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明当喷子,气坏朝臣 > 第57章 突然跳出来的朱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十七章:突然跳出来的朱升

出言嘲讽的官员脸色一阵青紫,依旧不服气的道:“任你说的在天花乱坠,可通政司没有收到消息!”

“既然没有收到消息,朱御史未必就没有危言耸听的嫌疑。”

“朝堂上大放厥词,朱御史难道是要鼓动人心?本官可是记得,朱御史口口声声说的是我朝天子乃是圣明之君,既是圣明之君,又岂会有灾祸?”

坐在上面的朱元璋脸色有些许的深沉。

这通政司官员一席话说的好听,可还是将责任担给了他这个皇帝,什么叫做天子圣明所以没有灾祸,那要是有灾祸呢?

那咱这个天子就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

朱元璋心里暗暗记恨一笔。

朱青定睛到这官员身上,凝眉问道:“敢问尊姓名讳?”

“哼,本官乃通政司左参议张以宁。”

朱青了然,点了点头淡淡道:“张参议倒是懂得做人,自己不担半点责任,倒是将灾祸的缘由都推给了天子。”

“竖子,你大胆!”

张以宁面色急怒,勃然大斥。

“本官所言句句属实,所谓白灾不过是你一人一面之词,通政司掌受内外章疏敷奏封驳之事,凡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连通政司尚且没有收到消息,你一个六品官员,难道就凭你一面之词,就要放弃朝廷奠定基业的大好机会?”

朱青也怒了几分,目光冰冷,高声道:“你也知道通政司掌管四方言路,可你上任到现在干了什么?”

“你通政司替民间百姓上书过?你通政司除了传达天下豪门士绅的请求,赖着一张老脸在朝廷治下要土地要权利,还会要什么?”

“你们言之凿凿的说治下百姓不会反复,可百姓反复了!”

“你们说灾祸不会来,可灾祸来了!”

“现在你问我要证据,可你别忘了你才是通政司的官员,这些职责都是你的!”

张以宁面对朱青的怒斥只是冷然,这老货当年就是元庭治下的走狗,如今来到大明不过半年时间,朱元璋看重了其学识,授他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兼修国史。

他一个通政司官员的位置只是坐着好看的,其更多的还是要归功于他的名气。

只是,朱青的驳斥显得苍白了些,这老货入朝时间短,加上没任实权,没什么太大的过错,所以也很难找到他的把柄。

和他高高挂起不同,那边的通政司通政使朱升有几分尴尬。

朱青直言不讳是好的,可确实是没给他这个老大人的面子,朱升年迈体衰,早就是通政司的吉祥物,具体事宜都是下面几个官员在办,朱青怒斥通政司,倒是将他这个通政使给弄得有些不好做人。

不过这也不打紧。

朱升心里苦笑,缓缓出班,当一众臣子嘈杂的喧嚣之中,以年迈苍老的声音高声道:“臣,朱升,乞骸骨!”

朝堂声音顿时安静了下来。

作为老朱的谋士,朱升入朝时间很长,是朱元璋的心腹臣子,更是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意识,帮助老朱强化军事力量,边缘化自己的存在,在一众枭雄之中脱颖而出。

朱升此前不管是在武勋眼中还是文官眼中,都是一位年迈的智者,加上其独特的政治理念不属于文武任何一家,所以比较独立于朝堂之外。

但如今,朱升居然提出乞骸骨。

这就有些让人诧异了。

朱青也意识到朱升是因为自己的话而提出致仕,而这其中……未免没有几分黯然离去的意思。

朱元璋起身,走下台来,到了朱升面前,看着朱升朝着自己长拜而下的佝偻后背,欲言又止。

“允升【朱升字】先生,你这是……”

被朱元璋缓缓扶起的朱升笑了起来,朗声道:“陛下啊,老臣这些时日老是梦到老臣的先生,先生告诉老臣,老家的莲花峰落满了积雪,让老臣找个时间可以回去看看,老臣想啊,该是回去的时候了。”

朱元璋眼眶陡然红润了几分。

“臣还记得初见陛下之际是龙凤三年,臣已是垂暮老者,而陛下正值壮年,英武不凡。”

朱元璋拉着朱升的手,点头回道:“是,是!爱卿向咱陈策,当时所有人都让咱称王,只有爱卿劝咱缓一缓。”

朱升笑道:“这些年,臣也确实是老了,这些夜里连起床起夜都是问题……”

“咱给先生多派几个侍女……”

“陛下……”朱升盯着朱元璋,眼神动容,两位君臣共同缔造了一段历史,如今,朱升也生出了退却的想法。

“臣,乞骸骨……!”

朱升的坚持让朱元璋有些茫然,但也仅仅只是一瞬间。

一瞬间,朱元璋就缓了过来。

接下来,就是常规意义上的三辞三挽。

而后,朱元璋只能痛哭着放开了朱升的手。

而朱升摘下了脑袋上的官帽,双手捧着放在朱元璋的脚下,高声大喊:

“臣朱升,乞骸骨!”

表面上,朱元璋依旧双手低垂,仰头闭眼,一滴鳄鱼的眼泪从眼角处缓缓落下,以沙哑的声音道:

“允!”

说罢,朱元璋转身拂袖而去。

迈着广阔的步子,就这么以雷霆之势走回了殿后。

只余下一众臣子们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皇后临行前,向臣子们道:“老臣致仕,陛下心情不好,诸位有什么事还是上奏吧。”

帝后离去,朱青倒是理解了几分朱升的意图。

这场斗争,已经开始愈演愈烈了,这位老臣一是想要抽身离去,二是想要无声化解朝堂上的争斗。

按照龙凤三年时期朱升的年纪,根本没有必要再跟着老朱打天下,那个时候他都五十七岁了。可朱升还是毅然决然的投入了这场汉人的光复运动之中,为什么?

朱青能给的解释,大概就是朱升真的是‘驱胡虏而复圣域,变左衽而为衣冠,再造汉家华夏’的那种人。

不过朱升的致仕也只是暂时压住了朝堂上的争斗。

关于出兵的事,还悬在半空之中。

而朱元璋的离去,未免就没有压制朱青的想法。

果然,还没等到朱青离开皇宫,一则调任朱青去通政司的圣旨就下发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