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草根的江湖 > 第110章 查漏补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官上任三把火,杨二彪自从荣升厨师长后,一改往日大大咧咧的形象,说话办事都是一副雷厉风行的模样。以前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今,大到客人对菜品质量的投诉,小到十几号人轮休的安排,甚至是厨房地面的卫生,事事他都会不厌其烦地亲自过问。而且在水电方面进行严格的把控,杜绝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为“爱琴海”每月节省了不少的费用。

王强作为老板,本着价格实惠,薄利多销的原则,这些年来一直亲自负责采购。又为了保证所用食材的新鲜,每日的采购量都有所把控。而酒店的客流是最难估算的,所以经常需要中途出去补货。这样一来,虽然说整天驻守在店内,实际上真正待在店里的时间有限,后厨存在的一些漏洞很难及时发现。而马建钢在任时,一心扑在菜品的研发和制作上,也无心顾及其他,而且对一些事情总是大而化之,为了搞好团结,发现一些小问题也是睁一只眼闭一眼。

人都是有惰性的,管理的松懈导致一些人钻了空子,有个别的炒锅极不自觉,不管是否需要,炉子旁边的水龙头总是开到最大,只要一开始上锅炒菜,水龙头就变成了长流水,很多时候水会哗哗地白白流掉。按常规操作,炒菜时炉子旁边是必须得有不断流动的自来水,一方面是方便厨师随时清洗灶具,一方面是有些菜在炒制的过程中需要添一点水,还有就是因为灶台为不锈钢材质,猛火攻击下,温度会骤然升高,流水可以给灶台起到降温的作用,所以当点火开始操作时,灶台上的水龙头开着也无可非议。但是在中途无菜可炒的空档完全可以关掉,或者关得小一点,有些人嫌麻烦,经常任其一直敞开了流,反正用的又不是自家的水,根本不会心疼。

关于用电方面,虽然每次开会时都会把节约用电挂在嘴上,但实际上根本没人当回事。后厨角落的那个大冷库里面的灯,几乎就是长明灯,经常有人从里面取完了东西,从来不会去主动关掉,那个开关等同虚设。

相对一支灯泡来说,巨型的鼓风机才是真正的电老虎,每开一个小时就要五、六度电,本来鼓风机是为了减少油烟,只在开始炒菜时才打开,因为怕麻烦,按下开关后,便再也无人关注,会任其肆意地轰鸣。

这些浪费看起来不算大事,但长年累月下来,对“爱琴海”也是一笔不少的支出。商业用电的价格本来就高,后厨每个月光水电就要花费好几千元。

杨二彪以前只能做到独善其身,没有权利干涉别人。现在身份不一样了,老板对自己如此重视与信任,于情于理,他都要担起肩上的责任。他觉得有必要先从小事抓起,整治一下工作风气了。

他制定出严格的奖罚制度,后厨的每个开关都落实到个人。为此,已经有人被他重重地进行了处罚。

这些还不算,杨二彪还紧抓员工的仪容仪表的整顿。厨师们大都图省事,特别是炉子跟前温度高,一般都不愿意配戴厨师帽,尽管因此引发过菜里面出现头发丝的投诉,但都没能引起马建钢足够的重视,总是象征性地罚点款就算过去了。

杨二彪负责管理后,一改过去的作风,所有人的着装必须规规矩矩,甚至连工作服上都不能出现油渍。后厨都是些粗线条的大老爷儿,工作服上难免有些斑斑点点。本来炒菜时头上捂个帽子就让人觉得不舒服,再加上一身疲惫地回到宿舍后,还得吭哧吭哧地洗衣服,大家的情绪终于爆发了,纷纷指责杨二彪的要求有些过分。

强压之下必有反抗,这些杨二彪早就有心理准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有人开始悄悄在背后挑唆。有天晚上,趁着杨二彪不在,三锅王魁终于逮住了机会,不服气地说:“我说,哥几个,咱不能这样任人宰割吧?累死累活干一天,晚上回来还得洗衣服,咱是不是有点太好说话了?”王魁整天站在炒锅前,工装上到处是油点,洗衣服是令他最头疼的事情 ,再加上看到同是炒锅,杨二彪却平步青云,所以早已气不打一处来了。

烧腊张宏自从因为取完材料忘了关冷库的灯被处罚过之后,心里也对杨二彪积怨已久,立刻一拍即合,忿忿地说:“谁说不是呢?狗日的杨二彪拿着鸡毛当令箭,不知天高地厚,一点小事就上纲上线,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人物了,简直就是小人得志嘛。”

水台的王龙也不甘示弱,阴阳怪气地说:“如果不是人家马建钢甩手不干了,哪里轮得到他杨二彪在这里吆五喝六呢。‘爱琴海’之所以能走到今天凭的是马建钢手里的绝活和老板把着关的菜品质量,靠挑这些鸡毛蒜皮的毛病,别说再创新高了,就是稳住营业额都是痴人说梦,他杨二彪没有真本事也敢人家的揽瓷器活儿,就凭他那两把刷子,迟早会有翻沟的那一天。”

几个人越说越来气,越说越激动,为了大家能够长治久安,最后商议准备集体去上访,要求王强和张琴“弹劾”杨二彪。

当尾锅阿宝悄悄地把那些闲言碎语传达给杨二彪之后,他沉默了好半天。不得不说,那些人说到了杨二彪的痛处,他明白自己的软肋在哪里,说到底还是自己的手艺不过硬,否则不会引起大家对他如此的排斥。马建钢在位时,之所以能够服众,那就是在长期的摸爬滚打中独创了自己的特色菜,才成为了不可替代的人物。他杨二彪算什么,他会的那点东西,人家稍稍用点心也能做出来。这一点连王强也不得不承认,他能够传授给杨二彪的只是自己的拿手菜,马建钢肚子里的东西只有马建钢自己知道。

比如有一道菜叫“脆皮牛腩”,那是马建钢经过不断改良发明的一道当家菜,上等的牛腩先用八角、桂皮、草果、山奈、香叶……等二十多味大料以及葱段、姜片卤制,然后裹上一种独特配方调制的脆皮糊,再用文火慢慢炸制,原来软塌塌的牛腩肉立刻变得外皮酥脆,鲜嫩多汁,最后再佐以一种特殊风味的自制咖喱酱蘸料,那种独一无二的滋味无菜能敌,有不少老顾客来了必点这道菜。而自从马建钢走了之后,再也没人能做出那种味道。有一次,杨二彪硬着头皮鼓捣出来端了上去,结果不但招致客人不客气的投诉,还引来众厨师一片嘲笑,作为厨师长的杨二彪直觉得颜面扫地。

手下不服管教加上营业额的下滑,一时间让杨二彪有点焦头烂额。为了稳定住客源,痛定思痛,杨二彪决定厚着脸皮去找马建钢讨教一下经验。

做菜的配方如同练武之人的武功秘笈,一般不会轻易传授给别人的,特别是同行之间,去当面打探别人的诀窍是最犯忌讳的,但杨二彪还是决定去试一试。毕竟在一起共事这么多年,两人一直相处得不错,他马建钢应该会念一点旧情吧。再加上他的手艺是在“爱琴海”练出来的,如果论知识产权的话,应该也属于“爱琴海”的一部分吧。退一步说,他杨二彪也有一两道自己的拿手菜,实在不行,也可以互相交流一下嘛,这样的话,马建钢即便以后开了自家的饭店,多上几道特色菜,对他应该也算是一件好事吧。

终于等到了轮休日,杨二彪鼓足了勇气,忐忑不安地拨打了马建钢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