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伐清从南洋开始 > 第九十七章 科举与人口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8章 科举与人口(求订阅)

接下来一个月的时间,练兵大营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军备和辎重送入,囤积在校场旁的仓库内,确保营地内短期不会出现缺粮的问题,士兵也都做到了人手一双草鞋、一顶毡帽的配置,毡帽能够遮挡阳光直射,获得了许多士兵们的热爱,他们除了睡觉的时候会摘下来,否则平时都是帽不离手。

一个月的时间足够很多事情发生,首先是南方坤甸,因为黎长森猛下订单的缘故,南方直接掀起了学习编制草鞋和毡帽的浪潮,许多人都跑到手艺人那里去想要拜师学艺,从中分一杯羹,一些心思活络的手艺人更是提前用官府支付的定金来扫购大量的稻草囤积起来,一边是可以自己留着作为原材料,一边等以后稻草价格提高的话也可以倒卖出去。

事实证明,这些手艺人的确说的上是高瞻远瞩,坤甸周围的稻草价格一时间飙升,那些提前扫购的手艺人直接就赚麻了,不仅自己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为军队提供草鞋,那些同行没地方去买,只能低声下气的向他们请求卖一些来,还能赚更多的钱和粮食。

毫无疑问,军队的订单直接带动了坤甸等地的手工业的发展,虽然只是带动了一时,但大部分手工艺人还是借着这个机会赚了一笔,尝到的甜头的他们开始关注起了军队的发展和需求,草鞋是属于消耗品,高强度的行走下,差不多一个月就需要换一双新的,正是因为这一点,草鞋编织业的热度一直没有降下去。

而在朝堂上,在礼部的主持下,一直迟迟没有开始的科举终于拉开了帷幕,《大唐新律》中就明确规定了科举考题内容,除了传统的诗词外,主要参考的评分标准还是策论。

唐国第一次科举的策论题是苏言亲自想出来的,他就唐国眼下的处境出了三道题:

第一题,询问考生们要如何处理与土人和夷人(洋人)之间的关系。

第二题,唐国地寡民稀,虽然占领了南吧哇获得了大量的人口,但还是缺少足够多的人口,该如何吸引更多移民到此定居。

第三题,面对土人与夷人的步步紧逼,是应该主动出击,以武力震慑,还是以防御为主,以德服人。

这三道题并不难,苏言出这三题的目的主要是想要选拔与他一条心的文人,如果是那种迂腐,只一味讲究以德服人的,除非是第二题答得好,否则苏言都不太会接受这种人为官。

此次参与科举的一共有二十三人,人数要比苏言想象中的少一些,有很多文人对进入苏言的这个唐国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们更倾向于在这海外的蛮荒之地教书育人,传播儒家文化,说不定还能留下一个美名,让当地人为他们立碑纪念。

出乎苏言意料的是,参与科举的二十三人中并没有那种迂腐之人,他们对于土人和夷人的威胁普遍报以警惕的态度,大部分人认为应该加强军力,防备外敌入侵,也有人认为可以尝试着与周围的土人和夷人交流来往,互通有无,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双方之间的冲突,己方也能获利。

而对于如何吸引移民前来,二十三人基本都认为可以将发现金矿的消息传播出去,从闽粤和南洋各地吸引更多的汉人前来,不过其中有一个人的作答很对苏言的胃口,从作答的言语间就能看出杀气腾腾,此人认为不需要招揽汉人移民,可以靠军队攻打婆罗洲上的土人部落,效仿夷人掳掠土人作为奴隶驱使,这不仅能够彻底杜绝周围的威胁,还能获得不需要考虑损耗的劳力,何乐而不为?

针对这篇很对自己胃口的作答,苏言直接就给他点了高分,令其一跃成为一甲榜首,二甲与三甲则由礼部官员自行选择,苏言还让吏部先不授予此人官职,等他到南吧哇练兵大营面见自己后再做打算。

此番第一轮科举考试参加二十三人尽数录取,除了二甲分配至南吧哇担任知县,三甲调入工部暂任左侍郎,理工部事,剩余二十人尽数分入吏部与户部下属十一个司,又调两人前往大理寺与都察院辅助两位主官,第一次科举录取人员就这样完成了分配。

户部是目前最忙的部门之一,并且事关国家财税与民生大事,必须要先填满官员,不然就靠一名尚书和一名侍郎,只怕是能给他们二人活活累死,而吏部同样重要,因此就先将这两个部门填满。

礼部和刑部目前事情比较少,也算清闲,靠两位官员就能打理得过来,兵部事关军国大事,宁缺毋滥。

而工部一直空缺,苏言又远在南吧哇,必须先任命一人代为管理,大理寺和都察院只有一人的话恐怕处理不过来,便调一名副手协助。

这就是苏言分配新吏所考虑的事宜,事实证明他的决定是正确的,随着户部各司都任命了官员进行管理,户部的行政效率开始突飞猛进,两位主官的压力相比之前也轻松了许多。

地方,户部对全国一府三县的人口普查和户籍登记也都宣告结束,算上南吧哇的人口,全国有登记在册共5481户,其中712户为马来土人,剩余4769户才都为汉人家庭,因为并非每一户都圆满,有许多户只有孤身一人,因此全国总人口不算上那些土人奴隶,拢共有人。

其中,南吧哇的人口占比最多,因为这里是最早有汉人移居的地方之一,南吧哇城内登记的户口一共有1511户,其中汉人799户,土人712户,之所以会出现汉人移民比本地土人多的情况,除了土人之前遭到过唐军的清洗之外,还有就是苏言将原本居住在矿区的那些汉人也迁徙了进来,他们的加入极大扩充了城中汉人的人口数量。

当然,他们同时也加大了县城的生活压力,大量外来人口的移居使得本就不大的城邑变得拥挤起来,新上任的知县为了缓解这一情况,只能将一部分居民迁徙出来,在城外专门设置了一座村庄,南吧哇附近地势平坦,土壤也算肥沃,新设一座村庄也能鼓励村民开辟荒地,缓解南吧哇的粮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