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纣王登台拜将,亲征四大部洲
许久,丞相商容俯身启奏:
“陛下,如今天下太平,百姓安宁,微臣斗胆,正该休憩养民,切不可大兴兵戈,劳民伤财……”
纣王笑道:
“此番大战,朕不用凡人,不日昊天上帝将派百万天兵来助,朕严明此事,只是让众卿坐好准备,一旦攻占一处,朝廷即可派官员牧守一方,保境安民,否则攻城略地,岂非又入他人之手?”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一声娇吟:
“陛下,奴家回来了!”
回来就回来,说得这么销魂干什么?
纣王脸一黑,叱道:
“还不滚进来?”
龙吉公主婷婷袅袅走上殿来,千娇百媚的行了个大礼,才起身道:
“启禀陛下,奴家已经从天庭借来一百二十万天兵天将,皆在朝歌城上空列阵以待,还请陛下移步检阅!”
纣王道:
“昊天怎么说?”
龙吉公主娇声道:
“他说,陛下可随意差遣,若是不够,天庭还有三百多万天兵,七百余众天将,皆整装待发,单凭陛下吩咐!”
这昊天,果然识时务!
纣王笑道:
“先用这一百万,以后再说!”
群臣见他果然调来了一百二十万天兵天将,而且昊天上帝还预备了三百万,显然用不着成汤出兵了。
既然不用出兵,那还反对什么?
一时间,群臣纷纷俯身,齐声道:
“陛下圣明!”
武成王黄飞虎列出班中,俯身奏道:
“启禀陛下,昔黄帝兴兵讨伐蚩尤,乃拜凤后,筑高台祭天,陛下此举,当效先贤,亦筑高台,拜告皇天后土、山川河渎之神,捧毂推轮,方成拜将之礼,而后起兵!”
纣王欣然允之,道:
“凡一应事宜,俱由爱卿为之!”
散朝之后,黄飞虎即提兵筑台,拣选木植砖石之物,克日兴工。
也非一日,将台已完,黄飞虎入内庭,回旨道:
“臣奉旨监造将台已完,谨择良辰,于三月十五日请登台拜将!”
纣王道:
“武成王辛苦,依卿所奏!”
纣王三十五年,三月十五日。
百官拜请纣王出宫,御林军护甲,摆出城外。
纣王一袭龙袍,威风凛凛,仪仗奢华,绵延七十里,俱是大红旗,成汤百姓,扶老携幼,俱来观看。
及至良辰,乐声响过三番,云端百万天兵擂鼓迎合,台下六万众娘子军各个披甲,英姿飒爽。
黄飞虎引道,纣王登上高台。
台高三丈,象按三才。阔二十四丈,按二十四气。
台有三层:
第一层台,中立二十五人,各穿黄衣,手持黄旗,按中央戊己土;东边立二十五人,各穿青衣,手持青旗,按东方甲乙木。
西边立二十五人,各穿白衣,手持白旗,按西方庚辛金。
南边立二十五人,各穿红衣,手持红旗,按南方丙丁火。
北边立二十五人,各穿皂衣,手持皂旗,按北方壬癸水。
第二层是三百六十五人,手各执大红旗三百六十五面,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第三层立七十二员牙将,各执剑、戟、抓、锤,按七十二候。
三层之中,各有祭器、祝文。
自一层之下,两边仪仗,雁翅排列。
纣王单手按剑,吩咐道:
“众官祭拜!”
群臣轰然应诺,便有三位重臣上前,商容面南背北,比干面东背西,黄飞虎手捧黄钺、白旄,登上三层台,各念祝文。
拜毕,左右歌中和之曲,奏八音之章,乐声嘹亮,动彻上下。
纣王居中而立,朗声道:
“发鼓竖旗!”
两边鼓响,拽起宝纛旗来,黄飞虎用红漆端盘,捧上一顶金盔来,比干高捧袍铠,商容捧剑、印上台。
纣王换了甲胄,将印、剑接在手中,虚指苍穹,扬声道:
“朕成汤子受,上告天知,伏以观时应变,固天地之气运,杀伐用张,亦圣神之功化。今四大部洲不敬上天,蛮荒难叮,朕念此艰难之久,将兴兵戈,救万民于水火,乃托天威于咫尺,措全胜于前筹,早日功成,观政于商,则四海太平,蜀黎得安!”
祝罢,吩咐左右:
“擂鼓点将!”
话音未落,忽听半空中有人叫道:
“陛下稍待,我来也!”
纣王抬头一看,却是敖丙,身旁另有一人,身高丈二,体魄魁伟,生的面如冠玉,剑眉星目,却认不得。
二人落下云头,拜倒在高台之下,启奏道:
“末将敖丙、哪吒率四海八十万水军赶到,请陛下吩咐!”
四海龙王也来眼热了?
纣王低头一看,原来那丈二汉子,却是哪吒,这家伙学谁不好,偏偏要学黄天化,长得这么高,怎么娶媳妇?
微一沉吟,暗想:
“今人马有二百余万,须用四个先行,方有协助。”
遂传令左右:
“令哪吒、敖丙、黄天化、雷震子上台来!”
四将轰然应诺,上台叩拜,纣王道:
“朕将用你四将为先行,挂左右前后印,各领天兵十万,你等各拈一阄,自任其事,毋得错乱!”
四将应喏,纣王将四阄与四将各自拈认,黄天化拈着的是头队先行,雷震子是左哨,敖丙是右哨,哪吒是后哨,簪花挂红,各领印信。
四将饮过酒,拜谢下台。
纣王再点诸将:
截教多宝道人、金灵圣母、龟灵圣母、无当圣母就任东西南北四方元帅,各领二十万天兵。
赵公明任水军元帅,与梅山七圣统领八十万水军。
云霄任中军元帅,统领截教万仙,碧游宫、轩辕坟群仙。
黄妃仍以平阳大将军,提六万娘子军,碧霄、琼霄、邓婵玉、殷夫人分任麾下大将,拱卫中军……
点将已毕,纣王传令:
“令六位元帅上台!”
云霄、赵公明、多宝道人、金灵圣母、龟灵圣母、无当圣母子齐上点将台,躬身听命,纣王道:
“感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其中必有精奇之士,不可不防备。当战者战,当攻者攻,其间军士须要演习阵图,方知进退之法,然后可破敌人!”
长剑一撩,台上现出十阵牌:
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三山月儿阵、四门斗底阵、五虎巴山阵、六甲迷魂阵、七纵七擒阵、八卦阴阳子母阵、九宫八卦阵、十代明王阵、天地三才阵、包罗万象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