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 第671章 捷报回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成化十四年*腊月初。

紫禁城*奉天门。

成化帝朱见深凝视着手中的捷报,字句间透露出的胜利喜悦仿佛跃然纸上。

他缓缓将这份捷报递给了身旁的内官监掌印太监梁芳,示意其诵读。

本应是司礼监掌印太监的职责,但自怀恩下马后,朱见深便决定不再设立此职,毕竟,他的儿子即将继位,他打算让儿子亲自培养亲信来接管司礼监。

梁芳接过捷报,声音洪亮地念道:

“臣东南总督、征南大将军汪直叩首。

自领旨率军出征以来,历经千辛,终未辜负陛下厚望,已成功剿灭盘踞福建、声势浩大的叛军十余万众,贼首朱遵钦自刎身亡,叛军多数已被捉拿归案。

然而,也发现有大明官员与叛军勾结,为虎作伥,暗中资助贼寇。

其中,南京兵部尚书王元服毒自尽,浙江左布政使刘福更是恶贯满盈,残害百姓,资助贼寇,实为恶中之首。

臣私自做主,将其千刀万剐。

以示惩戒,其肉则喂于城内流浪犬。

此外,浙江总兵赵刖在严刑拷问下,供出了南直隶、浙江及福建三省大小官员共计百余人,与叛军一同押赴京城。

此役之胜,实乃天助大明,祖宗福佑,陛下洪福齐天所致,今特将此捷报呈上,以慰圣心。

臣汪直,再次叩首敬禀。

愿吾皇龙体康健,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见深听完捷报,神色凝重,扫视着殿下的文武百官,缓缓说道:“爱卿们,听到了吗?

叛军虽然可恶,但那些为官的内奸更是恶中之首,堂堂布政使和总兵都敢资助贼子,这足以说明我大明的吏治还存在诸多问题。

你们之中,会不会也有漏网之鱼呢?”

文武百官闻言,心中一凛,纷纷跪倒在地,齐声高呼:“臣等万死。”

朱见深冷哼一声,道:

“什么万死,真正发生时,死一次就够了。

朕在这里再重申一遍,不管是谁,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异心,朕自然会重赏。

但若有异心,一旦天威降临,你们将吃罪不起,还有,月末时,凯旋大军就会回京,到时朕将举行献俘仪式,仪式结束后。

朕便要退位让贤,禅让给太子。”

内阁次辅刘健闻言,心中一惊,连忙站出来说道:“陛下,您还年轻。

是否可以让太子再历练几年?”

内阁首辅李秉却反驳道:

“臣支持陛下的决定。

次辅此言差矣,陛下虽然年轻,但太子年少有为,提前登基又有何不可?

况且,我大明开国以来,尚未有皇帝禅位的先例,陛下此举,定会千古留名。

当初尧帝禅位于舜帝,传为千古佳话。

臣以为,陛下之贤,远超尧舜。”

内阁大臣万安、万喜等人闻言,立刻附和。

随后,大臣和武将勋贵们也纷纷表态。

支持朱见深的决定。

太子朱佑极轻轻拍了拍额头,心中五味杂陈,看来,他必须得登基了,再也躲不掉了,不过年号他倒是早想好了,那就是弘治。

文华殿中。

太子朱佑极缓缓步入文华殿,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他与父皇共同编织的回忆。

自幼年起,他便在这庄严的殿堂中,接受父皇的悉心教导,学习如何治理国家,如何与这些官员对抗,甚至那传位于他的决定。

亦是父皇为了保护他免受东林党人的觊觎而做出的无奈之举,朱佑极深知,自己亏欠父皇与母后万贞儿的实在太多。

此刻,文华殿内,朱佑极的亲信们纷纷跪倒在地,齐声祝贺:“恭喜主子!”

朱佑极微微一笑,示意他们起身,道:

“起来吧,何喜之有?瞧你们高兴的。”

刘瑾见状,连忙说道:“主子即将登基为帝,我们自然为主子感到高兴。”

朱佑极闻言,笑容更甚:“你们自然也该高兴,毕竟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何况是你们。”

梁芳则谦逊地表示:“奴婢只要能继续伺候主子,升不升官都无所谓。”

刘瑾也连忙附和。

朱佑极点头赞许:“本宫向来赏罚分明,该是你们的,自然不会少了你们的,刘瑾,本宫决定将你调往东厂,你可有怨言?”

刘瑾连忙摇头:“奴婢绝无怨言。

若非主子提携,奴婢至今仍是一个受人欺凌的小内侍,主子对奴婢有再造之恩。

奴婢只是有些不解。”

朱佑极解释道:“东厂如今已被文官渗透得千疮百孔,这也是父皇当初决定重设西厂的原因。

之前之所以没有动手,是怕打草惊蛇。如今时机已成熟,但汪大伴另有重任。

可能经常不在京中。本宫信任你们三人,这件事就交由你刘瑾来担纲。

你要将东厂彻底洗刷干净,明白了吗?”

刘瑾郑重地点头:“请主子放心。

奴婢定当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十二月末*紫禁城。

宫廷内官忙碌的在午门楼前楹正中设御座,大典当日的清晨,由锦衣卫缇骑在午门前的御道东西两侧设仪仗,东西而立。

同时,京城十八卫皆派出精锐,排列两旁。

宫廷内负责礼乐的教坊司在仪仗之南也按东西两侧陈设大乐,北向而立。

负责国家典仪的鸿胪寺在午门前设两名赞礼官员,东西相向而立。

朝暾正(太阳旭日升起之时),大典正式开始,引礼官引导文武百官东西序立,并引导进献露布官员手捧捷报放置于大案之上,退回就位。

之后龙武卫押着着叛军和罪臣数千人来到午门前,并在西边的武官班次后站好。

这时钟声大响,成化皇帝朱见深身穿红色常服带着皇后万贞儿和太子朱佑极,驾御奉天门,钟声停止。

朱佑极望着那汹涌澎湃的人潮,不禁惊叹道:“哇,父皇,您看这人山人海,一望无际,究竟有多少人汇聚于此啊?”

朱见深闻言,微微一笑,道:“此乃献俘大典,自然引得满朝文武与百姓纷纷前来观瞻,加之京城人口众多,故而场面如此壮观。

你瞧,那人群中还有许多外国商旅呢。

为维持秩序,十八卫中除守城者外,其余官兵皆已列于两侧,这其中,也有你的一份功劳。”

皇后万贞儿闻言,好奇地问道:

“极儿有何功劳?”

朱见深笑道:“这小子,当年力推南方增收商税,为国家赚得盆满钵满,内帑也因此充盈。

他便用这些银两,扩建了京城与街道。

贞儿你看,这街道如此宽广,方能容纳这众多人口,其规模之宏大,较之北宋汴京,亦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朱佑极闻言,脸上洋溢着自豪之色,道:

“那是自然。

儿臣定要将北京城打造得远超汴京,成为天下第一巨城,此时城池大小,绝非其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