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不做,才不会犯错
那中年男子终于道出手中忧愁。
他最为心痛的,还是这土地本身被破坏了。
想要恢复,是何其地困难。
朱标听闻,也是被提醒了。
看来,他所想到了事情还是太少。
不过,他又听说过以前议论过这种事情。
而且,大明即将有了化肥,到时,一定是可能解决此事。
“这你不用担心!”
“你的田地,只要有一年种不了粮食,朝廷就以应有产量,补偿于你,直到你的田地恢复正常。”
“另外,朝廷早就有了其他办法,可以把贫脊的土地变得肥沃,到时自然会帮助于你。”
朱标的话一说完。
只见那中年男子的眼睛,终于是开始变得有神起来。
他的眼睛,终于是看到了希望。
他的小日子,也终于是有了奔头。
又是激动地五体投地、三拜九叩,和刚才谢恩的样子,完全就是天差地别。
这一次,他是真的满意了。
他是真的体会到了大明皇室的厚恩。
“殿下所言?可为真?”
“当然为真!”
“我当场给你画押作证!”
朱标笃定说道。
“来!笔墨伺候!!”
接着,便是有人把文房四宝都拿了上来。
朱标还真的把自己的诺言纵写下。
然后交到了那中年男子的手中。
拿到了这个约定,他才终于是长舒一口气。
终于,他们家人终于可以吃饱饭了。
而这中年男子所得到了厚待,也让旁边的人全部都看红了眼。
开始有了大胆地说道。
“殿下,我们家的土地,也是被淹了!”
“我们家的也是!”
“还有我们家的!”
“……”
朱标倒是一点都不嫌麻烦,反而是觉得,终于可以为百姓们干一两件实事了。
“一个一个来!”
“只要是受到损失的,都肯定可以得到赔偿!”
朱标许诺道。
接着,倒是让旁边的人,帮助写下来许诺书。
由朱标亲自画押交到了这些人的手中。
这些百姓们,都是相当地激动开心。
这是太子金口玉言,一定不是出错的。
很快,那些受灾的百姓们,都得到了应有的许诺。
“大家也不用心急!”
“不日,我们便是开展洪泽湖的相关补偿。”
“任何人,只要是受到了洪泽湖方面的损失,都可以找朝廷来索取。”
“这是朝廷应有的义务,有什么事情,暂时由知府和三皇子来解决。”
“要是你们觉得不够公平,可是再来找我。”
朱标又是给他们承诺。
他的话,让百姓们心中都有了定心丸。
看来,这一次,朝廷是实打实地要来解决洪泽湖之患了。
那他们就满意多了。
看到他们高兴的样子,朱标心中也十分欣慰。
这才是自己参与政事的目的,也是未来当皇帝的目的。
趁着这个时候,朱标继续问道。
“乡亲们,我还有一问。”
“除了这洪泽湖对你们有影响,那这祖陵,是否也对你们造成了影响?!”
朱标此话一出。
周围百姓们,更是一愣。
然后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了。
这可是祖陵啊,谁敢批评?!
这是和洪泽湖不一样了。
再说了,他们刚才之所以敢对洪泽湖说出怨言。
那纯粹是,他们看到了朝廷有把洪泽湖给泄掉的意思。
这就说明,朝廷也是发现了洪泽湖的危害。
有了朝廷的带头,百姓们才敢跟着说。
但是对于祖陵,他们就不敢了。
首先,他们就不能断定,现在朝廷对于祖陵是什么态度。
那贸然表态,不是作死吗?!
再说了,这祖陵,关系到大明的龙脉,关系到大明皇室的脸面。
仔细想一想,朝廷都肯定不会把祖陵给毁掉的。
朝廷没有这个心思,百姓们怎么敢说?
骂祖陵的不好,那不就是在骂皇室?在骂当今陛下?!
这就是在找死!!
不管怎样,洪泽湖现在可以随便骂,因为朱标已经表态要毁掉洪泽湖。
至于祖陵,还是少说点吧。
一不小心,就会直接得罪了皇家。
那么他们到时,自然也是吃不了兜着走、
这个问题,简直就是送命题啊!!
一旁的知府,也不知道怎么说了。
他也知道这里面的深浅。
祖陵之事,他怎么不了解其中危害?
但是这是他不敢说的。
不光是他,上任的知府也不敢直说。
这个问题,只能是任其发展。
不然,一旦被怀疑,那就是重罪,没有被原谅的机会。
“祖陵,是大明的大事啊!关系到大明的国运。”
“对啊,祖陵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其他的百姓们也都开始如此附和起来了。
看到此景,朱标也是哭笑不得。
他知乎,自己还是没有打开乡亲们的心。
乡亲们目前对于他们依然还是心存芥蒂的。
之前之所以可以说出洪泽湖的危害,也是因为他们要把洪泽湖给填了才是。
而现在,百姓们当然心中知道,大明皇室是不可能把祖陵给破坏掉的。
所以,也不敢说任何的怨言。
“知府,你来说说!”
朱标看到既然百姓们不愿意说,那他便是看向了一旁的知府。
不过,他也是支支吾吾的。
这他也不敢说啊。
他们这些当官的,就秉持一个观点。
少做才能少错。
不做,便不会错。
多说无宜。
只要自己不说,那一定是不会犯错的。
这一点,只有明白了之后,才能当好自己的官。
要不然,那自己的这一身官服,早就已经被扒掉了。
“殿下,微臣的话,百姓们的话是一样的。”
“百姓们要说什么,微臣自然也是知道。”
“这祖陵,是关系到千秋万代之事,是关系到大明的统治,这是万万不能有更改的。”
知府依然也是说着那些轱辘话。
朱标也是无奈了。
看来,想要真正知道百姓们心中所想,还是需要再费更多的工夫的在。
今天他刚刚到,就有如此收获,其实已经相当不错了。
他们皇室之人,就应该经常如此走访民间。
才能真正体会到大明百姓的疾苦。
只在宫中批改奏折,是无补于事的。
他们继续说着闲话。
便有一个斥候,快马加鞭地朝着这个方向起来了。
“急报!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