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草根的江湖 > 第94章 瞒天过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快,马建钢原打算很快与冯丽丽相见的愿望似乎要泡汤。

自婆婆和女儿来了之后,陈小莲只要有空就带着她们出去玩耍,张琴更是乐此不疲地一起陪同,带着她们把附近的名胜古迹逛了个遍,甚至连周围的公园以及超市都留下了她们的足迹。还特意去了趟着名的回民一条街,品尝了各种特色小吃。几个人玩得不亦乐乎,眼看着过了正月十五,陈小莲却丝毫没有送祖孙两人回去的意思。

为了讨大家欢心,马建钢一直硬着头皮配合着陈小莲演戏。而她也不计前嫌,似乎忘记了以前的所有不愉快。每天晚上临睡前,还主动打好洗脚水侍候他。原本分居的两口子又重新躺在了一张床上,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从前。

不知情的李月娥很会体恤人,为了不影响儿子和媳妇亲热,一到了晚上,总是贴心地带着小妮去楼下玩耍,顺便和王小惠唠唠嗑。

王小惠明白李月娥的良苦用心,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一边为小妮放动画片看,一边陪着李月娥拉家常,甚至还逗弄一下二凤,找出些好吃的来款待它。所以,一到天黑,二凤就很积极,哼哼唧唧地闹着要下楼。

李月娥向来懂得知恩图报,总是叨扰别人心里过意不去。于是,经常烙些馅饼、蒸点包子、又或者端碗水饺带着去。王小惠的婆婆下世早,男人又整天在外面跑出租,她一人守着店铺,忙起来连做饭都顾不上做,更别说吃上顿可口的了。李月娥的投喂,让她感觉温暖又感动。

这一天,李月娥又端着一碗炒面下楼来,王小惠赶忙上前去接着,也不客气,一边大口吃着,一边感叹道:“真是太好吃了,好长时间没有吃过这么正宗的炒面了,简直和我妈做的是一个味道啊!大妈,小莲有你这么好的婆婆,真是有福气啊。”

李月娥笑吟吟地说:“两好各一好,我们家小莲也很孝顺呢。嫁到我家这么多年,不要说红脸,连高声和我说话都没有过。人也老实勤快,不管有啥活总是抢着干。”

王小惠由衷地“啧啧”了两下,向李月娥竖起了大拇指:“大妈,你这当婆婆的可真会说话。有多少当老的,只会在背后说儿媳妇的坏话。其实是他们不懂,好媳妇都是夸出来的,越夸才越孝顺呢。”

“真不是我夸她,小莲确实是个好媳妇。”李月娥笑了笑,和王小惠拉起了家常,“说起来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了,当年我们家老头子因为宅基地的事,和村主任的媳妇生了场气,人当时就被拉去了医院,后来还落下了病根。老大建民在县城做小本生意,忙得也顾不上,我这把老骨头也不争气,心脏病三天两头地犯,家里头没个人照应,实在没办法了,让建钢和小莲提早成了家。当初他俩儿结婚时,家里要啥啥没有,真的是一穷二白,小莲从来没有嫌弃过。过门之后,建钢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家外都靠小莲一个人支应着。她还操心着想给家里翻修房子,那也是帮他们哥俩儿完成老头在世的心愿,你说,这样的好儿媳,是不是该夸?”

王小惠充满敬意地说:“大妈,一听你说话就知道是个明事理的人。人常说,前十年看婆,后十年看媳,是你知道心疼儿媳,才有了小莲对你的孝敬。你知道吗,刚进城的那段时间,小莲天天惦记着你和孩子,担心你们在家没人照顾,一提起来就掉眼泪。现在好了,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李月娥轻轻摇头:“好是好,但是这样下去也不是长久的事儿。过一阵子,我就打算回去了。”说着,拍拍自己的膝盖,叹了口气,“这两年,虽说有了小莲的照顾,身体比以前强多了,但是年纪毕竟大了,一到了下雨天,胳膊不是胳膊,腿不是腿的,到处好像都是毛病,慢慢地就不中用了,留在城里只会给他们两个添负担。这城里哪一样离了钱也不行,不像咱农村好混日子,说句实在话,在院子撒把菜种子,长出来的菜我都吃不完。小莲正年轻呢,愿意在大城市就让她留在这儿,小两口长期不在一起也不是个事儿。再说,大妈也盼着他们再添个一男半女的呢。趁着我这把老骨头还能跑得动,替他们再看几年孩子没问题。”

从李月娥的表情上,王小惠看得出她完全没有觉察出儿子和媳妇的婚姻出现了裂痕,看来马建钢的保密工作做得很不错。不管怎样,至少说明他是在乎老妈的感受的。从这一点来说,也算是一个孝子了。怕就怕好景不长,老人走后,那边的冯丽丽一勾搭,他又继续重蹈覆辙,那小莲的一片苦心岂不是要白费了。

想到这儿,王小惠婉转地劝说:“年纪大了,身边才需要人陪伴呢。生儿育女,不就是为了防老吗?照顾老人也是小辈给自己积福报呢,你给儿女孝敬的机会,也是成全他们啊。大妈,要我说,你就不要回农村了,等将来你们那边真拆迁了,用赔偿款在城里买套房子,城市可比农村条件好太多了,人到了晚年,也到了该享清福的时候了。”

李月娥听了,沉默不语,似乎陷入了沉思。打心底里说,自从她来到城里后,感受确实不同于农村。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自不必说,那都是她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来没有见识过的。如果说环境带给她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那么,更加值得一提的是,前几天陈小莲轮休时,带着她和孙女去逛了趟附近的公园,她内心受到的触动才是最为深刻的。

那天他们去得早,只见公园里到处都是晨练的人,一些穿着时尚又新潮的老年人吸引了李月娥的眼球,有些围成一圈激情四射地扭秧歌,艳丽的服饰加上飘舞的红手帕,看得人热血澎湃;有些穿着高雅,表情庄重,排成整齐的队列练模特步,一步一扭,像猫一样垫着脚尖走路,看上去十分高级;还有一堆长相淳朴,气宇轩昂的人,挤成一堆胀红着脸扯着嗓子吼秦腔。

戏曲是庄稼人的民谣,千百年来,用夸张的装扮、优美的曲调、丰富的内容,演绎来自民间的百姓故事,教导着人们如何为人处事,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灵魂。看大戏是农民辛苦劳作后对自己的奖赏,是消遣时的首选娱乐项目,是惬意的享受,也是教育下一代的教科书。

李月娥记得小时候,每逢大的集市时,镇上就会搭建戏台子,十里八乡的人们早早地就端着小凳子守望在台下。有人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那是他们不懂戏曲的魅力。李月娥从小就痴迷戏曲,每每听说哪里唱大戏,总会缠着大人带着去欣赏,那婉转优美的曲调一响起,整个人都仿佛被带入了其中,台上演员的唱念做打,一招一式,在她的眼里都显得是那样神圣。可惜,随着时代的进步,戏曲反而渐渐退出了大舞台,如今想听场大戏,已经是一种奢侈的愿望。

所以唱戏的这伙人引起了李月娥的特别关注,在现下这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时代,只有他们还坚守着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瑰宝,实属难得。由于从小到老爱听戏,听得多了,什么《三滴血》、《火焰驹》、《三娘教子》、《周仁回府》……凡是经典曲目,李月娥几乎都能跟着哼唱几句。怕人听见了笑话,从不敢大声,总是压着嗓门悄悄地吟唱。没想到,在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有这么一群人,可以这么潇洒、这么随性、这么豪放,肆无忌惮地放声大唱,李月娥当下不由得就对他们生起了几份羡慕。想起那些生活在马家堡的同龄人,此时此刻,恐怕大都正佝偻着腰身在地里忙活,心中突然五味杂陈,又不由得生出了几份凄凉。

尽管对于那种悠闲的自在的神仙般的生活很是向往,李月娥也清醒地明白,作为旁观者站在边上观赏一下可以,真的想融入进去,以她的出身和处境,今生恐怕也达不到了。

所以,思虑良久,她悠悠地吐出口气,看着王小惠,笑着自嘲道:“大妈我是个劳碌命,一辈子跟土坷垃打交道,离了土地我就心里直发慌,就像苗苗没有了根一样。城市再好,也不是咱庄稼人的家。再说,老头子一个人睡在荒郊野外,逢年过节魂魄想回家看看,屋里没有个人可不行。等建钢和小莲忙完了这阵子,我就准备让他们送我回去呢。”

王小惠还想说什么,猛一抬头,发现眼泪在老人的眼圈里打转转,也不敢再冒然劝说,连忙把话题扯到了别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