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尽全力
苏书海为难了。
要是能解决,还用等到今天吗?作为农村基层干部,他都被这些问题给整麻木的。
苏书海道:“刘烨,我觉得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在全县都算最好的。要不然,各级领导也不会对你那么好啊。”
刘烨淡淡一笑:“我觉得还不够。先不要说全县第一,先把工作做到全枫林镇第一,让其他镇的人都羡慕我们。”
苏书海:“那你下一步怎么办?”
刘烨诚恳地答道:“我还没有想好。总之,最基本的目标,就是能让所有人幸福地活下去。有工可打,有地方赚钱,生活不会为几斗米发愁。”
“嗯。这是最基本的要求。第一步,解决温饱。”
苏书海也是这样认为。但彼此认识的差距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陪苏书海聊了一个多小时后,刘烨才回家睡觉。
一看时间,都已经子夜时分。李翠玉已经睡了。
听到声音,李翠玉又醒了。
“刘烨,你怎么还不睡?”
李翠玉嗔怪道:“有什么干不完的事,不可以等到明天再干?”
刘烨:“我太激动了。我现在越来越佩服咱爹了。他老人家是个世外高人。”
听到有人表扬自己的老爹,李翠玉也睡不着了。
她侧过脸来,微笑着问道:“此话怎讲?”
刘烨:“以前镇里叫我当村委会副主任时,我个人是不太情愿的。因为在村里兼一个职,会影响我做生意。”
“是咱爹鼓励我的。要不然,我还真的不知道普天之下,还有这么多穷人。”
刘烨微微一笑,道:“能为他们做一点小事,我都觉得特别舒心。”
李翠玉问:“你做好事做上瘾了?”
刘烨笑道:“是这个意思。今天开个座谈会,竟然为一百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不但帮助了贫困户,还为自己的企业解决了大问题。一举两得,多好。”
开会的时候,李翠玉代表辉煌集团在场,贫困户给她的震憾也是挺大的。
设身处地的想,她自己不是也曾经穷苦过来的吗?
家里的水已经烧开了,没有米下锅,不得不向山奶奶借点米煮粥。
这是人过的日子吗?
穷过了,就是知道富裕来得弥足珍贵。
在扶贫这件事上,李翠玉和刘烨的想法是一致的。
可是,世界之大,又怎么帮得过来。
李翠玉说出自己的想法,刘烨说道:“一个人的力量的确有限。但通过我的行动去影响更多人,甚至在社会上形成一种好善乐施的习俗,不是能帮很多人吗?”
李翠玉问:“刘烨,你准备干什么?”
刘烨问:“你觉得呢?”
李翠玉:“量力行事,渐行渐远。”
听到这四句话,八个字,刘烨一把搂过李翠玉,高兴地说道:“老婆,你的文科不差啊。”
李翠玉白了刘烨一眼,不满地说道:“我什么时候文科差了?不就是写作差了一点点?其他方面也是挺厉害的哟。”
小舅子考上大学,当姐夫的随礼两万。
这个消息比送一幢房子给小舅子还要震憾。
刘烨明白李翠玉的意思,做好事要量力而行,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远。
她是在警告自己不要搞假大空。否则,就会走不远,甚至自己的企业先倒下了。
“老婆,我刘烨不是那么不自量力的人。我需要稳打稳扎,一步一个眼印,把新光村打造成天下第一村。”
听到这,李翠玉问道:“你不是说要搬到县城去发展吗?”
刘烨纠正道:“我是把集团公司的总部搬到总部。其他厂还可以继续在枫林镇发展,而且会发展得越来越好。这些日子,公司走上正轨,发展越来越快了。我这个老总,最喜欢看到的就是那些数子蹭蹭地往上涨。”
第二天上午,被安排到辉煌集团上班的110名员工,由苏书海亲自招呼,送他们到各个工厂。刘烨自己开着车去县农村信用社。
姜青山已经等在那里了。
一见面,姜青山便问道:“买老县委的事情落实了?”
刘烨道:“我今天来,就是为了这件事而来。我自己能拿出50万,其他的靠您贷款,怎么样?”
姜青山笑道:“你早这样想就好啦。我这叫人去办。”
说罢,姜青山朝着外面喊道:“谭科长,帮刘烨办一分抵押贷款。”
......
从县信用社走出,刘烨像是走在梦中。
这一切,似乎是那么的不真实。
姜青山非亲非故,一而再、再而三地帮助自己,这运气不是好到爆棚是什么?
回到辉煌集团。苏书海道:“刘烨,那些贫困户,该安排的都安排了,还有十户,的确是没有劳动力,没办法派人出来做事。比如东山湾刘姥姥。儿子儿媳都不在了。一个七十岁多老人带着六七岁的孙女,叫她们的日子怎么过?”
刘烨问:“像她这样赤贫的家庭有多少户?”
苏书海:“也就十来户。”
刘烨:“辉煌公司的管理层,每人结对帮扶一户。捐助资金不少于一千块钱。”
此言一出,苏书海愣住了。刘烨这是想干啥?他自己发了疯似的帮助贫困户,还把主管干部也搭上来了。
苏书海可是有两个儿子当主管干部?
看苏书海好发呆的样子,刘烨问:“海叔,你有什么想法?”
“没、没想法。我的意思是,这个力度是不是太大了?”
“不是太大,而是太小了!”
刘烨语气坚定地说道:“凭我们几个人的力量,想帮那么多的贫困户,的确有难度。我们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能使多大的力就使多大的力。”
苏书海问:“老县委的事办妥了?”
刘烨:“银行的手续已经批了。只等钱到位,过户给我就行。”
苏书海吃惊地问道:“这么大的生意,你都敢做?那两栋大楼又会生仔,有什么用啊?”
刘烨笑而不答。不同时代的人肯定是没办法说通的。
“海叔,人总是这样的。到什么山喝什么歌。我既然敢这样做,自然是有道理的。”
“嗯。这话我信。”
苏书海崇拜之色甚浓。
活了几十年,苏书海在农村的智商也是数一数二的,被当地人称为“老狐狸”或者“老泥鳅”。
自从遇上了刘烨这个对手,顿时被他的万丈光茫被笼罩住了。他自己就算坐在主要位子上,群众所认可的人还是刘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