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赵老蔫很是郁闷,前些日子的他那可是开心坏了,分了田,买了房,还娶了媳妇。
如今媳妇也怀孕了,眼看着自己就要有孩子当爹了,可是貌似自己的职业生涯也快结束了。
原本赵老蔫还想着干满五年就申请退役,到时候自己也能够存下一小笔财富,而且家里有田地,不愁吃喝,退役了再分配个公职,有饷银拿,小日子还不过飞起来。
可谁曾想,汉王以及总参谋本部居然下达了一道命令,所有军队官员全部进行文化教育和考核。
今后当官,除了什长不算,队正以上都必须识字,而且如果是晋升官职那也要有相应的文化水平。
好比赵老蔫现在这个队正职务,必须认字达到三百,这不是要了他的命嘛?
赵老蔫当兵多年,其实年纪并不大,十五六岁就逃难出来参军吃粮,一干十年,如今也才二十五六岁。
可他从小就没有上过学,更别说认字了,就自己的大名赵有才,那还是自己以前的上官教了许久才会写的。
除了名字之外其他字赵老蔫也就最多认识十多个,如今一下子要让自己识字三百个,那不是扯淡嘛,还不如让他上马杀敌打仗去。
可问题来了,上级说了,不认识字没关系,今后不能晋升也无所谓,可眼下这个队正肯定是当不成了。
骑兵本就是饷银最多的兵种,普通一个士兵就是八百文每个月,而且其他待遇也好,吃的喝的还有装备什么的,那都比步兵强。
他这个队正每个月的饷银是一千五百文,也就是一贯半,若是以前也就罢了,回头当大头兵也一样。
可现如今可不同了,他赵老蔫是有家有口的人,一下子饷银少了快一半,这还如何养家糊口。所以每晚,赵老蔫都头痛无比的参加学习班。
和赵老蔫一样的人大有人在,这帮子人全都是白天训练晚上读书识字,另外还要学习什么思想教育。
周勃本着支部建在连队上的思想,决定在自己手底下的队伍中开始进行思想教育以及政委工作。
基础从每个队开始,都设立一个思想委员,到了营一级成为指导员,再往上到了旅那就是政委。
是每个级别队伍的二把手,但是不直接参与作战指挥,只是起一个思想教育和平时督导的作用。
一开始总参谋本部那些人以及各个高级将领都觉得周勃是闲得慌,而且全都不同意,在他们眼里这个什么思想教员无非就是类似于监军之类的。
不但没啥好处,反而容易干涉下面军官对于战事的指挥。可因为周勃的强硬,最后只能是勉强答应试试看。
结果过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些所谓的指导员和政委们非但没有影响到战斗力,而且部队的战斗力反而得到了提升。
其实从一开始,周勃占据了中州并且打土豪分田地开始,他就已经着手准备了,选拔了一批识字的军中战士,以及一些民间的读书人,但基本都是贫苦出身。
然后秘密的开始亲自教授他们一些思想和做事的办法,快一年下来,总算是培养出了这么一批人才。
于是这才将他们下放到各个部队,借着官员学习的机会开始扩大影响。
一支部队假如只想着升官发财或者是当兵吃粮,没有统一的思想和信仰,再强大最后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崩溃,也不会有什么坚不可摧的战斗力。
更不可能在逆境中顽强战斗的信念,而周勃要做的无非是将前世红色革命的那些经验拿来活学活用而已。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这是周勃的核心思想,尤其是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方面。前期给大家分了田,所以哪怕是没有经过多少的训练很多战士还是具有很高战斗积极性的。
那时他们想着的是如何保卫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田地,可那是狭隘的,也只能说是人性自私的一面,这是不足以长久的。
等到真正面对死亡选择的时候,或许有些人就会退缩。毕竟在自己生命和财物田地之间相比,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周勃要搞红色的那一套东西,就是为了让军士们明白自己是为了什么而战,不是为了他汉王周勃,也不是为了自己那几亩田地。
更多的是为了天下苍生劳苦大众,只有大家全都解放了,才可能以后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与生活。
为了这个理想,大家多需要一起去努力,也正是为了这个理想才会不再顾忌身后的事情,哪怕是牺牲。
当然配套的工作周勃也一直在完善,比如退役制度,还有伤残抚恤制度。各方面周勃都考虑在了前面。
可以说周勃如今的地盘民生方面并非是第一重点,而军队的建设才是重中之重,尽一切可能的免除这些军士们的后顾之忧。
只有如此,他们才可能舍了命的和你一起打天下,也只有如此,才可能建立一支真正属于自己属于人民的队伍。
即便是以后周勃不在了,相信这支队伍也依旧能够流传下去,去维护这个国家维护百姓们的平安。这才是周勃最想做到的事。
眼瞅着夏收已经开始,冬季的时候周勃这边没有任何军士行动,反而是大力的疏通渠道加固河堤,另外一方面堆肥等等。
加上这一年老天爷也帮忙,因此今年的夏收的收成格外的好。百姓们一个个全都乐得合不拢嘴,官府也是一样。
别看如今税收好像是降低了,可是官员们的待遇经过周勃的调整,反而涨了不少,而且官府的税收并没有因为降低了税率而减少,反而还多了起来。
多收了粮食,留足了口粮之后,多出的粮食官府一概统一价格收购,当然百姓也可以将自家的粮食卖给那些粮商。
于是多少年没有见过余钱的百姓们,口袋里有了钱,有了钱干嘛,给自家的小子买块肉尝尝新鲜。
或者给自家的闺女买个糖葫芦和新衣服,也顺带着给自己的婆娘卖块布或者是胭脂首饰,又或者给自家的老爹买壶老酒。
总之有了钱什么都好办!
这钱一花,于是商业也就繁荣了,都知道你汉王殿下地盘上的百姓有钱,于是各路的商贾们闻风而动。
来做生意不要紧,汉王欢迎而且提供各种服务便利和保护,可是税你一分钱都不能少交,官道上过路过桥费你得支付吧。
来了经商,正常的商税你要交吧,还有教育附加税你也要出一份力吧,甚至于你住客店租门面,那都会产生一定的费用。
不一定找你收税,可是总会有人交出这一部分的税赋。于是整个汉王的地盘上越发开始欣欣向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