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忠嗣如此有能力之人,能使万里边塞安然之人,评价李光弼是“光弼必居我位”,可见李光弼能力之强。

天宝八年(即公元749年),李光弼升任河西节度副使,被封为蓟郡公。

天宝十一载(即公元752年),拜单于副使都护。

天宝十三载(即公元754年),安禄山的堂弟,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奏请唐玄宗任命李光弼为朔方节度副使,知留后事。

安思顺也十分欣赏李光弼的才干,想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也许是由于安禄山与安思顺的关系,而且王忠嗣还上奏过,说安禄山将反。

当然了,安思顺也曾多次提醒安禄山叛乱,不过没什么用就是了。

李光弼知道安思顺的心思后,便称病,辞官而去。

弹幕“郭子仪也在他手底下待过。”“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可惜他最后还是被冤杀了。”“是哥舒翰干的吧,伪造、污蔑,可惜了。”

“最后是在郭子仪的奏请下,才得以平反昭雪。”】

【当时任陇右节度使的哥舒翰也十分欣赏他,觉得他这样非常可惜,于是奏请唐玄宗,将他召回了长安。

天宝十四载(即公元755年)十一月,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以讨宰相杨国忠为名,在范阳起兵。

唐玄宗李隆基任用封常清、高仙芝征讨安禄山,战败被唐玄宗斩于潼关,之后又让哥舒翰率河西、陇右、朔方、奴刺等十二部二十万军队守卫潼关。

弹幕“李隆基真的死得太晚了。”“每日一次辱骂。”“李隆基,你不懂的事情就不要插手,懂点事不行吗?”

“潼关明明可以守住的。”“高仙芝、哥舒翰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摊上这么个皇帝。”“哥舒翰死的是真窝囊。”“那高仙芝还是被唐玄宗下令斩首的叻。”

“总是,要是没有李隆基就完美了。”“虽然唐朝也会慢慢衰弱,但......”\"但再怎么样,也不会比这还差。\"“这倒是实话。”

“李光弼家世不错,起点比别人高太多了。”“而且人家不但家世好,自己也能干。”“怎么不算是再造大唐。”】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李隆基当真是祸害!”

长孙皇后心疼地拍了拍李世民:“二郎别气坏了身子。”

【同时命新任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收兵河西,在唐玄宗下诏征求良将时,郭子仪推荐李光弼堪当阃寄。

天宝十五载(即公元756年),正月,唐玄宗李隆基下诏命李光弼为云中太守,摄御史大夫,充任河东节度副使,知河东节度事,二月后转授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

李光弼任河北道采访使后,奉诏率领五千朔方军会同郭子仪所部,自井陉东进,收复被叛军攻占的常山郡。

常山郡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呢?

正月,史思明攻打常山郡。而当时守城的颜杲卿刚刚举兵不久,城内的兵员很少,城防未备。

颜杲卿向王承业求救,然而,当初颜杲卿设计斩杀李钦凑、高邈,活捉何千年,并派他的儿子安平县尉颜泉明以及贾深、张通幽、翟万德,用木盒装上李钦凑的首级,并押送两个叛将到京城。

可是,等他们到了太原之后,节度使王承业留下了颜泉明、贾深等人,并扣下了颜杲卿的表状。他自己上表,献上叛将,将这一功劳当成是自己的。

所以,这次颜杲卿向王承业求援,王承业心中不安,于是拥兵不救。

弹幕“这种时候还想这些,先将城池守住不行吗?”“要都是这种人,大唐哪会沦落到这种地步。”

可当时的常山郡“城中兵少,众寡不敌,御备皆竭。”无法抵抗住史思明的军队。

正月八日,城破,颜杲卿、袁履谦被叛军俘获,送到洛阳。

安禄山见了颜杲卿,当面斥责他说:“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

颜杲卿怒目而视,对答道:“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

颜杲卿对于安禄山的斥责直接怼上去,直接说自己家里世代是大唐的臣子,永远信守忠义,绝对不可能和安禄山一样放个叛贼。

而且颜杲卿还说安禄山本是营州一个牧羊的羯族奴隶,因窃取皇帝的恩宠,才有今天,天子又有什么事有负于你,而你竟反叛朝廷。

安禄山一听这话极度愤怒,“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安禄山直接命人绑颜杲卿于天津桥柱上,肢解并吃他的肉。这种情况下颜杲卿依然大骂安禄山,最后安禄山将他的舌头都给钩断了,此时的颜杲卿六十五岁。

安禄山不但如此对待颜杲卿,还将他的幼子颜诞、侄子颜诩以及袁履谦,都截去了手脚。

甚至袁履谦因含血喷何千年的弟弟的脸,而被更为残忍地对待。

弹幕“这就是颜真卿的亲人吗?那呢?”“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故事,一直以来对颜真卿的了解就是他的书法出名,其他的一概不知。”

“天哪!Up主什么时候能讲一讲这些以书法、诗词出名之人背后的故事。”“颜真卿满门忠烈。”“可这样忠烈的颜杲卿,却被人各种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