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也幻想过当那个毕业答辩时,自己站台上负责嘎嘎,惠庆负责手拿两把西瓜刀从南天门砍到蓬莱东路,一通乱杀,血流成河之后,自己轻松惬意的过关。
但那是不可能的。
因为来之前,惠庆就说过,要不是学校目前除了答辩委员会会议有回避制度,否则,自己的答辩全程,他都不愿意参与。
“班长,你觉得屋里这位,啥子结果?”
“还能有啥子,过了呗,刘老太太是谁?那就是一典型的护犊子的主,她的学生,她可以骂,别人骂一句,都会跟你杠到底的那种。这些老师也是的,明知道是这位的学生,还来招惹。”
“你导师呢?我看孙哥跟你们玩儿的都挺好。”
“啊,我导?哎,别提了。”
“咋?”
“他说,我们仨是他带的第一届硕士生。他自己资历尚浅,一会儿要是敢替我们说话,保不齐得跟着一起挨呲喽。只能尽力而为。反正他和我们说的答辩原则就是忍,别抬杠,别反抗,态度一定要好。没听说么,本科是不答不辩,问就道歉,硕士是尽量答,偶尔辩,装模作样来道歉。”
“博士呢?”
“不答只辩,打死都不道歉!”
“嚯~~~这不是找死?”
“你要有在自己的论文这一小块领域里,马林诺夫斯基来了也得给你点根烟,涂尔干来了也是弟弟的信心。”
“牛逼,行,班长,你很有精神。”
“那也是读博之后,现在么,该装还是得装。”
李乐笑了笑,“诶,前几天没见你,双鸭山那边咋说的?难不难?”
“佳斯特搜搜,只是略微出手就过了。”
“哟,恭喜恭喜,以后就双宿双飞了?”
“呵呵,同喜同喜,你不也过了?总分第一。”
“哎~~~侥幸侥幸。”
“谦虚谦虚。”
“向你学习。”
“向你致敬。”
“哇哗哗哗~~~~”
“李乐,姚浥尘,你俩闭嘴!”
“哦。”
“诶。”
两人对了个眼神,叹口气,低头,看手里的资料。
没几分钟,就听隔壁屋的门开的响动,几声脚步,那位答辩的,刘老太太的爱徒,静茹姑娘,一脸茫然的回到了等候室。
随即,有人喊了声,“姚浥尘!该你了,李乐,做准备。”
班长起身,一拍李乐肩膀,“我去装孙子去了。”
“嗯,好的,孙子。”
“你大爷的。”
。。。。。。
班长的答辩,似乎是遵循了“尽量答,偶尔辩,装模作样来道歉”的原则,没听到隔壁会议室有什么开团舌战的声音。
人回到等候室,也是面带喜色,冲着李乐比了个“欧耶”。
作为第三组五个人里,抽到最后签位的小李秃子,拎着书包起身,雄勾勾,气囊囊的推开门进了答辩室。
先扫了眼,瞧见里面七个老师,除了自家惠老师,剩下六个认识四个半,心中大定。
按照秘书指示,签字打勾,插上U盘,递交资料,等站到了台上,正式鞠躬,笑道,“各位,各位老师上午好。”
“我叫李乐,学号是***,我的专业方向是......”
“行了,别废话了,这都十一点多了,你麻溜儿滴。”前排正中,答辩主席,系里的另一位副主任,孔主任手一抬,直截了当的说道。
一句话,其他有的老师就开始憋笑。
李乐挠挠头,打开ppt,“哦,我的论文题目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研究与对策,副标题是,非自愿移民与社会学研究的双重视角。”
“为了完成论文,我收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我的导师惠庆教授的悉心指导、关心爱护,如亲人一般的温暖的帮助下,在系里以马主任为首的各位老师的.....”
“李乐啊。”孔主任又打断道。
“啊?”
“你有完没完,直接上干货,这一堆没用的帽子,还马主任为首,听着这么别扭呢。”
“噗!”
“库嗤!”
“卜~~~”
听到身边人反应,惠庆鼻孔出气,抬头望了眼天花板。
“哦哦,那我直接从第四页开始讲。”李乐忙摁下键,“诸位老师请看,我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部分.....”
十五分钟之后,孔主任瞅瞅ppt上的“谢谢”,咂么咂么嘴,左右看了看其他几个评委。
除了一言不发,面无表情的惠庆,剩下的,眼神里都是一个意思,“您先来。”
孔主任抬了抬有些潮乎乎的屁股,顺带瞄了眼门口。这次嗯哼一声,“那啥,李乐,简述一下,你选择研究这一课题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感谢孔主任提问。本研究源于我国城镇化率从改开伊始的17.92%增加到去年的41%的背景下,激增的征地矛盾。”李乐一手扶着讲台,用在家被大小姐培训过的语速回道。
“现有文献多聚焦经济补偿标准,但通过前期对京郊部分农转居的320份问卷与45份深度访谈发现,六成的受访者存在身份认同模糊与社区参与断裂等非物质困境。”
“因此,我尝试以社会排斥理论为框架,揭示制度性排斥、文化排斥与关系排斥的三重作用机制,为即将到来的地产、工业园区,大规模商业征地时代的社会治理,提供新视角。”
孔主任点点头,又是先看了眼惠庆,见惠庆还是没有反应,便说道,“那什么,我没问题了,其他几位老师可以问问题。”
“......”
“畅所欲问嘛。”
“......”
“刘教授?要不您先来?”
“啊,我啊,好好,那什么,李乐啊。”刘老太太似乎从一人开团的刺激中恢复过来,看着台上高大帅气的李乐,笑着捋了捋头发。
“诶,刘老师,您指教。”
“你本科毕业论文也是我当评委的吧?”
“是,您指出了关于的、地、得几个字的使用问题,在那之后,我就一直很注意这些。”
“嗯,看出来了,有进步,呵呵呵。”
“谢谢刘老师。”小李厨子笑的很灿烂。
“这次,给你提个标点符.....”
忽然,一直没发声的惠庆“嗯哼”了一声。
“啊,那个一会儿再说,这样,你提到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去量化社会排斥程度,说明一下指标构建过程吧。”
李乐瞧了眼惠庆,心说,得,您这是发信号呢?
叹口气,笑道,“刘老师,指标系统分为四个维度,经济排斥,土地补偿金支配能力,政治排斥,村务决策参与度,文化排斥,市民化技能匹配度,以及关系排斥,原邻里网络解体速度。”
“参考 主观幸福感量表,赋予各维度0.4、0.2......建设性排斥是原有理论未充分关注的创新点。回答完毕。”
“嗯。”刘老太太点点头,“我没啥了。”
似乎就像李乐猜测的那样,这边话音刚落,一位老师问道,“李同学,你的案例中提出的过渡型社会保障概念很有趣,如何区别于传统保障模式,有考量么?”
“有,传统模式侧重养老、医疗等基础保障,而我在京郊的案例中发现,54%的失地农民面临技能断层期失业风险......这种设计在南方的试点中使再就业率提升38%。回答完毕。”
“呵呵呵,我没问题了。”
孔主任点名,“闫教授,您是研究农村问题的专家,你那边。”
“哦,我想问,李乐同学,研究局限是什么?未来计划如何深化?”
“主要局限有三,一是样本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缺乏中西部对比,二是未充分讨论性别差异,三是政策模拟等新变量。”
“简单论述一下?”闫教授的语气,透着循循善诱,完全不像对刚才的刘老太太的学生那种诘问式。
小李厨子在台上,对各位教授的表情一览无余,瞅见刘老太太拿眼皮夹了一下闫教授,心里直乐。
想了想,说道,“后续计划与乡村经济提升政策结合,运用citeSpace追踪十年期追踪数据......”
等到李乐说完,台下的老师互相看了看,最后的目光都到了惠庆身上。
“李乐。”
“惠老师。”
“把你的ppt翻到第二十二页,关于回归模型的那一块儿。”
“哦。”
等把婆婆特点开到那一页,惠庆说道,“刚才几位老师的问题都问过了,我就不多赘述,但是,大家好像都没注意到这一页所展示的内容,或者注意到了,没深入的考虑。”
“大家看一下,这个回归模型在我们目前社会统计学上面,属于新的东西,国内学界的人对这个的原理和应用还不是很理解,李乐也是在和LSE的森内特教授的学习中了解的,在论文中使用。”
“李乐,这东西是你倒腾出来的,给你几分钟时间,把这个模型给几位老师讲一讲你的认知。”
“我啊?”
“是我?”
“不,不能,那,那我就说说?”
“说你的。我们也都听听。”孔主任捧场道。
“好。”李乐点点头,可心里琢磨着,这是干哈?答辩变成讲课?
没办法,只好拿起激光笔,在投影布上指指点点的说道,“我们都知道,空间误差模型SEm,一般考察区域间的外溢效应,当他的变量间由于空间......”
“.....所以,能更好的掌握政策对经济生态的影响。那个,我讲完了,请诸位老师指正。”
。。。。。。
被小李厨子以“一坨”来形容的答辩结束,答辩室内,委员会开始对这一组的学生进行评分。
等候室外的楼梯过道上。
“你说你的那屁股就不能不挨桌子?”马主任指了指李乐。
“没啊,就沾了一点儿。”
“行了行了,我眼瞎啊?”
“嘿嘿,主任目光如炬,洞若观火,明察秋毫,炯炯....”
“还用你说?”
“主任明鉴。”
“那什么,这次答辩感觉如何?”
“挺好,比本科时候问题多了点。”
“本科那也能叫答辩?”马主任嘁了声,“打个比方,博士答辩,相当于在一个空间里,老师告诉你这里有一只老鼠,你只要负责把老鼠找到,然后自己制造个工具,最后把老鼠抓住。”
“硕士答辩,就是老师告诉你,柜子里面有一只老鼠。你用老师给的工具,把老鼠打死,交上去。”
“本科就是老师直接把老鼠打死了,放在学生面前。你只要把他捡起来,交给老师就行了。”
“嘿嘿,学生明白。”
“嗯。这次答辩也过了,等学位也下来,就能叫你一声李硕士了?”
“哪有,哪有,学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路漫漫其修远兮,还有博士,博士后,一直往后。”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是。我一定记住。”
“这样,上次全校的本科生毕业典礼,要你发言你就死活不去,这次,学校那边提前打过招呼了,到时候还是你。”
“我啊?”
“昂,给咱们系长长脸,可行?”
“几号?”
“每年七月二三四五六,不定那天,还没定。”
“七月?我得跟媳妇儿回娘家。”李乐嘀咕一句。
“啥?”
“没啥。保证完成任务。”
“行了,就这事儿,等着出结果,照相去吧。”
“好的。”
回了等候室没和班长聊几句,一组人挨个被叫到答辩室。
今天运气都不错,都是通过,答辩室里,哗啦哗啦传来好几次掌声。
到了李乐这儿,全票通过。
“来,李乐,站中间,咱们一起。”
“那啥,别了,孔主任,我还是站边上吧。”
“别废话,今天你们才是主角,过来,惠老师,你站李乐边上,诶,那花呢?”
“刚姚浥尘拍完照拿走了。”
“嘿,那花就是道具,谁让他拿走的。”
“老孔,算了,就这样吧,来,看镜头。”
“三、二、一,毕业!!”
“咔嚓!”
小李厨子,不,等几天就得叫小李硕士,完成了人生又一个阶段的瞬间,被记录了下来。撒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