起其他诸侯国的强烈反感和激烈反抗,从而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甚至可能导致整个局势的失控。

房俊似乎早已看穿了李渊内心的担忧与迟疑,连忙出声安慰道:“老爷子,你大可不必如此担心。我们可以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先从小一些的诸侯国入手,通过实践来积累宝贵的经验与坚定的信心。

等到时机逐渐成熟,我们再对那些实力较强、规模较大的诸侯国动手不迟。而且,就算在实施的过程中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或者变故,我们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策略与计划,做到随机应变、灵活应对。

所以,你完全没必要如此焦虑不安,我们一定能够成功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的。”

李渊沉思了片刻,眉头紧锁,仿佛在权衡着每一个字的重量,随后缓缓地点了点头,心中暗自承认房俊所言确实不无道理。

他紧咬着牙关,脸上肌肉紧绷,似乎正经历着一场激烈的内心挣扎,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透露出他内心的犹豫与决断。

终于,他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深吸了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道:“好吧,就依你所言!然而,此事关乎重大,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绝对不能让其他任何人知晓,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房俊闻言,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他轻轻地点了点头,语气平和而坚定:“您尽管放心,我自然晓得其中的利害关系。只要我们的计划足够周详缜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周全,那么成功便指日可待。待到事成之后,您必将名垂青史,成为一位开疆拓土、功勋卓着的大英雄,受万人敬仰!”

李渊听着房俊的话,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心中暗自咒骂道:“这房俊,简直就是个疯子!为了权势和地位,竟然敢提出如此大胆的计划。不过……话说回来,这法子听上去似乎还真有点意思,若是真的能够成功,那我李渊的地位和权势必将更上一层楼。”

房俊见状,嘴角轻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似乎对李渊的反应早有预料。然而,他心中却不禁感叹起来,回想起李唐皇朝的兴衰历程,不禁唏嘘不已。

自李治之后,李唐皇朝便逐渐势微,到了唐玄宗时期,更是每况愈下。唐玄宗其人,虽然有着不凡的才华和抱负,但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蛮夷之君,其行为举止常常令人匪夷所思,难以理解。

尽管这一时期乃是大唐文化的巅峰,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真正铸就这一辉煌的并非唐玄宗,而是此前的李世民、李治等一众贤明之主。

他们励精图治、勤政爱民,才使得大唐得以繁荣昌盛。然而,即便有着如此坚实的基础,大唐的衰落却仍然无法避免。

房俊深知这一点,他心中暗叹:“即便是我竭尽全力辅佐李渊,也未必能够改变这一局面。大唐的衰落已成必然趋势,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想到这里,他不禁摇了摇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和惋惜。

“老爷子,”房俊轻声说道,“这些事情做起来确实并非易事。历史上商朝和周朝不都是因为诸侯国势力坐大而最终被灭亡的吗?我们不得不小心谨慎啊。”

李渊闻言,神色一凛,似乎被房俊的话触动了心弦。他欲言又止,张了张嘴却终究没有说出话来,只是深深地叹了口气,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

“可是商朝延续了千年,周朝也有八百年之久,也不算亏了……”房俊话锋一转,接着说道。

咕噜……李渊艰难地咽下一口口水,尽管他内心深处无比渴望李唐能够千秋万代,但他也明白这不过是一种奢望罢了。毕竟,秦朝二世而亡,两汉加起来也才区区四百年,而之后的南北晋更是转瞬即逝。

“能有四百年的皇朝国运,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李渊感慨地说道。

房俊不禁有些惊讶,他原本以为李渊会对李唐的未来抱有更高的期望,没想到李渊竟然如此豁达,看来他对皇朝的种种弊病也是心知肚明啊。

房俊随手将桌面上的棋子拨乱,然后若有所思地问道:“老爷子,您觉得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皇朝长久地延续下去呢?”

“这个,我实在是无能为力,毕竟我也只是个凡人,同样逃脱不了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呃?李渊闻言,不由得愣住了。

这话虽直白实在,却也透露出一股难以言喻的震撼。房俊的言下之意是,他活着的时候或许还能尽力维持现状,进行一些管理,但一旦他离世,那么一切就都将不再如他所愿了。

其实,历史上不乏勇于改革之人,但真正能收获好结果的却是寥寥无几。譬如那商鞅,最终竟落得个五马分尸的下场,这无疑是给后来者敲响了一记警钟,成为了前车之鉴。

在任何时代,改革都是一条充满荆棘的道路,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即便是贵为皇帝,也随时可能面临被颠覆的危险。

隋炀帝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他的改革措施颇为有效,本有能力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然而结果呢?还不是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难道这世上真的就没有能够永恒延续的王朝吗?”房俊听后,也不禁愣了一下。

他沉思片刻,忽然想到,还真有那么一个皇室,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那便是倭奴国的皇室。那是一个极为诡异而又独特的传承,似乎总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

然而,房俊很快便意识到,倭奴国的模式并不能简单地套用在华夏大地上。因为华夏民族骨子里的那股煞气,使得他们对敌人向来是毫不留情,讲究斩草除根。

这种性格,决定了他们对待潜在威胁时,绝不会手下留情,哪怕是敌人家中的一只老鼠,也要捉出来打死。

因此,在华夏,一旦某位将军得势,他绝不会像倭奴国那样,弄出一个幕府来与皇室分庭抗礼,而是会直接对皇室下手,力求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这就是本质上的区别,也就是说,无论谁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其后代都可能会面临被灭族的悲惨命运。

面对这千古不变的残酷现实,“老爷子,您又何必过于挂念那千百年之后遥不可及的事情呢?”

房俊倒是显得颇为豁达与开明,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并非是要让李唐王朝千秋万代、永恒不朽,而是要致力于让汉人从此不再受外族的欺辱与压迫。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需要率先推动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将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深深融入到汉人的血脉与骨髓之中。

从大唐这片热土上开始崛起,并且不断地向民众灌输那种开拓进取、向外扩张的雄心壮志,或许,大唐真的能在短时间之内实现前所未有的崛起与强盛。

“也是啊,我这一把老骨头,又何必去操心那未来的诸多事情呢?”李渊嘴上虽然这般说着,可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之中却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忧伤与不舍。

毕竟,李唐王朝是在他的手中建立起来的,就如同他的亲生骨肉一般,只要李唐还在,他的功绩与荣耀就永远地镌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可是一旦李唐被其他的势力所取代,那么他李渊一生的功绩与心血,也将随之烟消云散,化为乌有。此刻的李渊,就像是已经预知到了李唐王朝终将陨落的命运,却又束手无策、无能为力的老父亲,心中充满了无奈与哀愁。

“房小子,这一次出手对付你的袁氏,与汝南那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日后行事可一定要多加小心,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要知道,那汝南袁氏与弘农杨氏,虽然都未能跻身五姓七望之列,却也是实力不容小觑的世家大族,尤其是袁氏一族,他们曾经在东汉时期大放异彩,是那一段历史的主角,拥有着深厚的底蕴与不凡的势力。

四世三公,袁家声威显赫,两位诸侯袁绍与袁术更是位列当时最强诸侯之列,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即便后来袁绍和袁术相继离世,但汝南袁氏的根基并未因此动摇,反而如同古树般枝繁叶茂,保留了好几个旁枝血脉。

这一次出手的袁氏族人,正是源自当年风光无限的汝南袁氏的一支,他们低调蛰伏,却在关键时刻展露锋芒。

甚至有人私下揣测,如唐高祖李渊这般睿智之人,也曾对袁术的后人抱有疑虑,认为某位神秘人物或许正是袁术血脉的延续。

袁术,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诸侯,其生命终结之地乃是在扬州,那片烟雨朦胧、人文荟萃的江南之地,似乎至今仍回响着他未竟的壮志与遗憾。

房俊,一个对世家大族并无太多好感的年轻人,望着眼前棋盘上的局势,不禁叹了口气:“老爷子,您看,好好的一盘棋,如今却……”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但这个话题显然不宜深究,李渊听后,神色黯然,原本挺拔的背脊也似乎在这一刻微微弯曲,显然已被连日来的纷扰搞得有些垂头丧气。

再继续这个话题,恐怕连李渊这位历经风雨的开国皇帝都要开始怀疑人生了。

“小子,别灰心,咱们再来一盘!”李渊强打起精神,试图用棋盘上的较量来驱散心中的阴霾。就在这时,段鹏急匆匆地走了进来,神色凝重:“太上皇,我们已经找到了些许蛛丝马迹。”

李渊闻言,缓缓从躺椅上起身,将椅子轻轻推至一旁,眼中闪过一丝决绝:“找到了?好!那就立即行动,顺藤摸瓜,将他们的人一个不落地揪出来!”

经历了那次惊心动魄的袭杀事件后,李渊深知自己已然暴露,成为了某些势力眼中的猎物。因此,他不再有任何遮掩的念头,反而决定以更加高调的姿态,主动出击,展现出一股不容小觑的霸气。

骷髅殿,这个隐藏在暗处的邪恶势力,是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打击对手的机会的。而李渊,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决定利用此次危机,布下天罗地网,诱敌深入。

在这场智勇的较量中,李渊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要让所有人知道,即便是身处绝境,他也依然能够从容不迫,甚至还能反其道而行之,将局势扭转于股掌之间。

“禁军要抓紧时间,不然我怕到时候骷髅殿会杀来,人手上就不太够了。”

房俊也知道李渊什么想法,骷髅殿既然已经得罪了,那就好好的杀一场。

可是要对付骷髅殿,仅仅是自己几个人,那是远远不够的。

禁军这边还有几人受了伤,此时需要养伤,房俊虽然给了一些药,但并没有打算亲自动手,不是房俊冷血,而是禁军真不是他能接触的。

禁军是李渊的最后一道防线,他要是去勾搭,难免让李渊多想。

“房小子,你现在的修为怕什么?”

房俊翻了翻白眼“我不是怕自己受伤,而是怕骷髅殿对老爷子你下手啊!”

李渊并不强,要是遇上骷髅殿高手,一定会死的很惨的,这是肯定的事情。

“你这话有道理,段鹏,你去府兵那边通知一声,让他们派人前来支援。”

房俊微微一愣“老爷子,府兵来救援可以,但绝不能靠近船只,不然很可能出意外。”

骷髅殿的手段,房俊已经见识了好几次了,那是无孔不入,就连禁军都有他们的人,府兵之中是不是也有,真的不好说。

万一有骷髅殿的人,趁机给李渊来上一下,恐怕事情就麻烦了。

“还有,趁机查一下他们军弩的情况。”

之前世家出手,但房俊更为担心的事军弩的事情,因为军队被腐蚀才是最为危险的事情。

“小子,你的意思是?”

李渊也愣住了,甚至有些怀疑房俊的猜想。

房俊却轻轻摇头“老爷子,军弩是有着严格管控的,水鬼或者是世家想要运送过来都不容易,要运送必须打通府兵的关节。”

在古代,各处都会设立各种的关卡,想要运送军弩,那是一点差错都不能有,相比从艰难运军弩过来,还不如直接在这里弄军弩。

这样会容易简单的多,最关键的是不会引火烧身。

失败也不会因为军弩找到他们的痕迹。

“你小子倒是有颗七窍玲珑心,顺便查一下也好。”

府兵制颁布没有太久,若是已经腐朽到了这地步,李渊就要考虑是不是让李二改变兵制,虽然这种事情李二很难接受。

大唐实行府兵制,其实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唐的税赋远不如隋朝,这就是致命的地方,因为没有过多的税赋,加上大唐周围无数势力虎视眈眈。

“老爷子,希望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十几架军弩,你应该知道,这不是一处府兵拿得出来的。”

军弩在唐军中管理的非常严格,没有任何一个府兵能一口气拿出十几驾,他们要做这件事,只能是用各种零件拼凑。

“是啊!若是真的是这地方出问题了,那么情况就复杂了。”

十几个府出了问题,这已经不是一句出问题就能解释的了。

段鹏很快离开了,他需要做的事情不少,调动府兵就必须要做一件事,那就是拿出兵符,可这玩意李渊是不可能有的。

好在他身上有,李二对李渊的安全并不放心,早就给了底牌。

李渊显然也知道段鹏手中有调动府兵的兵符,只是一直都没有用,此时却不得不用了。

“老爷子,若是查出来,我们该怎么办?”

在大唐,叛乱是很常见的,不然大唐也不可能从头打到尾。

北方胡人带来的破坏,已经让中原失去了所谓礼,此时要建立统治很难的。

动辄就会引发兵变,这一点就算是李渊都不能视而不见。

一旦激起兵变,后果李渊承受不起,所以要查也不能太过明显。

段鹏离开不久,又有信息传来。

李渊的神情变得越来越阴沉了。

“真是该死,竟然已经形成了如此可怕的传信通道,他们想要做什么?”

李渊手上看到的,不是别的,而是一条完整的信息传送通道,是世家构建的指挥系统。

也就是说,只要世家想,他们获取各方信息的速度会远远比朝廷更快,而且不是依靠驿站,依靠信鸽。

房俊也微微一愣,这才明白,为什么强大如隋朝,竟然拿在世家手中轻易就被毁灭了,世家竟然已经恐怖如斯了。

这已经不是暗杀的小打小闹了,而是有系统的指挥,若是用在战争,恐怕李唐都扛不住的。

“老爷子,此时不是生气的时候,大不了我们兵锋南指,杀一波就好。”

任何时候都不要小看这些通信网络,他们能更快获得各种信息,就能早一步获得信息。

信息差,没错,世家已经开始使用信息差了,这是后世才有的战术。

“好,这一次那就兵锋南指。”

房俊轻笑一声,李渊怒了,世家的手段已经让李渊意识到了危险。

“老爷子,想要做这些,现在可不够,我们要是现在就南下,谁是猎物可不好说啊!”

若是府兵的事情不清理,到时候这里的反叛都搞不定,更别说调兵南下了。

“你小子……我不相信这些人敢……”

“太上皇,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