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毕竟武媚娘曾是宫里的才人,两人也有过交往,晋阳公主也没有把武媚娘当做一般的妾室、外室看待,还是给她几分体面。

“谢公主。”

武媚娘在旁边坐了下来,心里对晋阳公主也十分感念。

以前在宫里的时候,她只是个小小才人,其实早就已经适应了尊卑。

所以,晋阳公主愿意给她体面,才显得格外宽宥。

现在孩子还小,还什么都不懂,将来孩子大了,渐渐懂事了,她在公主面前能有几分体面,这对孩子也是好事。

好在是晋阳公主和长乐公主,出身尊贵却并不嚣张跋扈,是真正知书达理的贤惠公主。

晋阳公主问道:“搬到国公府去了?”

武媚娘心里也有一丝忐忑,陪笑道:“是,前天搬的,昨天归拢了一遍,见今天天气好,就来拜见公主了。”

晋阳公主笑道:“搬过去住也好,总比你那个宅院住的舒坦,都说千金小姐,什么是千金小姐?就是用千金养出来的才是千金小姐。”

“搬去国公府住,对孩子的成长也好。现在天气冷,孩子又这么小,不好带着出门,等天气暖和了,孩子也大了,多带着她来我这儿玩。”

“让这些公主、贵夫人们也认一认我们府上的大小姐。”

武媚娘听了心里大为感动,房遗爱说晋阳公主挺怜惜这个孩子,她如今也终于感受到了。

当然了,她心里也明白,晋阳公主如此怜惜宝儿,是因为宝儿是房遗爱的女儿,而不是因为宝儿是她的女儿。

武媚娘连忙站了起来,福身道:“妾身替宝儿多谢公主的大恩大德。”

晋阳公主笑道:“不必谢我,坐下说话。”

没有孩子的女人聚在一起无非是聊衣裳聊首饰聊胭脂,而有了孩子的女人聚在一起最大的话题就变成了孩子。

晋阳公主她们自然也不例外,一起聊起了育儿的话题,武媚娘也能融入进去,而且她是最新的新手,也确实需要经验。

等到房遗爱散衙回来的时候,房夫人和武媚娘早已经离开了。

“长乐回去了?”

晋阳公主点了点头:“嗯,到年底了,事情多,还有客人登门,她住在这边确实有些不方便。”

房遗爱点了点头也没有多说什么,搬回去就搬回去吧,他的劲头也过去了。

反正姐妹俩也都习惯了,他什么时候想了随时都能达成心愿。

见晋阳公主目光一眨不眨的盯着他,房遗爱有些狐疑的问道:“你干嘛这么看着我?”

晋阳公主抿嘴笑道:“今天媚娘带着孩子过来了。”

房遗爱依然有些不解:“然后呢?”

前天武媚娘搬去了国公府,昨天他中午他就去了一趟国公府。

刚刚出了月子的武媚娘可不是小别胜新婚那么简单,其中过程不可赘述。

难不成,武媚娘还能把这些告诉晋阳公主?

不然,晋阳公主为何用这种眼神看着他?

不对啊,就算武媚娘告诉了晋阳公主,晋阳公主应该也不会感到稀奇,毕竟晋阳公主才出月子也没多久呢。

晋阳公主笑道:“宝儿好可爱呀。”

房遗爱笑了笑:“是挺可爱的,男孩有男孩的可爱,女孩有女孩的可爱,都是父母的心头肉。”

因为晋阳公主生的是儿子,房遗爱也不好一直夸女儿有多好,免得晋阳公主吃醋。

女儿归可爱,疼爱归疼爱,但这是一个重男轻女的时代,房遗爱也要入乡随俗,也会更重视儿子,因为儿子才能挺立门户。

女儿是泼出去的水,儿子继承家业,这是社会规则,不是房遗爱能撼动的。

晋阳公主笑道:“你说的对,女孩有女孩的可爱,男孩有男孩的可爱。”

“我有了昕儿,看到宝儿那么可爱,我又馋女儿了,我也想生个这么可爱的女儿。”

“你说我下一个是生儿子好还是生女儿好?”

房遗爱笑道:“都好,都好,只要是你生的我都喜欢。”

晋阳公主噗嗤一声笑道:“我看只要生的是你的,你就都喜欢,你这说的也太敷衍了。”

房遗爱不是想敷衍,而是他也不确定晋阳公主第二胎会生男孩还是女孩。

房遗爱笑道:“生男还是生女,这是上天定的缘分,我们又没法选择。”

晋阳公主笑道:“所以才要求神拜佛嘛,只是我心里正纠结着呢,既想生儿子又想生女儿。”

说完之后,晋阳公主目光流转的看着房遗爱,嫣然笑道:“不过,前提是我得先怀上。”

好吧,这个时代的女人对怀孕生孩子确实很执着,多子多福嘛。

不过,房遗爱觉得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已经不少了,暂时并不想继续添丁进口。

儿女多了也挺愁人的,而且过于频繁的生育对女人的身体也有不少的损伤。

不如,过个几年再说。

当然了,这些话房遗爱也只能憋在心里,没办法告诉晋阳公主她们。

作为女人,晋阳公主她们只想着生孩子,而房遗爱作为男人想的就多了。

这些日子,他和晋阳公主她们欢好总是花样繁多,也不全是为了爽,也是为了避孕。

房遗爱的生活又回归到了以前,每天都回晋阳公主过夜,但是中午却有时候去长乐公主,有时候去晋国公府。

不同以往的是,每个府邸里都多了个可爱的孩子。

幸福是挺幸福的,就是有点奔波,所以说幸福之中也伴随着苦恼。

永徽二年就这么平静的度过了。

虽说朝廷发生了不小的动荡,宫里更是发生了剧变,但是大唐依然四海升平,国力蒸蒸日上。

大唐顺利的渡过了皇权的交替,李治虽然还略显稚嫩,却也展现出了不凡的治国能力,已经有明君之相。

百姓安居乐业,商贸发达,兵力强盛,朝中文臣武将济济一堂。

登基两年多的李治在稳固了皇权之后,也逐渐燃起了雄心壮志。

哪个男人不渴望建功立业?

哪个男人不渴望青史留名?

即便是皇帝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