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明朝第一航海家 > 第10章 复仇的承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王妃带着小徐妙锦及随从在庆寿寺后院广场行善,她们给乞丐和流民发馒头,施粥。

术士袁珙不再扮成算命先生,他来到庆寿寺,将道衍和尚拉进房中。

袁珙认真看了看房门外,发现周围没有其他人,他将房门掩上,来到道衍和尚身边。

见袁珙神神秘秘,道衍老和尚道:“柳庄居士,今日为何如此神色?”

袁珙神色肃然,他有些激动,对道衍和尚道:“斯道,你的眼光没错,燕王朱棣他日必登大宝!”

“廷玉,你是如何得知?你是算出来的吗?”道衍和尚大为惊讶。

袁珙道:“此事说来话长,我遇到了一位奇人。你且听我慢慢道来......”

斯道,是道衍和尚的字,道衍的雅号独庵老人,又有一雅号是逃虚子。而廷玉是袁珙的字,袁珙的雅号是柳庄居士。

袁珙擅长相术,爱给人看相算命。袁珙与道衍早前便相识,两人曾在嵩山寺有过交往。

那时,袁珙对道衍和尚道:“你这和尚真是奇怪啊!你有一双像病虎的三角眼,性格必定嗜杀。你这人属于刘秉忠之流。”头一次见面袁珙就说中了道衍的性格与志向,道衍为袁珙的相术折服,因而将袁珙引为知己。

另一个院子的厢房中,在马和与小乞丐的协助下,郑海洗了一个澡,换了一身干净的新衣服。

郑海静静地坐着,任由马和为他收拾衣裳,打理头发。

在郑海眼中,这个世界一切都是让他感到新奇。衣服、镜子、发簪等,这些马和等人最习以为常的物件,在郑海看来都是古董一般的存在。

郑海就静静地看着,用心地记着,任由马和与小乞丐为自己打理。不是他不想自己动手,而是因为他从来没穿过古装,从来没留过如此长的头发。

在部队,郑海的头发长不过耳根,而如今长发比肩女子的飘飘长发。

郑海认真地看着,仔细地记着,毕竟今后他要自己梳洗打理。

马和一边为郑海梳理头发,一边兴奋地讲述童年的故事:

“小海,你还记得吗?我曾经跟你讲过,我的父亲去天方朝拜的故事......”

“你还记得小时候我们在云南滇池中放纸船吗?我们还在滇池中划船、游泳、潜水......那时候我们还联手骗了一个乡绅,说我们在滇池中见到了龙王......”

郑海默默地听着,虽然他曾经在网上查过郑和的资料,知道有关郑和的许多事情。但郑海不知道当郑和还是小马和时,到底有什么故事,所以他就默默地听着。就装成小乞丐狄云说的那样——“帮主,脑子烧坏了”。

马和开心地回忆着童年的趣事,声音中流露出重逢的喜悦。

郑海从马和的讲述中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云南的“白衣族”,也就是傣族。他从一个汉族穿越成了少数民族傣族,唯一庆幸的是他真的会泰语(傣族语)。

马和指着郑海手臂上的纹身,道:“你的这个纹身是你七岁的时候纹的,当时我就在你身旁。那次,我们骗了老乡绅后,人们都传言称我们俩是神童。你求着你家老阿公纹了这水波纹,还有你名字中的‘海’字......”

纹身是白衣族男性的重要标志之一,男子都以有纹身为荣。

白衣族有一句谚语:“石蚌、青蛙腿儿花,哥儿腿不花,不是好汉不嫁他。”又有俗语:“有花是男,无花是女;有花是好汉,无花是白水牛。”

总之,就是说白衣族男人以纹身为荣,女子喜欢有纹身的男性,有纹身的男性是英雄。

郑海还从马和嘴中得知,白衣族男性一般是在十一二岁左右开始纹身,而郑海纹身时是七岁。就因为白衣族特殊的纹身,所以马和认出了郑海,确信他是失散多年的小伙伴。

郑海发现马和为他插上发簪后,郑海问了马和一句:“那我们是什么时候分开的呢?”

马和神色有些惆怅,抬头看向窗户。一道阳光穿过窗棱照在他身上,仿佛将他带回到童年的时光。

马和沉默了好久,才慢慢地说到:“我们一直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直到明军攻打云南......那年,我才十一岁......大明的征南将军横扫了云南。后来,我的父亲也战死了,我们就被明军掳进了军营......”

郑海脑中闪现与郑和童年相关的资料:据说郑和生于洪武四年(1371年)。十一岁应该是洪武十四年(1381年)。那一年秋天,朱元璋命傅友德为征南将军,蓝玉、沐英为副将军,征讨云贵。

“那我们是在云南时就分开了吗?”郑海问。

马和摇摇头,他的表情有些痛苦,也有些怨恨。他的眼睛圆睁,豁然闪现一道怨恨的目光,拳头不由地紧握。

郑海犀利的目光落在马和身上,他察觉到了马和的异样。他明显觉察到了马和的痛苦与怨恨,他猜测马和应该是回忆起了一段痛苦的经历。

过了一会,马和才从痛苦中走出来。他说到:“在被押往应天府的路上,为了逃跑,我们联合其他小孩发动了一次暴动......我们好不容易逃出了军营,但依旧没能躲过官兵的追捕。在逃跑的路上,你坠落了山崖,而我被重新抓了回去......”

说到这里,马和又哽咽了。他慢慢闭上双眼,但眼角依旧渗出了泪水。他似乎意识到了郑海的目光,背过身去。

郑海给小乞丐一个眼神,然后对小乞丐摇摇头,看向门外,示意小乞丐先出去。

郑海支走了小乞丐狄云,屋中只剩下他和马和。

屋外阳光灿烂,而屋内却是一片清冷的幽暗。马和背对郑海,面墙而立,站在阴影与光亮之间,屋中陷入了一阵无言的寂静。

光线从屋外穿过窗棱,照在马和的衣服上,在黑暗中勾勒出马和那魁梧的身躯。阳光并没有使马和感到温暖,只见他的身体在轻轻地颤抖着。他那魁梧的身躯只投下了短小的影子。那影子是那么的卑微和寂寞,在光亮与幽暗之间只留下淡淡的感伤。

郑海就这样默默地看着马和,静静地等待着,或者说守护着。

如果对方是一个女生,或许,郑海此刻会上前抱着她,或者让她将头靠在自己的肩膀上,这样可以缓解和安慰对方。

但对于男生,郑海认为,最大的安慰或许是不去打扰,只需静静地等候,安静地倾听。

有时候,安慰一个人,无需多言,陪伴与守护便是治愈痛苦的良方。

马和深深呼了一口气,依旧背对着郑海,他淡淡地说到:“就这样,我们分开了。而我......我也因此受到了严惩......被傅友德割去了命根......被送入宫中,成了太监!”

马和再次握紧了拳头,身体颤抖着,又是一阵沉默。

郑海看着马和那孤寂的身躯,心中也是一阵波澜起伏:没想到,开创了大明朝七下西洋伟业的郑和,竟有这样不幸的童年!

“我会替你报仇的!”

郑海不知道如何安慰马和,他感同身受,只说了这一句。

马和颤抖着的身体停止了颤抖。他转过身体,看向郑海,心中的感动化作了眼角的泪水。

泪水划过脸庞,滴落到干枯的地面。随着泪水的消失,他心中的痛苦也在瞬间消散了。

马和眨了眨眼睛,眼神恢复了清明,看向郑海时再次充满了自信与欢喜。他开心地笑道:“小海,你长大了,竟然会安慰人了!”

郑海看着马和,再次认真地说到:“马和,我是认真的,我会替你报仇的!”

-------------------------------------

注:

“天方”:一般指现沙特圣城麦加,泛指阿拉伯。

“白衣族”:元明时期我国傣族的称呼,又称“白夷”、“伯夷”、“百夷”、“金齿”。唐宋文献记载有“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白衣”等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