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板,这宝贝也了不得,我听我奶奶说过,我家祖上是当官的,这些都是当时传下来的,一直没舍得出手。

其中,您手上的这件,就是最好的宝物之一。前些年,有人出价五十万哩!”老汉走过来,跟沈世杰说道。

沈世杰头也不转,问他:“那怎么不卖?大叔你可能有所不知道,现在行情不好,这种东西属于小众藏品,收藏的人不多。

再说,我也看不出它的真伪,能力有限。”

说着,沈世杰一脸遗憾地摇摇头,说得煞有介事,顺便将手上的那件物品放回去。

老汉急了。

不是,你都拿上手了,就这样放弃?好歹坚持一下,问问价格呀!

价钱有得商量的。

那件物品,十万,甚至几万元都可以谈。

刚刚,他就和那些人聊过。对于刚才他将那件满是裂纹的瓷器以二十多万出售,那些人没有责备。

他们甚至给他授权,接下来的东西能谈到什么价都可以。

“老板,您出什么价咯!当时有人告诉我,这宝贝还有升值空间,所以才留着。谁能想到没有升值,反而贬值?

您诚心想要的话,开个价吧!只要不太亏,我都卖了。”老汉表示。

沈世杰还是摇头:“算了,我不敢赌。”

老汉:“……”

不让你赌,你开个价呀!

几万,甚至几千,对你这种老板来说,几顿饭的钱,不算赌吧?

陈家豪配合道:“那我们准备走啦!去其他家看看。”

老汉更急了。

都看完了?这就要走。

“40万怎么样?”

沈世杰苦笑:“大叔,不怕您笑话,4万我都要慎重考虑。要不,您还是留着,或许会有眼力好的人看上,给高价。”

这话,是真不打算要了?

那不行呀!

老汉心一横:“那就4万,老板你考虑一下。就算现在行情不好,跌了很多,4万也肯定又得赚吧?”

沈世杰“坦白”:“大叔,如果这是真品,那确实有赚头。但我不敢确定呀!所以,您还是先留着,万一有人看上呢!开的价也高,对不对?”

他句句都好像是为老汉着想。

实则,所有人都能听出他不想要的意思。

而老汉很清楚,这玩意就是假的,别说四万,四千,甚至几百元都要卖。错过这个冤大头,就很难找到这种发财机会了。

“2万,2万总算可以了吧?”他一咬牙。

沈世杰见他这么执着,于是,便勉为其难地说道:“2000的话,我就要了。就算是假的,就当请大叔你吃饭好了,亏得不大。”

“2000?那太少啦!要不……”

还没等老汉说完,沈世杰立即摆手,很坚决地说道:“那算了。”

“好,2000就2000吧!”老汉不愿意放过任何一次交易。

沈世杰愣了下,好像没想到2000都能接受。

不得不说,这货的演技是越来越娴熟了。混这一行的,个个都是影帝。

果然,看到沈世杰这种表情,老汉心里高兴,暗道:小样,多少也得给我掏一点才能走。

于是,那东西2000元成交。

其实,就是一个盒子,类似过年装零食的果盘。

而后,张茜茜和秦淮如都如愿地拿到了她们想要的东西,也都是几千元就拿下,砍价本来就是女人擅长的领域。

陈家豪服了。

从几十万砍到几千元,水分也太大了。

“大叔,那我们先走了。”陈家豪跟老汉说道。

“其他东西真的不要了吗?”老汉有点不舍的。

沈世杰:“我们在您这里也入手了不少东西,就先这样吧!大叔,留步,不用送。”

目送楚健等人出去,老汉感觉很遗憾。

但人家要走,他也不能强留下来,强买强卖吧?

看他们离开,老汉才联络那些人。接下来,就是分润了。可惜,只有一件卖到好价钱。

走出去后,张茜茜才问:“沈哥,你这是什么盒子?”

“捧盒,其实就是古代的饭盒,看古装电视剧,都看过吧?”沈世杰跟他们笑道。

捧盒是清朝鼎盛时期盛行的一种实用器制,样式很多,在宫廷和民间都很盛行。

它具有一定礼仪性。皇帝过生日,臣子送礼必须放捧盒里呈送,一来正式,二来保护隐私。帝王嘉奖内侍小食,也是用捧盒盛出赐予。

官宦人家上菜,用的也是捧盒。可避免食物太烫导致端拿不便,又能保温和防止落尘。

作为手捧的器皿,捧盒材质要轻,但又要有隔热保温的作用,多为瓷、漆、木,偶有珐琅和金属。

造型则以便于捧持为主,如扁圆形、方形、钟形、六角形、八角形、桃形、荷叶形、牡丹形等等。

盒上面的纹样也是极为丰富,山水、人物、花卉、虫鸟、走兽,都是瓷质捧盒的主题纹饰。

漆器捧盒除了以雕刻技法营造出一种浮雕般的艺术效果,还常用螺钿和金银片制成五彩缤纷的小彩片,嵌在漆面上作为主纹的衬景。

美观悦目之余,亦能经得起岁月的侵袭及长期使用的磨损,即使历经数百年时光,也依然是光灿如故。

而他得到的这件,就是珐琅做的。

“我说怎么那么熟悉呢!没错!就是古装剧里面装饭的盒子。这种饭盒,应该是富贵人家才有的吧?”许晴恍然。

“珐琅做的,确实是大户人家才配拥有。”沈世杰点头道。

陈家豪:“珐琅彩瓷器?”

楚健纠正:“是掐丝珐琅,不是珐琅彩瓷器。”

他解释,掐丝珐琅和画珐琅都是由西方引进的技术。

前者大略在元代进入中国,明代的时候发展到巅峰,代表作就是如雷贯耳的景泰蓝。

后者则于清代康熙、雍正时期,在两位皇帝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由欧洲引进,并在清宫造办处烧制成功。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珐琅彩瓷器。

珐琅器以铜胎居多,金胎相对少见。清宫生产的珐琅彩瓷器,胎体厚重,珐琅色彩艳丽、细腻,非地方产品所能比拟。

“我这件捧盒,至少值三百万。”

虽然比不上楚哥的那宝物,但也不差,算是捡了大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