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升迁太难?不如安心干点实事 > 第705章 以人为本的杭城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关于杭城市的劳动合同签署工作,在市里几大集团的牵头下立刻开始带头规范起来。

所有的企业,对于其所雇佣的劳动者都必须签署劳动合同。

沈旭东能给陈局长最初的支持,就是这些市里的大企业。

包括华升通信集团的分公司产业,以及几大汽车厂,原先民营化的国营企业等等。

但凡是市里规模大型以上的,比较难啃的骨头都由沈旭东出面直接解决。

这些大公司其实不少本身就符合目前的规定,就是做事更加规范一些,重新给他们提个醒。

由于市里不少大国营企业的领导级别还挺高,光陈局长这个副处级的干部可不一定执行的动。

所以都是由他统一开会解决,包括其中缴纳社保的工作。

而陈局长此时已经带队,前往各个企业抽查。

第一次抽查教育提醒,第二次就直接按规定罚款,力度不小。

并且只要抽查到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都必须当场按规定签署协议。

在简单处罚过几家企业后,关于劳动合同的设立一下就开始在杭城市刮起了一阵风。

“听说了么?等等咱们主任让咱们去人事处签合同。”

杭城市某汽车零配件厂,几位流水线的工人相互之间打听起来。

对于签合同这种新奇的事,他们这几年一直在这家汽配厂工作,还真的没怎么尝试过。

“啥合同不合同的,不会蒙我们到时候赖我们的钱吧?”

另一位年纪偏大的劳动者颇为不放心道。

他这些年在各家企业工作的不少,知道企业的工作待遇好坏全看领导。

有些不靠谱的忽悠人签七七八八的合同,反而还会坑他们。

“这次可不是那种什么忽悠人的合同,是市里的要求,让企业一定要跟咱们这些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不然被抽查没有签署合同的话,就会被罚款,而且会强制要求签订。”

一位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对于这事早就有了解,毕竟报纸上最近市里各种消息都是关于劳动合同和社保缴纳的。

听到里头的关于各种实际实行的政策,实际就是市政府保障他们劳动者的规定。

这些规定,究竟是好是坏,实际对他们劳动者而言是一目了然。

“市里也是闲的,就是上班打个工,还签合同不合同的,签了能怎么样?该厂子不给发钱不照样是不给发钱。”

“那可不一样,你要是签了劳动合同,厂里不按时发工资或者不给缴纳社保,咱们可以去市里新成立的社保局告他去。”

“听说社保局可偏向咱们这样的劳动者,社保局的同志会直接跟我们的工厂老板沟通。”

“要是真不管用还会带着我们去仲裁,或者上法院告他去。”

毕竟是新成立的机构,沈旭东在这方面划分的工作权限不小。

而且这时候劳动者哪里知道怎么维权,只能说来举报后,顺带着帮着劳动者维权。

“照你这么说,这合同签了还是好事?”

这位年纪偏大的劳动者此时也停了手中的工作,颇为意动的朝着一旁的年轻人沟通。

“还有你刚说的社保?这是什么东西?”

“说是将咱们工资的出小头,厂里出大头来缴纳这个社保。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缴纳多少年后,一旦到年纪了就会有政府发放退休金。”

“包括你生病看医生,也会由医疗保险报销大部分,失业了也会给你一段时间的补贴,方便你重新找工作。”

年轻人说的这些都是从报纸上看的,初看这些东西时他都有些恍惚。

实在是没想到社保竟然是这么管用的东西,只不过从来没交过,而且他们厂前几天也没说响应政策交社保。

今天这消息传来,看样子是真的要实行起来。

“呵!后生仔?听你说的这些,咱们感觉跟老的国营企业一样!交了社保连退休金都给发放?”

一旁另一位年纪四十多岁的劳动者,原本一直默默听着没插话。

但在听到这些后,也是忍不住加入话题。

毕竟是涉及自己的直接利益,对于这些政策以及即将签订的合同,自然是开始上心。

半个月内,杭城市里的企业都接连开始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开始缴纳社保。

随着劳动合同以及社保涉及的劳动者越来越多。

全城大部分劳动者或者即将参与劳动的,包括外省过来杭城市务工人群都开始清楚劳动合同以及社保是怎么一回事。

尤其是知道社保的具体内容,以及其中对于自身的养老,医疗和失业都有相应的措施和补贴后。

对于新找工作的人群,对于厂里第一句询问就是。

“厂里给不给签劳动合同,交不交社保?”

而往往愿意签合同,包括缴纳社保的企业更容易吸引到劳动者。

这几天市政府继续出台政策,关于市高新区内享受税收减免与优惠政策的企业。

以及市范围内有补贴的企业,必须按规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与缴纳社保。

若是查到不符合规定的企业,会取消其目前包括近五年内所有市里的优惠政策。

另一头,全市范围内开始鼓励制造业落户宇文区,并且不管是高端制造还是中低端制造,全市都给予支持。

尤其是对接海外贸易出口的企业,全市还给予补贴。

沈旭东如今是一面承接wto的影响,开始大规模鼓励低级的制造业,另一边开始鼓励高端制造,以及互联网产业的落户宇文区。

同时在给予补贴政策的时候,变相推动关于劳动合同与社保的缴纳。

然而这些工作还没继续进一步推动下去,全省关于劳动合同与社保缴纳的呼声越来越高。

并且在省里媒体的报道下,以及人民日报的偶然宣传下。

短短半个月,涌入杭城工作的务工人群再一次激增,一下子就补足了杭城市渐渐劳动力缺乏的现状。

人口一多所带来的消费以及各种红利是进一步显现,同时促进了来杭城市开厂创业的人员。

杭城市以人为本的形象也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突出显现。

一时间其他各地区关于劳动者劳动合同与社保的情况也开始重点关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