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巍巍大明 > 第232章 突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卢象升在信中先是向朱启阐述了对皇太极部的作战方略:

即敌强我弱,背后的遵化城尚在女真人控制之中,亦有可能产生变数。然而大局之下,优势在我,如今对建奴合围之势已成,歼灭建奴已成必然,劝谏朱启千万不要急于一时。卢象升欲先以守势拖住皇太极,形成对峙之局,奴酋皇太极军力庞大,然而后勤不足,久拖之下,必然生乱。

然而南边战线,敌我双方则是明军处于优势,待孙传庭部击溃玉田的多尔衮之后,携胜利之势南北夹击,必能以最小的代价一举克定贼奴!

朱启看完之后虽然觉得有道理,但还是召来李信进行商讨。李信了解完卢象升的作战方略之后,对此表示赞同:

“陛下,卢将军之作战方略,臣以为是当下比较稳妥的办法,只是,如此一来,时间线会被拉长,就看内帑能不能撑的住了。”

看到李信也赞同,朱启边不再犹疑。他听闻这几天侯恂守着内帑乐的合不拢嘴,心中确定,内帑供应这块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嗯,既然如此,那就批复卢象升,准其作战方略。同时抄录一份,发往孙传庭处。”

“臣遵旨!”

李信躬身一礼,立马就去办了。朱启心中乐呵呵的,只要山陕地界安定下来,他这紧张的小日子也可以安稳的过上几天了。

在信的最后,卢象升向朱启说明,他在陕西镇收拢了一批孤儿和一些有天赋能吃苦的孩童,组成了一支少年军。此次少年军随军出征,表现优良,涌现出不少好苗子。然而大战在即,他无力顾及少年军的孩子们安危,因此,先斩后奏,命令少年军绕道蓟州,去往京城,请求朱启收纳这群孩子入保定武官学校进学。

此时朱启心情大好,自然无不应允。大手一挥,批复

“可”

...

崇祯三年九月,孙传庭率新二军猛攻玉田,大金国睿亲王多尔衮拼死抵抗,孙传庭部集中全军火炮,连续轰击玉田东城门,导致城门被火炮轰塔,孙部趁机攻入城中,与敌死战。

激烈的巷战打的如火如荼,同时,北面梨河沿线,由于卢象升的防守作战,新一军以两万兵力将皇太极主力阻于梨河一线,皇太极猛攻一月未果,双方进入到对峙状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勤物资不足的金军开始显露疲态,整个局面对金军越发不利。

就在朱启等一众高层认为大局将定之时,一连串的噩耗再度传来。

崇祯三年八月,江西大水,数百万良田被淹,数十万百姓受灾,流离失所。

同年,山东爆发蝗灾,地方处理不当,导致灾情越发严重。

南方云贵土司再度叛乱,改土归流一度受挫。袁崇焕紧急向朝廷请饷,出兵平叛。

福建等地再度遭遇倭寇入侵,劫掠福建沿海。

陕西也再度爆发旱灾,但由于陕西镇皇庄主事马良应对得当,且及时推广玉米,番薯等高产,耐旱作物,再加上朱启的赋税减免政策并未到期,使得陕西一地受灾情况较轻。

然而这一系列的天灾之下,内阁黄之极等阁臣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他们兜不住了...于是元辅黄之极联名内阁众人呈奏折于御前,并且领群臣于宫门之外长跪,请求朱启临朝,处理国政。

事情传到宫中,朱启又惊又怒,随手掀翻了案桌上能见到的东西撒气。他都快忘了这茬子了,本来以为今年到现在都没什么大灾,还以为今年能过的安稳点。特么的,果然还是自己太年轻,况且这天灾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老子裤子都脱了,它来了。还在这个即将消灭建奴的关键节点上,难道真的是天不亡野猪皮?

朱启平顺了一会儿心情,看着满目狼藉的大殿,沉声道:

“速速传诏各部于内书堂开会,不得有误!摆驾,内书堂!”

说着也不等其他人,直接起身向内书堂方向走去。

“是,皇爷!”

王承恩不敢怠慢,他也是第一次见看到朱启有如此失态的一面,心知大事不妙。赶紧准备去安排,结果看到朱启一刻不停,直接往内书堂方向走去,王承恩只能慌忙跟上,一边小跑,一边小声招呼内侍:

“快,小李子,快去传旨,急召各部大臣去内书堂,圣驾随后就到了。”

“小德子,快,跑快点,赶紧先去内书堂准备一下。”

“快快快!”

“皇爷...皇爷,等等奴才...”

说着,捻起裙摆,带着奏折一路小跑的跟了上去。

很快,接到消息的各部大臣,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紧急赶赴内书堂。紧赶慢赶,还是没赶过朱启,大家到位的时候,朱启已经阴沉着脸,在内书堂会议室等着了。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人见势不妙,纷纷规规矩矩的行礼问安。

“平身,都入座吧。”

朱启心情欠佳,语气也没平时的和善。只是冷冷的让众人入座。