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北方学子的动乱
在朱标看来,如果朱元璋直接把耕地线南移的理论给抛出来。
那肯定会受到一些大臣的反对的。
不过,朱元璋故意先吓一吓大臣们。
让他们找不到解释后。
再由朱元璋拿出来这个解释,如此一来,百姓即便是不相信,也必须得称赞起来。
看到周围大臣们的反应,朱元璋也是满意地点点头。
于是,便又说道。
“最佳耕地线的改变,意味着大明也要改变以前的耕种思路。”
“以前的良田,或许会变成劣田。”
“以前的不毛之地,反而有可能成为绿洲。”
“所以,吕昶你下面的任务,将会相当地艰巨。”
“需要以此为基准,为大明开辟新的良田。”
他又给吕昶加了一个任务。
而吕昶也不得不接了。
因为他刚才已经对这个理论深信不疑了,那就必须要按照这个理念,再规划大明的种田。
“臣接旨。”
“只是此事牵扯巨大。”
“要开辟良田,需要有更多的人手。”
接着,吕昶又提出了一个问道。
不过,朱标倒是直接插嘴说道。
“吕昶,此事倒是简单。”
“之前那些流放的囚犯,完全可以让他们去开辟良田。”
“还有贱籍等人,若是他们能找到良田,亦有翻身的可能。”
这个建议,倒是朱标和朱元璋提前商量好的。
如今缺乏人手,那就必须从这里去找人了。
毕竟开辟新田,如同徭役般艰苦。
所以若是有功,为自己洗刷罪名、甚至是剥除贱籍,也是相当有机会的。
然后,朱标又叫了工部,与吕昶互相配合
“臣遵旨!”
工部与户部的人,皆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等安排了之后,朱元璋便又点名了李善长。
“李善长,朕让你准备的科举方案,可有着落了?”
“回陛下!”
“这正是老臣的方案,请陛下过目。”
李善长倒是准备得相当地充分得。
毕竟这是陛下亲自交待给他的事情。
而且这个方案,也是他研究了好几天,才设计出来。
把朱元璋还有朱棣提出的意见,全部都汇总到了一起。
“呈上来!”
朱元璋倒是期待起来。
这些本来就是反对开科举的人,看看能有什么好的方案。
不过,在他打开了之后,倒是相当地惊讶。
李善长的准备,倒是相当地充分。
把之前的那些乡试、府试,全部都给统一的起来。
不仅是天文方面的考试,还有医师方面,都制定了一个标准。
甚至是测试方面,都都有了一个标准。
毕竟,如果进行公平地考试,这个标准才是最难把握的。
看到这些,朱元璋也是不仅点点头。
“李善长,你搞得不赖。”
“这些方案,倒是相当地可行性。”
朱元璋夸赞地说道。
如果按此标准,大明的科举,很快就可以直接启用了。
他倒是觉得,李善长到底是识大体的。
在这方面,尽管他心中有不愿意,但是也没有直接把自己的不满撒气到了公事上面。
不过,在他还没有高兴太久。
胡惟庸又是上了一个折子。
“陛下!臣有一事秉报!”
“准奏。”
“陛下!这是河南布政使、山东布政使等人上的折子。”
“其中的一些书生,公开批评大明朝政、砸坏了当地曾经用来科举的考场。”
“甚至还要妄言投奔于北元,说科举之道,在北元,而不在大……”
说到这里,胡惟庸便是不敢再说了。
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朱元璋那盛怒的眼色。
这件事,极大的触犯了龙颜。
而且,是击中了他内心是为在乎的东西。
一直以来,他都是把自己的关注,相当多地倾注到北方学子的身上。
希望让他们入朝为官,希望他们也可以摆脱之前祷蛮夷统治时候身上所带的蛮夷秉气。
也重新开始学习华夏的教化。
所以从第一次科举来说,朱元璋对于北方的学子,关心程度都是空前的。
甚至因为那一次北方的学子太少,他直接把科举暂停了。
然后,依然还是改成察举制。从北方中,挑选孝顺的学子加入仕途当中。
为了这些学子,朱元璋做出了多么巨大的牺牲啊。
所以在他的心目中,自己应该是得到他他们的感激的。
北方学子就算不是为他歌功颂德,起码也不能皇恩抹黑于朱元璋吧。
结果,竟然又敢妄言朱元璋的政策。
还说是朱元璋打击他们?
而且,这一折子中,还有一个更加让朱元璋气愤的。
他们竟然是直接想要投靠于北元。
这是朱元璋是不能忍受的了。
自己好不容易把蛮夷给赶走。
好不容易建立了属于华夏人的江山。
结果这些人不懂得珍惜,反而是愈发地无耻。
还要去投靠他们。
“放肆!”
“些等逆民,朕岂能容忍下去!”
朱元璋在仔细看出折子上面的内容后,更是直接把那折子摔到了地上。
因为这折子上面所写得实在是详细了。
甚至还把那些举子对朝廷的污辱,也全部都写在了上面。
直接让朱元璋血压拉满。
自己付出了这么多,不仅是没有得到回报,反而是得到了他们的污辱。
这让他如何可以忍受得了的?
接着,他又是问道。
“胡惟庸,此事可千真万确?”
“陛下!千真万确!如果臣没有调查清楚,也是万万不敢汇报于陛下的!”
“那这几个举子,如今身在何处?”
朱元璋又问。
他最担心的,是他们已经成功到了北元。
这将会是让大明羞辱的事情。
“陛下,听说他们已经和北元的军队接应上了,不过,我们的人,也在尽力地搜捕那些人,相信很快就可以抓捕到。”
“到时,一定会把他们直接拉到应天府,斩首示众!”
胡惟庸又是说道。
同时,心中又是一喜。
计划通!
如此,陛下对北方学子的态度,定然会发生转变。
那么科举的事情,也顺便就可以搅黄了。
接着,他便是又问道。
“陛下,这科举重开之事……”
“若是便宜了北方学子,怕是会让他们更加猖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