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西正式向原来的工厂递出了辞呈,交接手续办理好了之后。
他正式到制糖厂去做管理了。
也是当老板。
制糖厂从国有企业转型成了私有企业,肯定很多方面都要改革。
首先,就是人员裁减。
因为以前是国有企业,也是俗称的铁饭碗。
厂子规模不大,但是,不能小瞧了去。
N市产甘蔗,也被称为甜城。
老百姓交公粮里面就有一项,是义务上缴甘蔗。
这些甘蔗就是被送入制糖厂。
所以,原来制糖厂的原材料就省了很大一笔费用。
相对来说,成本就很低了。
时间久了,难免会养出许多的蛀虫,这也是原先国有企业的一大通病。
人员太过冗杂。
光是管理人员,都有很多个。
首先,一个厂长,一个总经理,再就是什么业务经理,生产经理,技术经理,财务经理。
还有什么科长啊,组长啊,嗯,一大串。
总的一句话就是越到后面,管理的人员比工人还多。
现在被代鸣远与刘向西他们接过手之后,嗯,这一大串管理人员都给省了。
原先熬糖浆的一个锅炉是四个人,现在是两个人就够了。
以前一台榨汁的机器是四个人,现在也是两个人。
以此推下去,工人几乎减少了一半。
这也省了一大笔开支。
虽然最开始听着要裁减这么多的人员,大家都是骂骂咧咧的。
还有甚者想着要罢工。
还没有等他们开始罢工,廖素兰便着手开除了几个刺头。
廖素兰毕竟在这个厂里工作了这么多年了,是打入了内部的,所以大部分人私下的样子她还是有些了解的,她的性格本来就有些泼辣,现在还是名副其实的老板,以后都得靠她发工资。
才一天,大家都傻眼了,很快就认清了形势了。
这不是以前的铁饭碗了,不想方设法的留下来,难道要回家种地去吗?
还是要南下离家一千多公里以外的地方去进工厂。
那样的话,就照看不到 家里了。
N市本来就没有什么厂矿,这些年,老百姓们几乎都是背井离乡的去讨生活。
很快,大家都开始卖力的干活路了,可惜,廖素兰毕竟是打入过内部集团的人。
哪些是偷奸耍滑的人,哪些有小偷小摸的习惯,哪些人喜欢寻衅滋事。
她几乎都知道。
一大轮筛查下来,都解决的差不多了。
廖素兰不同于廖幽兰,她不怕得罪人,也抹得开面子。
她有着刘向西与廖幽兰都没有的雷霆手段,处理起事情来快,狠,稳。
等到刘向西来到制糖厂的时候,廖素兰几乎都把裁员的事情都给办妥了。
其实,就算是还没有办妥,刘向西也帮不到什么忙。
第一,刘向西不是制糖厂的人员,他不了解里面的人。
第二嘛,刘向西做技术工人可以,他是在其位谋其职。
做管理还是不行,他面慈心软,害怕得罪人。
刘向西来到制糖厂,开始管考勤,再就是巡查,监督到大家干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