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支持你!
“兄弟,这次你可长脸上,又上报纸了。”
刘烨接到郑水生的电话,是第二天上午八点多。
看得出来,郑水生比谁都要兴奋。
全县镇村建设现场会在枫林镇召开,意味着县委县政府对枫林镇的肯定。他们把枫林镇作为全县其他乡镇学习的标杆,证明枫林镇的发展抓得好。
郑水生心里清楚,枫林镇之所以能发展得这么好,主要还是靠辉煌集团。
像辉煌集团这样的企业有十几家,枫林镇的前景还会更好。
尽管酷暑难当,郑水生还是热情不减。
“刘烨,我们一起去枫罗大桥看一下,如何?”
“好。我去镇政府找你。”
不一会,刘烨驱车来到枫林镇政府。
郑水生头戴草帽,赤脚穿一双凉鞋,肩上挂一条擦汗用的毛巾。他的手里还提着一个玻璃制的水杯。
“这鬼天,真热。”
一上车,郑水生便抱怨道。
郑水生的公车是一辆墨绿色吉普车。车上没有空调。他宁愿坐刘烨的普桑。
枫罗大桥是连接枫林镇和罗桥乡的桥梁。郑水生和刘烨在岸边伫立了一会,看到一艘摆渡的船来回运送两岸的人和物。
两个乡镇的老百姓拿着农副产品去集市上卖,都是通过摆渡来完成。
郑水生坐在一颗大柳树下,感受着袭袭凉风。刘烨也坐在他的身边,他随手携带了一把折纸扇,扇起来也挺舒服。
“聂书记是个实干家。”
郑水生感叹道:“这么大的会议,他居然连工作餐都不让准备。散会后各自解决。”
和大吃大喝的“吃喝风”相比,这样做的确有些扣门。
刘烨不再想这些事。他经历得比郑水生还要多。对这些无聊的琐事并不感兴趣。
他问道:“这座大桥县老建办已经立项了,估计三个月内会有资金到位。到时候,枫林镇和罗桥乡连成一片,两个乡镇的交通就顺利多了。”
“路通财通,我赞成多搞基础设施建设。”
郑水生开始发表自己的感慨。交通不发达,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要打破这种瓶颈,唯有大力度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这个力度无论加大到多么大的程度都不为过份。
遗憾的是,县财政很穷,羞涩到只能勉强发放干部和教职员工的工资。想再挤点钱出来搞建设,比登天还要难。
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地向省市两级争取资金。省市两级也是僧多粥少。他们的钱也不好要。
郑水生想干事、又难干事的心态,在刘烨面前一览无余。刘烨只有暗暗感慨。
两个人坐在大柳树底下,谈论着枫林镇的发展。郑水生认为,枫林镇想在短时间内实现飞跃,靠的是工业。
农业只能起到稳定社会的作用。它的获利实在太少。
刘烨便向郑水生谈了一下万头养猪场的事。郑水生惊讶地问道:“刘烨,这么大的事情,你考虑清楚了?”
“嗯。”刘烨递过来一支红塔山香烟,自己也点燃一支抽了起来,说道:“种田不一定赚钱。养猪也是摸着石过河。但无工不富,无农不稳。农业这一块,我还是不想放弃。”
郑水生有些怔怔地说道:“你这规模有点大啊。”
刘烨笑道:“你还没有去过野猪垅吧?我带你去看一看?”
“好。我去。”
两个人坐上车,驱车来到野猪垅。
野猪垅缺水的局面,因为一台大功率水泵而彻底改变。
来到外围,就能看到这里瓜果飘香。
满山遍野的果树,多达五六百亩。
刘烨把车停稳,带着郑水生走了半华里路,便到野猪垅。
这一条长垅,以前只能靠天吃饭,现在种满了水果,如桔子、板栗、水蜜桃等。
通过现场察看,郑水生更是生疑。眼下这情形很好啊,怎么要把果树移栽,用来建养猪场?
看出郑水生心生疑窦,刘烨笑道:“这地方比较偏,不容易引起环境污染。养猪场建好之好,还可以用猪粪种果树,一举两得。”
农村没什么便宜,就是田地便宜。有些农户由于种田没有打工赚钱,直接抛荒。
郑水生问道:“你确定养猪能赚钱吗?”
刘烨:“大城市人口多,生猪销售量大。我把生猪销售到大城市,哪有不赚钱的?”
小城市和农村的销量有限,大城市就不一样了。
大城市人口多,农产品必然需要进口。刘烨找的就是这个市场赚钱。
沉吟片刻,郑水生说道:“我倒觉得可以一试。关键看你的技术是否过关。这么多的生猪关在一起,多少还是有些风险的。”
养殖业最怕的就是瘟疫。一旦爆发瘟疫,将会带来灭顶之灾。
刘烨趁机说道:“我正想和你说这件事,我想在全镇范围纳招聘十名高中以上文化的毕业生,把他们培养成防疫人员。”
“好啊。这个问题我支持你。我们镇这么大,要选十个人出来没问题。”
刘烨笑道:“我用人比较挑剔,要求比较高。”
郑水生笑道:“考试啊。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不就可以了?”
说到这,他突然问道:“培训老师找好了?”
“县农业局畜牧兽医站的柳轻舞。她是省立农业大学的毕业生。这些日子,立体养殖没有出过问题,主要还是靠她当技术顾问。”
柳轻舞的名字,郑水生不一定熟。但柳建设的名字他就熟悉了。农业局局长。
郑水生问:“她是柳建设的什么人?”
“是他的女儿。长得很漂亮。当然更重要的是,她的技术过关。没有她,我哪有一千头长白猪仔送给贫困户?她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我的立体养殖。”
“我看行。”
郑水生说道。
两个人从野猪垅出来,步行到停放桑塔纳的地方,用了二十几分钟。
郑水生感叹道:“要想搞万头养猪场,这条路还要拓宽,最好能浇上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