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行医的那些年 > 第347章 独自交卷潇洒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长河再度闭眼,脑海中瞬间闪现过自己曾在渭河边看到突厥辱唐的一幕,看到了一个积弱的国家是如何被按在地上摩擦和被掠夺的。

也看到了在热闹的长安城内,穷困百姓无钱可医,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

这一桩桩一幕幕画面深深刺痛着他的心,他自认为自己不是圣人,但也愿意为了所谓的低贱的小民,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不求闻达于世,只求心中无愧。

想到这里,他猛然睁开眼,而后落笔:

自古于今,战之事,乃天下安危之所系,百姓生计之所依。

夫战者,兵戈相争,生死无常,其于国家,或为崛起之机缘,或为衰败之祸根。

于小民而言,或为流离失所,或为安居乐业。

然战争与生计,小民安逸与大国崛起,此四者之间,实乃相互关联,互为因果。

是以,论战与计之系,探民逸与国起之由,实为国之治理、百姓生计之平衡也。

学生以为如此:

其一、战与国之雄起。

夫战,或为国家之崛起助力,或为国家之衰败推波。昔者秦皇汉武,皆以武功立国,以战争崛起。盖国家之崛起,非一蹴而就,需经战火之洗礼,方可铸成强国之躯。

然战争之道,贵在因时而动,因势而变。过度征战,耗损国力,民生凋敝,亦或导致国势日衰,甚或灭亡。

故国家之崛起,非战争所能独成,亦需和平之时,蓄积力量,以图后发。

是以明君圣主,当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以求战争与和平之平衡。

其二、小民安逸之重。

小民者,国家之根基,社稷之基石也。小民安逸,则国安定;小民困苦,则国动荡。

盖百姓安居乐业,国家方可繁荣昌盛。是以,国家之治理,当以小民为本......是以明君圣主,当以小民为本,务求百姓之生计无忧,以保障国家之安定与繁荣。

其三、战与民之相系。

战,于小民言,实为生计之大忌。

战起,田园荒芜,屋舍毁弃......是以明君圣主,当以百姓为本,避免过度征战,以保障小民之安逸生活。

其四、战与安之平衡。

战与安,乃国之发展两要。国家当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以求战争与和平之平衡......明君圣主,当以此为鉴,以求国家之安定与繁荣。

终论:

战与计,民逸与国起,此四者,实乃相互关联,互为因果。

国之崛起,非战所能独成,亦需民安。

而民之安,又需国之安。

是以明君圣主,当以百姓为本......此乃国家发展之大道,亦是国家治理之真谛。

战与计,民逸与国起,皆为国家治理之要务。明君圣主,当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以求国家之安定与繁荣。

是以吾欲言:战之事,当以卫国、护民为本;民之安,当为国治之要;国起,当以和平与发展为要;生计之要,当以完备之学助产而腾,国力发展,则万事可期。

如此,则天下可安,百姓可乐,国家可兴。是之道也。

洋洋洒洒三千多字,耗时四十五分钟,李长河停笔。

此时距离考试时间才过去了一半。

“交卷。”李长河起身。

“什么?”主考官张萍浩有些震惊的起身。

“科举可以提前交卷吗?就三有也没有这么早就交卷的吧。”他内心不禁想到。

李长河:“主考官老师,可否交卷?”

“这个...”

要是其他人张萍浩早就骂了,但这位可是李长河啊,他心里把握不准。

李长河则微笑低声道:“以这一届考试规定,我确实可以交卷,但影响确也不好,事后我会向圣人申请进一步优化考试规定,不过今日,是否能给个方便,我需要。”

确实,李长河早已知晓科举考试的规定,且规定就是他和老师李世民制定的,甚至李世民直接提出要规定考试时间,不能过早交卷。

但最后被李长河拦住了。

因为他需要这样一个机会。

张萍浩也没有想太久,在李长河跟前站了没多久,眼神飘向了试卷,只是一眼,就眼眸闪过一丝惊骇。

“咳咳...好。”

李长河随机收拾文具,而后潇洒出门去。

大唐贞观第一届科举,李长河独一人率先完成明文科考试。

见李长河离去,张萍浩的目光看向教室内其他人。

“都别分心,好好考试,有这关注别人的时间,去好好写自己的试卷,毕竟今日是你们自己的考场。”

说完,他将李长河的试卷迅速收上,然后用专题袋收好。

坐定,张萍浩看向门外,长舒一口气,“又要起波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